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96篇
  免费   1207篇
  国内免费   3894篇
林业   93篇
农学   9201篇
基础科学   6433篇
  4310篇
综合类   51151篇
农作物   14005篇
水产渔业   217篇
畜牧兽医   422篇
园艺   342篇
植物保护   3023篇
  2024年   416篇
  2023年   1397篇
  2022年   1516篇
  2021年   1730篇
  2020年   1624篇
  2019年   2031篇
  2018年   972篇
  2017年   1944篇
  2016年   2387篇
  2015年   2197篇
  2014年   3925篇
  2013年   4083篇
  2012年   4997篇
  2011年   5017篇
  2010年   4553篇
  2009年   4838篇
  2008年   4488篇
  2007年   4132篇
  2006年   3836篇
  2005年   3444篇
  2004年   3062篇
  2003年   2427篇
  2002年   2257篇
  2001年   2284篇
  2000年   2206篇
  1999年   1967篇
  1998年   1913篇
  1997年   1925篇
  1996年   1835篇
  1995年   1687篇
  1994年   1538篇
  1993年   1342篇
  1992年   1331篇
  1991年   1265篇
  1990年   1042篇
  1989年   1041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115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19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9篇
  1965年   54篇
  1963年   6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87篇
  1956年   19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14篇
  195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同一早熟温敏型两用核不育水稻春秋两季连繁能提高农户收入,一年三季繁殖能加快核心种子或原种数量的扩繁与推广应用,简述了春、秋、冬三季繁殖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3.
王健 《中国家禽》2004,26(15):49-50
7月18日第四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在古城镇江隆重举行,来自日本、韩国、越南、泰国、俄罗斯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代表,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和江苏省省政府的领导,浙江、广东、湖南、安徽等省的有关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及十几家新闻单位计150余名代表应邀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14.
为了明确水稻条纹病毒(RSV)在水稻和玉米上发生程度差异明显的原因,从一个侧面了解RSV流行本质,2004年在洪泽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黄盘诱集、盘扑、盘刮、肉眼计数等方法比较武育粳3号和掖单13上灰飞虱侵入和消长动态,结果表明两者均只有一个成虫侵入高峰,单位面积迁入虫量前者是后者的3.6倍,单株平均虫量相近。Dot-ELISA法测定灰飞虱带毒率为40%,成虫迁移扩散高峰期22d内两者接毒量约为每天百株137头带毒虫。武育粳3号有二代若虫发生,掖单13则无。逐日调查发病进程,结果显示水稻发病率为60%,玉米为0。室内抗性鉴定,掖单13对RSV的抗性比武育粳3号高4个级别。综合以上结果,寄主品种抗性决定了RSV在水稻和玉米上流行状况,二代若虫重复侵染是RSV在水稻上重发的另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5.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属半山区,地处松花江流域,这里土质肥沃,日照充沛,全年光照总时数为2300~2500小时,盛产优质水稻,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10毫米,5~9月份平均气温为18·7℃,有效积温为2650~2750℃,无霜期为130天左右。特别适合种植绿色水稻。1优质米的一般特  相似文献   
116.
近几年来湖南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绥宁县超级杂交水稻制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穗上发芽现象,一般发芽率2%~4%,严重的有10%~12%,阴雨天之前倒伏的达60%以上。已在穗上发过芽的种子,晒干后就会丧失发芽能力,严重影响了种子产量和质量。1.穗上发芽的原因(1)种子休眠期绝大部分超级杂  相似文献   
117.
近年来,我县二化螟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因农户大多重复使用几种老药剂防治,使二化螟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低,成本高,且易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18.
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0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皖稻105(协优801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8019(78039/轮回42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性好、耐肥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2003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9.
而东 《新农业》2004,(10):40-41
品种来源: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以不育系辽30A为母本、恢复系C4115为父本,人工杂交而成。  相似文献   
120.
稻瘿蚊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赣南侵入我县。先在山区中稻发生为害,面积较小,90年代末在平原二晚上为害,面积上升到近600公顷。到2002年发生面积达4300公顷,绝收田块55公顷。损失稻谷130万千克,已成为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为控制其为害,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