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13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997篇
林业   1689篇
农学   1102篇
基础科学   436篇
  1493篇
综合类   7533篇
农作物   677篇
水产渔业   1167篇
畜牧兽医   4325篇
园艺   757篇
植物保护   657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766篇
  2022年   826篇
  2021年   866篇
  2020年   688篇
  2019年   815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727篇
  2015年   744篇
  2014年   927篇
  2013年   939篇
  2012年   1200篇
  2011年   1188篇
  2010年   1050篇
  2009年   1081篇
  2008年   1181篇
  2007年   928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炎症的分类 1.急性炎症:红、肿、热、痛明显,病理过程是变质、渗出为主,病程短,一般为1~3周,并且伴有全身症状如食欲下降,体温升高;治疗不及时则会转为慢性炎症,严重时会危及性命。 2.亚急性炎症:红、肿、热、痛存在,但没有急性炎症明显,病理过程以渗出和僵直为主,病程3~6周,全身症状不明显。 3.慢性炎症:红、热、痛不明显,肿胀明显,病理过程以僵直为主,病程一般在6周以上,不出现全身症状。 (二)炎症的治疗 治疗的原则:采用综合性的疗法,首先消除病因,如细菌感染应先抗菌消炎,采用对症疗法祛痛,消肿,加强功能锻炼,如发生关…  相似文献   
22.
23.
黄文诚 《中国蜂业》2004,55(2):39-39
Paulino 等(2002)研究了巴西蜂胶乙醇提取物(P1)对制剂在小鼠爪和耳诱发的水肿作用.  相似文献   
24.
红茶豆粉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植物蛋白粉状饮料,它富含不饱合脂肪酸,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且不含胆固醇,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生物碱等功能因子。红茶对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冠心病、风湿病等具有重要作用。将其加入到豆粉中,使该产品有了一定的保健功能,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5.
影响商品猪基地续建的生态因子及对策探讨(修改稿摘要)赵运龙,谢天佑(四川省德阳市农牧局618000)1商品猪基地现状及生态经济估价我国自八四年来,采用四级配套投资在19省市建商品猪基地县240个,八年获显著成绩。建立健全了良繁等四大体系,经济和生态效...  相似文献   
26.
27.
一、细菌性致病因子引起的肝脏病变 1.鸡沙门氏杆菌。该病在成鸡多呈隐性感染.带菌鸡可引起垂直传播.沙门氏杆菌引起的肝脏病因鸡龄大小而有所差异.3周龄以下雏鸡除剖检可见肝脏表面散在或密布灰黄色坏死点,肝脏略显,少数可见“肺质样”病变外.还伴有白色下痢糊肛门.小鸡闭目呆立。外观可见腹部膨大.老百姓俗称“黑肚子”等典型白痢症状。  相似文献   
28.
1溶菌酶开发背景 近年来,随着畜牧产业的高度集约化生产,畜禽疾病的发生也日趋上升,由于疾病造成的死淘率逐年增加,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在对畜禽的防治型添加剂仍以抗生素为主,抗生索添加剂虽有疗效,但由于大剂量的长期使用,不仅效果下降,同时存在多种不利因素:①易出现抗药性和耐药性,产生耐药菌株;②单一药物抗菌谱不够广泛,影响治疗效果;③易引起副作用,如菌群失调,食俗下降,胃肠功能紊乱,以及组织器官的损害,导致免疫力下降;④易造成药物残留及药物积蓄,严重危害动物机体及人类健康;⑤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29.
小麦中的抗营养因子-阿拉木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家禽饲养上,我国普遍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玉米作为家禽的主要能量饲料,在日粮中占很大的比例。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养禽的迅速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许多地区已出现供不应求,玉米价格波动较大。据预测,2000-2020年我国能量饲料供给量的缺口为0.24—0.83亿t。追于这种形势,人们开始考虑用大麦、黑麦和小麦来代替玉米作为家禽饲料。但如果日粮中这类饲料含量过多会引起畜禽生产性能下降、产生湿粪、污染环境以及胴体质量下降等问题。关于这方面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主要与其中含有高比例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有直接关系。小麦可溶性NSP的主要成分是阿拉伯木聚糖,因其主要由戊糖(阿拉伯糖和木糖)组成,因此,人们又常称之为戊聚糖。  相似文献   
30.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及其钝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对饲料的生物学效价、营养效价存在负面影响。本综述了近年来抗营养因子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钝化失活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寻找有效的钝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