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Xa21是一个从长药野生稻(O.longistaminata)中发现并首先被克隆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笔者用国际水稻所选育的带Xa21基因的品种IRBB60,与L1(多系1号/明恢63)杂交及回交,并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了抗白叶枯病、恢复性强、米质优的新恢复系中恢8006,再用它与印度型胞质不育系中8A组配,育成了杂交稻新组合围稻3号;该组合2004年3月通过江西省市定。  相似文献   
122.
江苏省盐城市农科院和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邮编:510640)合作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丰优559,日前,正式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23.
长粒粳稻不育系嘉禾212A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和中国水稻所合作选育而成.其保持系嘉禾212B,2002年被列为国家计委优质水稻品种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重点开发品种,当年由浙江中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注册"天美"长粳米进行订单生产和产业化开发.2000年嘉兴正季,利用晚粳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8204A为母本,半矮生型长粒粳稻新品种嘉禾212作父本测交,后经多次回交和逐代逐株育性鉴定选育而成,所配新组合开始在生产上应用.嘉禾212A于2004年9月24日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24.
五、培肥地力,配方施肥 稻田连年种植,每年不但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三要素和一定的钙、镁、硫、铁等,而且还要吸收少量的氯、锌、锰,硼、铜、钼等微量元素,此外,水稻所吸收的硅大约为氮的lO倍,因此仅靠无机肥料补充远远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是当前吉林省的主要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25.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是四川农大水稻所、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等单位在引进国外水稻强化栽培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水稻生产“高湿度、低光照、小温差”的气候特点,经过3年联合攻关优化集成的一项新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具有“嫩秧早栽、稀植壮株,湿润强根、控苗壮秆、足肥高产”的技术特点。2005年.我省各级农技推广部门依托”三百”粮食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积极开展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示范。  相似文献   
126.
读者信箱     
前不久烟台市放牛沟农民王文俊来信说:“我是《农村科学实验》的老读者。贵刊从1998年开始,每年在第一期都刊登省农科院水稻所一组专家文章对指导水稻生产很有针对性,我们稻农尝到了甜头,都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请问2005年贵刊第一期是否还有这方面内容?我们期待回答”。  相似文献   
127.
《作物育种信息》2006,(5):14-14
广西水稻所选育的闻香占和八桂香是两个香型优质稻新品种,但这两个品种在抗病虫性及株叶型等方面仍需改善。本研究试图通过离子注入诱变技术,打破其中一些有利性状和不利性状的连锁,使这两个品种在保持原有高产、优质、香味浓等优良性状的前提下,株叶型和抗性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128.
张水金 《福建稻麦科技》2009,27(4):F0003-F0003
2009年9月1日,受福建省科技厅委托,福建省农科院科研处组织有关专家,对水稻研究所承担的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专题——“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08NZ001—1)项目中选育的3个三系不育系“恒达A”、“汇达A”、“福香1A”和1个两系不育系“福农1S”进行验收。  相似文献   
129.
《垦殖与稻作》2011,(1):F0004-F0004
吉粳111 由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1999年以“吉92D14”为母本,“长白9号”为父本杂交,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30.
<正>云玉粳8号系云南省玉溪市农业科学院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利用国际水稻所提供的新株型材料IR64446-7-10-5作母本与云南地方品种云粳34作父本配组育成的粳型常规稻新品种。该品种经多年多点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