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马守仁 《农业考古》2006,(2):100-101
在介绍煮茶梗法之前,先说说什么叫茶梗。顾名思义,所谓茶梗,是指茶叶的叶梗。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解释。而这里所谓的“茶梗”,则特指从成品茶上拣下的叶梗,最常见的是铁观音茶梗。  相似文献   
22.
茶书《煎茶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该“重视和加强对明清茶书的研究”,是茶史专家朱自振先生在搜集整理明清茶书以后,于《明清茶书综述》一文中发表的观点。目前,已经收录到的茶书,包括了现在还能辑有引文和仅存书目的佚书。其中,唐和五代16种,宋元47种,明清122种。确定属于明代撰写的茶书79种,清代撰写的茶书41种,余下4种为明末清初难以确定朝代的茶书。明清茶书,是传统茶书或传统茶学向近代茶书和近代茶学的产物。其历史发展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是,明清茶书存在一些问题,诸如:1.一书多名,一书几个作者,有的书名作者混乱;2.不著不述,专抄专辑,随便饣豆食丁成书;3.作…  相似文献   
23.
中国饮茶法流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撰《中国饮茶法源流考》(《农业考古》1 999年第 2期 ) ,提出汉魏六朝尚煮茶法 ,隋唐尚煎茶法 ,五代宋尚点茶法 ,元明清尚泡茶法。限于篇幅 ,言犹未尽。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各种饮茶法的产生、演变过程作些考察。一、关于煮茶法煮茶法真正是源远流长 ,自汉至今 ,一直流行。汉魏六朝以迄初唐 ,煮茶法是当时饮茶的主流方式。中唐以降 ,煮茶法作为支流仍然存在。(一 )煮茶法的缘起饮茶脱胎于茶的食用和药用 ,故煮茶法直接来源于茶的食用和药用方法。从食用而来 ,用鲜叶或干叶烹煮成羹汤而饮 ,通常加盐调味 ;从药用而来 ,用鲜叶…  相似文献   
24.
应用《汤头歌诀》中的“玉屏风散”、“归脾汤”、“牡蛎散”、“参附汤”等方剂 ,治疗家畜汗症 ,已有 30多年了 ,治疗牛马汗症百余例 ,都收到较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供同行参考。中兽医认为 :“汗为心之液 ,汗出过多不但损伤津液 ,往往是不祥之兆 ,故有“舌如煮豆心经死 ,汗出如油心血危”之说。所以对牛、马出汗不可忽视 ,按出汗类型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 (大汗亡阳 )等。1 玉屏风散治马自汗1.1 病因 自汗多为肺气虚弱 ,卫阳不固所致。也因气血不和 ,营卫不调 ;还有因血虚痰阻 ,伤湿者。1.2 典型病例 :2 0 0 0年 4月 2 8日逊克县…  相似文献   
25.
方琼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6,36(9):48-49,59
钱乙仅存世的著作主要是《小儿药证直诀》三卷,钱乙治疗小儿疾病是把时间和患儿脉证结合起来考虑的,其儿科时间观科学,内容丰富。本文通过梳理《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时间医学”,突出“时间”与患儿的生理病理、时间与辨证、时间与治疗、时间与服药的关系,从而提高中医时间医学在儿科中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6.
茶道散论     
马守仁 《农业考古》2004,(4):103-104,107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一饮涤昏寐 ,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另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 ,说茶之功效 ,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 ,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 ,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 ,茶可以 :“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可见早在我国唐代 ,就已经饮…  相似文献   
27.
28.
陈刚 《茶业通报》1999,21(3):31-32
煎茶是日本的一个主体茶类,属绿茶;制作方法是在蒸 青玉绿茶和碾茶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蒸青绿茶起源于我国,后逐渐被炒青绿 茶取代。根据考察、并 参考有关资 料就其工艺 技术特点进 行论述。同时,结合我国绿茶在日的“处境”进行比照与反思,试提出几点技改建议。  相似文献   
29.
王建平 《农业考古》2012,(2):334-337
随着茶饮由南向北的逐渐普及与推广,神州大地遍刮茶饮之风。元末明初,在统治者的高压推动和文人们的大力倡导下,饮茶观念和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茶人们不再钟情于唐宋以来风靡一时的固型团茶了,注  相似文献   
30.
一、葡萄黄:是由填县煎茶铺、胜芳、文安等洼淀地区农民选育出的淀稻良种之一,该品种抗旱抗涝性均强,今年埧县煎茶铺洼台山社在洼边干旱区犁种对此时每亩尚产:140斤,表现比银坊、叶里藏花等品种抗旱性强,杆硬不易倒伏,平均株高149.4厘米,高者可达170—210厘米以上,最低105厘米,分蘗力较弱,但在深水区插秧时具有高节(地上4—5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