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据报道,在我国最大蔬菜基地一山东寿光,60%~80%的蔬菜种的是洋种子。有的业内人士表示担忧:洋种子逐渐“统治”蔬菜种子市场,市民将失去餐桌的“定价权”,吃不起蔬菜了。洋种子在江苏省市场情况如何?近日.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刁阳隆告诉记者,在江苏省蔬菜种子市场,90%以上都是国产的。  相似文献   
32.
《农民致富之友》2005,(9):18-19
江苏省农科院前不久培育成功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一宁油16号,可以实现油蔬两用,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3.
雷竹是一种优良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年年出笋、效益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近年来,华阳镇从当地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出发,依托江苏省农科院、镇江农科所,在杜家山、后莘等村发展雷竹达66.7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雷竹早出高产的综合技术措施简介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4.
《农家致富》2005,(20):24-25
苏杂3号由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选育、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经营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2-2003年通过长江流域杂交棉区域试照及生产试验.2004年获得农作物转基因安全证书。证书号:[农基安证宇(2004)第158-159号].  相似文献   
35.
“南粳43”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杂交育成的晚粳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2006年我区在淳化街道远景村进行了百亩超高产示范种植,10月28日经江苏省农林厅组织专家组进行了实产验收,面积1.47亩,实收稻谷鲜重1325kg,含水率21.9%,杂质2.0%,折亩实产806.9kg。该品种田间表现为株型集散适中,叶片挺直,叶片配置合理,顶5叶叶长顺序为2、3、1、4、5,穗数较足,穗型较大,结实率高,长势平衡,熟相好。  相似文献   
36.
科技前沿     
《农家致富》2006,(17):17-17
江苏育成水稻新品近日,粳稻新品系“华粳20316”通过了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的现场考察。专家组认为该品种可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口感。  相似文献   
37.
赵玉伟  王萍 《当代农业》2013,(24):28-29
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植物.因其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食疗作用.近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栽培面积也随之扩大。生产中由于种植户对南瓜品种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掌握程度有限.导致南瓜商品性较差.严重影响了种植效益,江苏省农科院选育的2个小南瓜品种旭日和碧玉品质较好.适宦设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8.
顾磊  商蓉 《农家致富》2009,(23):4-5
今年.江苏省开展了“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在实施该项工程中.对口挂钩新沂市的4个村.他们摒弃了办培训班上大课、田间发技术明白纸的形式.采取了建立示范户.以点带面的做法,把自身的优势技术、品种等带给当地农民.让他们有了致富的本领.  相似文献   
39.
现任江苏中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缪炳良研究员,多年红莲型杂交稻技术,成功克服了红莲型不育系育性不稳定的技术难关,育成我国第一个能大面积应用的红莲型杂交稻品种——粤优938,  相似文献   
40.
“宁0078”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从“宁麦9号”品种中选育的抗倒、高粒重、弱筋品质更稳定的大粒品系。该品系既继承了“宁麦9号”的优良品质特性,又克服了生产中的一些弱点,是大面积生产中一个较有潜力的优质弱筋小麦品系。为进一步探索该品系在我地种植的最佳播期和最佳密度以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2005年在红光镇进行了该品系的播期和密度双因子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置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播期设3水平:分别是处理(A1)10月24日、(A2)10月30日、(A3)11月6日。密度(基本苗)也设3水平:分别是处理(B1)12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