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69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314篇
  95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稻谷热风、微波干燥品质与玻璃化转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函数拟合、近红外检测及发芽率测定,研究稻谷热风、微波干燥的去水性能及其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与出芽品质;结合TG/DSC测试,探讨2种热源干燥稻谷的玻璃化转变对其干燥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对数函数拟合稻谷热风、微波干燥去水性能的准确度高;经2种热源干燥稻谷的蛋白质、淀粉含量过程差异不显著;但热风干燥稻谷初期蛋白质含量差异明显。鲜稻谷发芽率显著低于其经热风、微波干燥后的发芽率,三者分别为0.65±0.19、0.93±0.03、0.77±0.02。随含水率降低,经热风、微波干燥稻谷的热重损失与热流则呈不同趋势变化,二者中点温度均减小,综合影响干谷品质。  相似文献   
22.
蘑菇热风干燥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相似文献   
23.
热风穿流干燥排气余热直接回收与节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豇豆为典型物料,在热风穿流于燥试验台上对回风起始时间、排气回收量等参数对能耗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试验,得出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式,并进行了参数优化。在箱式穿流干燥机上对优化参数进行了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24.
以'寒富'苹果为试材,采用热风干燥制作方法,分别用60、70和80℃烘干处理6、8、10h,烘干后进行真空包装、带封口塑料袋包装、保鲜袋包装和不包装处理,探究苹果干简易加工方法及分析销售前景.结果 表明,冬季'寒富'苹果去皮后在70℃条件下烘干10 h制成的苹果干软硬、酸甜、色泽和口感均好于其他处理,夏季80C条件下烘干10h效果略好于其他处理,但整体口感不如冬季处理.在包装上,简易真空包装对于保持果干质量、延长销售时间等效果好于其他处理.城市近郊观光采摘果园、专业合作社采用优化后的方法加工制作苹果干,作为待客零食及乡土地域特色产品销售,具有较大的增加果园收益空间.  相似文献   
25.
南瓜的干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南瓜的干制工艺进行了研究,综合考查干燥效率、干燥特性及南瓜干的Vc和类胡萝卜素等代表性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真空微波干燥技术干制效率高,产品外观质量好,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南瓜中的V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26.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热风干燥猕猴桃切片含水率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为研究猕猴桃切片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该试验通过对猕猴桃切片进行热风干燥,考察不同干燥温度(70、80、90℃)、切片厚度(3、4、5 mm)下的干燥特性。试验采用直接干燥法测定含水率,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分析热风干燥过程中猕猴桃切片内部水分分布状态与变化规律,建立动力学模型,验证并预测。结果表明:猕猴桃切片热风干燥开始为外部控制,随后属于内部扩散控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范围为1.58×10-7~4.18×10-7 m2/s,扩散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能显著提高猕猴桃干燥速率,可加快结合水、不易流动水以及自由水的迁移。自由水和结合水先于不易流动水发生变化,自由水含量在干燥前期逐渐下降,此过程中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自由水被脱除后,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含量依次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干燥的进行,不易流动水逐渐被脱除,此时结合水含量开始下降直至干燥结束。整个干燥过程中,猕猴桃切片部分自由水先转化为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结合水与不易流动水相互转化,循环往复伴随整个干燥过程。以干燥过程中的自由水、结合水、不易流动水的核磁峰值总和、切片厚度和干燥温度为自变量,猕猴桃切片含水率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含水率预测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82。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数学模型可用于描述猕猴桃切片热风干燥过程,可实现对猕猴桃切片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研究结果可为猕猴桃热风干燥工艺和过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太阳能与发电余热复合沼气增温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实现大中型沼气工程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推广。该文针对北方寒冷气候特点,以哈尔滨双城市沼气工程为例构建了1套太阳能-发电余热中温厌氧发酵增温系统,阐述了该增温系统的设计原理,并对沼气发酵热负荷、发电机组余热回收利用率、太阳能集热装置热效率等关键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得出该沼气工程全年平均每日热量的损失为6659.2 MJ,太阳能-发电余热中温厌氧发酵增温系统全年平均每日集热量为7017.6 MJ。通过对增温效果与该工程的热量损失进行对比,表明12、1、2月份系统需沼气发电机组额外提供372.2、369.4、208.3 kWh电量增温,其余月份系统可以实现发酵工程每日热量损失的补充,保证该工程的稳定运行。在8月份对示范工程的一次发酵罐体进行了增温效果测试,表明该增温系统在28 d左右可将该发酵罐内物料温度提升到中温发酵水平。该文为北方寒冷地区大中型沼气增温保温设备的配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针对车用生物燃气工程能耗高、余热利用率低的问题,该文以国内4个典型工程为基础,构建了产气规模为1万m3/d的示例工程,并对其进行余热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此类工程用能量大,占总产能的30.01%~36.44%;余热利用率低,只有部分贫液余热得以回收;系统余热主要由脱碳塔顶气余热、脱碳贫液余热、压缩机余热、沼液余热和锅炉尾气余热5部分组成,其多为低品位余热、量大稳定.余热计算表明,在最冷月和最热月系统余热潜力分别为5.87×104、4.79×104MJ/d,最大节能潜力分别为74.81%和73.92%,节能潜力降序排列为沼液余热>贫液余热>塔顶气余热>压缩机余热>锅炉余热.余热可利用性分析认为工程余热可利用性较高,回收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9.
鸡舍换气余热干燥鸡粪是指利用鸡舍换气时排出废气的余热来除去鸡粪中水分的热力干燥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为工艺简单、能耗低。该文主要对鸡舍换气余热干燥鸡粪的原理进行了阐述,探讨了鸡粪干燥过程中各种热量的计算方法,并针对中国的气候特点,结合鸡舍换气余热干燥鸡粪设备设计改造了一种可在夏季利用环境空气对鸡粪进行干燥的通风方式,最后对湖北应城的一套鸡粪干燥设备(manure drying system,MDS)进行了夏季应用效果的测试。结果表明: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干燥设备的干燥速率差异较大;晴天天气下由于外界环境空气的混入,鸡粪含水率从初始含水量降至28%(湿基)耗时只需28 h左右,比阴雨天气下缩短约20 h;夏季阴雨天气下鸡舍换气余热可满足48 h内把鸡粪含水率降至30%以下的热量需求,但阴雨天气会降低鸡粪的干燥速率。晴天天气下由于湿帘的影响,鸡舍所排废气湿度过大,此时可结合环境热空气对鸡粪进行干燥,提高鸡粪干燥速率。研究结果可为优化鸡粪干燥工艺,探索节能环保的干燥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0.
农产品和食品干燥技术及设备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分析了干燥技术在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中的地位,各种干燥方法的优缺点,农产品和食品干燥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指出了高能耗和严重影响产品品质是农产品和食品干燥中的两个最主要问题,目前干燥的经济性和产品质量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微波真空干燥工艺最有可能以低成本获得高品质的干燥产品,可解决干燥的经济性和产品质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