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275篇
农作物   7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12年又是稻飞虱大发生的一年,为了进一步摸清稻飞虱发生为害特点及规律,为下一步防治稻飞虱害虫探讨最佳防治方案,特总结如下: 1发生特点 1.1迁入早 今年灯下见虫为5月6日,比一般年份早15d ~ 20d,比去年早32d,属偏早年份.迁入偏早稻飞虱可多繁殖一代,危害多一代,大大增加主害代虫源基数. 1.2迁入量大 5月7日全市普查,均见白背飞虱、百蔸虫量平均30头,往年田间零星见虫,百蔸虫量不足5头. 1.3迁入范围广 5月21日全市普查,全市主产水稻乡镇均见白背飞虱,往年5月份仅在我市西部顾家店、白洋等镇见虫.  相似文献   
102.
水稻病毒病被称为"水稻癌症",是当今国内外难以攻克的"绝症"之一,是水稻上一类重要的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在我国已知有11种之多,主要发生于南方稻区,在怀远县种类比较少,主要包括条纹叶枯病和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系由RSV病毒引起,寄主范围较广,有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狗尾草、马唐、看麦娘等30多种禾本科植物,这类病毒只能通过昆虫传播,已知灰飞虱为主要媒介,白背飞虱也能传染,灰飞虱体内带毒越冬,成为主要侵染源,在麦田等  相似文献   
103.
<正>近日,湖南省植保植检站重点向各基层植保站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植保部门切实做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工作,严防大面积成灾。据统计,2010年湖南省发生水稻黑条矮缩病面积达946万亩,造成产量损失约5亿斤,占病虫灾害引起水稻产量损失的40%,2011年发病面积减少至100万亩,2012年发病面积又上升到245万亩,在怀化、永州、邵阳等部分地区形成了一定灾害。  相似文献   
104.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3,(12):34-35
今年一代灰飞虱虫量虽较往年有所下降,但地区间、田块间不平衡性较大;并且随着机插秧等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秧田面积减少,单位面积秧池承载的灰飞虱虫量仍较高,灰飞虱自身刺吸以及传毒在局部地区仍可造成一定的危害;此外,今年华南南部稻区白背飞虱虫量较上年同期偏高,由其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  相似文献   
105.
水稻叶鞘表皮结构对白背飞虱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抗御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的能力,与水稻叶鞘表皮组织的矽细胞群、矽细胞链、刺毛、刚毛、木栓组织、蜡被层密度等密切相关。这些结构的数值化指标。可为IPM选择抗虫品种和选育抗虫品种提供新的、直接应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6.
白背飞虱在早稻具有迁入早、虫量上升快、数量大,在水稻前、中期猖镢危害等持点。白背飞虱暴发时,二代若虫高峰期虫量与4月份成虫迁入量和迁入频次呈极显著正相关,据此建立了发生程度预测式,经验证,1990一2002年平均预测准确率达92.7%。同时根据早稻白背飞虱的发生持点,制定出了“重点监测,治二压三”的防治策略和与之相配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07.
不同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8.
《广西植保》2021,34(1)
利用文献数据库分析国内白背飞虱研究现状,为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59—2019年国内发表的白背飞虱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 60 a共发表有关白背飞虱论文2286篇,发文高峰期在2011—2017年;(2)高频关键词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发生特点、若虫、同型幼虫、发生规律、虫量、翅型、防治效果、水稻品种、天敌等;(3)在近10 a的白背飞虱文献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频次排位提到了第四位;(4)在白背飞虱研究领域,高频作者有程家安、胡国文、刘光杰、翟保平、俞晓平等专家;(5)《应用昆虫学报》《中国植保导刊》《中国水稻科学》《广西植保》和《昆虫学报》等期刊是发表白背飞虱研究领域论文的主要期刊。研究表明,白背飞虱防治尤其是控制其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造成的危害是白背飞虱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9.
超级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室内接虫接菌方法 ,对38份超级稻品种 (材料 )进行了抗白背飞虱、褐飞虱、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鉴定。筛选出对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白叶枯病中抗以上的品种(材料)分别为13、5、15和18份 ,其中三抗的有R527、E18和Ps-32A3个品种 (材料 ) ,四抗的有超丰占和R2812个品种 (材料 )。  相似文献   
110.
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创制兼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水稻恢复系,【方法】分别以抗褐飞虱材料B5(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及携带白背飞虱抗性位点qsI-4的籼型恢复系福恢7011为供体亲本,以骨干恢复系福恢676为轮回亲本,应用低世代分离群体田间表型结合单株鉴定与高世代稳定株系室内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抗虫株系及其测交后代进行考查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选育出聚合Bph14、Bph15 和qsI-4的恢复系材料3份,携带2个抗虫基因的恢复系材料3份。其中6份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均表现中抗以上。通过抗性鉴定和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具有生产应用潜力的恢复系材料2份。【结论】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聚合新种质的创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