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27篇
基础科学   4篇
  93篇
综合类   593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326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cDNA-AFLP是一种研究基因表达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重复性好、稳定、可靠的特点,可对生物体转录组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本文主要介绍cDNA-AFLP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特点,并概述其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2.
转入反义ScP5CS基因烟草植株对PEG和NaCl处理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入甘蔗脯氨酸合成酶基因ScP5CS反义片段的转基因烟草与野生型烟草为材料,研究PEG6000与NaCl处理对转基因与野生型烟草植株生长及其T0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mmol/L NaCl与1%PEG6000胁迫下转入ScP5CS反义基因片段的烟草植株矮小,叶片容易发黄,根系发育迟缓,根长缩短;转基因烟草T0代种子在200mmol/L NaCl胁迫时其发芽率明显受到抑制,并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达到第55天时,在50mmol/L NaCl胁迫下其叶片严重黄化,而野生型与转入空载体株系则相反。PEG6000处理对转基因烟草T0代种子萌发影响不大。可见,甘蔗ScP5CS基因在烟草中的反义表达,部分抑制了烟草P5CS基因的活力。  相似文献   
933.
从海南根瘤菌(Rhizobium hainanense)I66提取总DNA,用XbaI完全酶切,然后用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042B的nodDDNA片段作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杂现2条含有nodD基因DNA征段的阳性条带,分别为4.0和6.0kb,电泳回收含有4.0-6.0kb的DNA片段,用pUC18作载体连接,并转化E.coliDH5α,构建含有nodD的部分基因文库,提取该文库的质粒与nodD探针做点杂交,筛选到nodD的阳性克隆,称为pUOD75。再将pUOD75的nodD片段克隆到pBBR-MCS-5,构建成pBOD75。用两亲本杂交,把pBOD75转入豌豆根瘤菌蚕豆生物型(Rhizobium eguminosarum bv.viciae)根瘤菌I66nodD基因在毛地黄黄酮诱导下得到表达,说明其表达产物可能具有结瘤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934.
花生荚果钙素吸收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45Ca微观放射自显影、电子探针及特异性抑制剂研究花生荚果钙素吸收机制,结果表明,Ca2+是通过主动吸收由外界进入细胞质中,并以共质体途径在组织和细胞间运输,外果皮的周皮层和中果皮的纤维细胞层对Ca2+质外体运输有一定阻碍作用。钙通道抑制剂与ATP酶特异性抑制剂处理,中果皮和内果皮的薄壁细胞内未见45Ca显影,大量45Ca出现在周皮层,仅微量的45Ca到达中果皮细胞间隙和纤维细胞层质外体空间。电子探针的结果也可看出高钙峰出现在周皮层,而对照处理荚果整个组织的共质体和质外体均有45a的显影,且由外果皮向内,组织中的钙呈逆浓度梯度分布。2,4二硝基酸可抑制荚果钙素吸收速率,其抑制率达7092%。荚果钙素吸收动力学的结果表明,当Ca2+浓度为0-0.5mmol/L时,其吸收速率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模型,Km值为0.0135mmol/L,Fmax为13210-4.mol/(cm2h);而当Ca2+浓度为1-5mmol/L范围时,其表现出复杂的吸收特征,此时Km和Fmax均无法得出明确的数值;供钙浓度为0.5-2.0mmol/L时,荚果干重及果仁干重与吸钙量均可达到最大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35.
 无机焦磷酸化酶在植物体内催化焦磷酸基团分解为磷酸基团的反应,而焦磷酸的及时降解,被认为是原初光合产物合成双糖特别是蔗糖,进而进行长距离运输的关键步骤之一。但是,蔗糖在维管束中的运输需要焦磷酸,因此,在叶肉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焦磷酸化酶基因,被认为是拉动和促进光合作用的关键措施之一。对水稻中约30个无机焦磷酸化酶编码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构域特征、亚细胞定位预测以及上游顺式元件释义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克隆了1个预测为编码胞质型可溶性无机焦磷酸化酶的基因OsIP1(Os04g0687100),并将其与叶肉细胞特异性启动子cyFBPase相连,构建成嵌合基因cyFBPase:OsIP1;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转入2个水稻品种中,累计获得48个阳性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936.
水稻耐盐性数量性状位点的初步检测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用RFLP分析技术和分蘖株系法对由耐盐性品种Pokkali和盐敏感品种Peta配制的BC1(Peta/Pokkali∥Peta)群体分别检测水稻苗期和成熟期耐盐性数量性状位点(QTLs)。表型鉴定在含(处理)或不含(对照)60 mol/m3 NaCl的营养液中进行,苗期观测盐害级别、苗Na+含量和鲜重/干重比值3项指标,成熟期测定10种农艺性状处理与对照的相对值。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筛选出43个多态性标记,对上述指标分别作点分析,共检出15个连锁标记。连锁标记的分布特点显示,在研究所涉及的基因组范围内存在4个影响苗期耐盐性的QTL,其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耐盐品种Pokkali;影响成熟期耐盐性的QTL分布于7条染色体的1或2个连锁区间上,其有利基因来自双亲;RG678和RZ400B~RZ792附近的2个QTL在全生育期都能表达较强耐盐性。  相似文献   
937.
甘蓝型油菜BAN同源基因片段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照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BAN基因和cDNA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甘蓝型、白菜型、芥菜型油菜和拟南芥及其它十字花科栽培品种的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均获得与拟南芥BAN基因扩增片段大小极其相似的PCR扩增产物,表明BAN基因可能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BAN扩增片段测序比较分析显示,拟南芥BAN片段(779bp)与已往的报道完全相同,甘蓝型油菜的BAN片段(780bp)与拟南芥BAN外显子的同源性为90%,但与内含子的同源性仅为74%。甘蓝型油菜BAN氨基酸序列与80多种植物的NADPH还原酶类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938.
香蕉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质量和健康的敏感性指标。研究认为,根际微生物区系失调是作物土传病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香蕉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细菌多样性和数量的研究,对香蕉枯萎病发生的机理及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Real-time PCR和T-RFLP技术,对巴西蕉不同生长期根际细菌数量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香蕉生长期的增加,根际土壤细菌数量从3月的1.1×1010copies/g土壤逐渐增加到7月的2.7×1010copies/g土壤,随后逐渐减少。然而,根际细菌多样性从3月到7月呈逐渐减少趋势,到7月达到最低,为1.99。另外,不同月份中优势菌的种类和在总细菌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在实验期内,随着香蕉生育期的延长,某些细菌种类大量繁殖,土壤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失衡,土壤微生物环境有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939.
2个葡萄品系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进行了无核白、红地球2个葡萄品系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通过葡萄品系无核白、红地球叶片和叶柄外植体的愈伤组织的诱导、再分化,以器官发生途径实现植株再生。结果表明:(1)愈伤组织诱导以MS+BA5mg/L+NAA0.5mg/L+蔗糖40g/L培养基最佳,诱导率为35%;同一葡萄品种的叶片与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频率基本相同,而红地球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频率高于无核白;(2)不定芽的诱导再生以1/2MS+BA0.5mg/L+NAA0.05mg/L+CH500mg/L+蔗糖30g/L培养基最佳,平均诱导率达35.4%;叶柄来源的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频率高于叶片愈伤组织;(3)根系的诱导以1/2MS+KT0.5mg/L+IBA1.0mg/L+AC2g/L+蔗糖15g/L培养基最佳,无核白和红地球来源的不定芽诱导生根频率基本相同,都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940.
水稻亚种间单片段代换系的建立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利用微卫星标记辅助选择,建立了29个以台中65为受体、低脚乌尖或窄叶青为供体的单片段代换系,该代换系群体的代换片段分布于9条染色体上,总长度为643.65 cM,平均长度为22.19 cM,覆盖全基因组427.55 cM,覆盖率为23.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