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48篇 |
免费 | 407篇 |
国内免费 | 107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59篇 |
农学 | 942篇 |
基础科学 | 474篇 |
2214篇 | |
综合类 | 4937篇 |
农作物 | 834篇 |
水产渔业 | 48篇 |
畜牧兽医 | 709篇 |
园艺 | 392篇 |
植物保护 | 2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7篇 |
2023年 | 375篇 |
2022年 | 435篇 |
2021年 | 442篇 |
2020年 | 420篇 |
2019年 | 434篇 |
2018年 | 293篇 |
2017年 | 412篇 |
2016年 | 421篇 |
2015年 | 409篇 |
2014年 | 514篇 |
2013年 | 464篇 |
2012年 | 609篇 |
2011年 | 573篇 |
2010年 | 611篇 |
2009年 | 536篇 |
2008年 | 565篇 |
2007年 | 469篇 |
2006年 | 435篇 |
2005年 | 352篇 |
2004年 | 310篇 |
2003年 | 274篇 |
2002年 | 191篇 |
2001年 | 195篇 |
2000年 | 174篇 |
1999年 | 145篇 |
1998年 | 129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117篇 |
1995年 | 97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104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90篇 |
1990年 | 78篇 |
1989年 | 75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65年 | 9篇 |
1963年 | 3篇 |
1957年 | 5篇 |
1955年 | 2篇 |
1953年 | 9篇 |
195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玉米农田氮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明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农田氮素循环变化动态及其机理,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覆膜管理对植株氮素(全氮)和土壤氮素(无机氮、全氮)变化动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覆膜和不覆膜处理土壤NO3--N含量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表现出近似斜“N”的变化规律。2)相对于不覆膜处理而言,覆膜处理地上部分氮素积累量表现出倒“V”型变化趋势。成熟期不覆膜处理茎叶中氮素残留较多,即将氮素更多地用于营养生长;而覆膜能使植株吸收的氮素更多地转移到籽粒中去,更多地用于生殖生长。3)对于不同土壤剖面不覆膜处理土壤全氮含量而言,覆膜处理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表现出相似的“W”型变化规律。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变化规律有所延迟。三叶期至拔节期由于植物根系长度限制出现下降趋势;拔节期至籽粒形成期,由于覆膜能够改善土壤水热状况进而影响土壤中氮素分布,故出现上升趋势;籽粒形成期至成熟期变化规律与植物地上部分总氮含量恰好相反,说明该阶段土壤中全氮变化与玉米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根据本研究结果,覆膜对玉米生育前期土壤氮素变化影响较大,生育后期土壤氮素变化主要与玉米生长状况密切相关,且覆膜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3.
半干旱地区禾-豆混播草地生物固氮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羊草-沙打旺、羊草-兴安胡枝子、羊草- 花苜蓿和羊草- 紫花苜蓿混播草地为对象,比较4种豆科牧草在松嫩平原半干旱地区的生物固氮能力、氮素转移能力以及生物固氮量对草地氮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羊草-沙打旺、羊草-紫花苜蓿混播草地氮产量显著高于单播羊草草地,草地粗蛋白含量的增加显著改善了草地质量。沙打旺、兴安胡枝子、花苜蓿和紫花苜蓿生物固氮率为35%~40%,大气氮是豆科牧草生长不可缺少的氮素来源。豆科牧草向羊草转移氮素2~12kgN/(hm2·a),占羊草氮产量的5% ~24%。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增加了草地氮素资源,沙打旺、兴安胡枝子、花苜蓿和紫花苜蓿生物固氮量分别占其混播草地总氮产量的20.30%,17.78%,11.29%和31.77%。 相似文献
74.
为了探讨高精料饲喂产生LPS对奶山羊血浆游离氨基酸重分配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选用奶山羊6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6(低精料组)和6∶4(高精料组)的日粮,交叉试验设计,分2期进行,每期14d。在试验第3周测定瘤胃液pH、血液中LPS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自第3周,高精料组山羊开始出现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外周血液中LPS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中各氨基酸含量均发生变化,表现为Glu、Al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Gln、Arg、Thr、Lys、总非必需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总生糖氨基酸均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精饲料比例增加,血浆氨基酸发生重分配,其机理可能与瘤胃pH下降和血液中LPS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5.
选择青藏高原东缘同一生境类型下具有不同交配系统特点和不同传粉者丰度的3种龙胆科植物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自花授粉)、祁连獐牙菜(Swertia przewalskii)(高昆虫访问异花授粉)和线叶龙胆(Gentiana farreri)(低昆虫访问异花授粉)为对象,研究其资源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3种植物的花粉胚珠比例(P/O)存在显著差异(P0.05),湿生扁蕾的P/O显著低于另外两种异花授粉植物的(P0.05),祁连獐牙菜的P/O显著低于线叶龙胆的(P0.05);2)3种植物的繁殖分配比例存在差异,湿生扁蕾的繁殖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异花授粉植物的(P0.05),线叶龙胆的繁殖分配比例显著高于祁连獐牙菜的(P0.05);3)在繁殖分配比例与个体大小关系上,湿生扁蕾与其个体大小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而另外两种异花授粉植物则与其各自个体大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表明,交配系统类型和传粉者丰度与植物的资源分配模式有关,尽管3种植物的繁殖绝对投入量都与其个体大小显著正相关(P0.05),但自花授粉植物相对于异花授粉植物具有较高的繁殖分配比例,并且这种较高的繁殖分配比例不受个体大小影响,这种高繁殖投入的资源分配模式可能与自花授粉植物具有繁殖保障,从而降低其繁殖代价有关。 相似文献
76.
覆盖和粮草间作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普通地膜和氮肥的投入,实现该地区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在甘肃武威试验站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和覆盖方式(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对玉米和绿肥作物氮素吸收以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和间作对作物的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玉米收获期,与无覆盖相比,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玉米植株吸氮量分别增加21.46%,11.22%和34.63%,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的玉米吸氮量分别增加6.94%和6.26%。玉米收获期,秸秆覆盖的牧草植株吸氮量较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无覆盖分别增加46.75%,72.31%和21.76%,间作毛苕子的吸氮量较间作箭筈豌豆增加25.26%。玉米收获期,各处理玉米带、牧草(裸露)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牧草收获期,无论牧草收获期还是玉米收获期,单作玉米的玉米带、裸露带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间作玉米。玉米收获期,普通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的玉米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无覆盖分别显著增加32.87%和27.82%,普通地膜覆盖的牧草(裸露)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分别增加9.17%、6.07%和35.45%。 相似文献
7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植物蛋白源日粮对山羊血液氮素代谢的影响。选择3头体况良好安装有颈动脉、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插管的徐淮白山羊,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以3种植物蛋白饲料-豆粕(A)、棉粕(B)和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C)作为蛋白源。结果表明:不同蛋白源日粮显著影响动脉和门静脉中尿素氮浓度(P<0.05);显著影响肠系膜静脉中总15N、蛋白态15N和氨基酸态15N丰度(P<0.05),且血液中15N丰度均为C组>A组>B组;各处理组间门静脉排流组织(PDV)和肠系膜排流组织(MDV)中总15N和蛋白态15N净流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不同蛋白源日粮显著影响PDV和MDV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态15N净流量,且均以C组最高;各处理组中总游离氨基酸(TFAA)和总肽结合氨基酸(TPAA)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上述,徐淮白山羊以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作为植物蛋白源比豆粕和棉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8.
放牧对鸭茅能量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长期放牧试验,探讨了不同放牧强度下亚热带高山草地鸭茅种群能量积累规律及能量在不同构件之间的分配特征。在无放牧的对照草地及采食率分别为55%、65%、80%的放牧草地,鸭茅热值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呈单峰曲线型变化,一定强度范围内的放牧干扰提高了鸭茅热值及能量的积累;根部能量的积累随放牧强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少。在禁牧草地,鸭茅种群能量主要被低密度的大分蘖丛所分摊,随着放牧强度的提高,种群能量则逐渐均摊给高密度的小分蘖丛。 相似文献
79.
松嫩平原光稃茅香种群生殖分蘖株数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松嫩平原天然割草场光稃茅香种群的籽实成熟期,将广泛取样的588个生殖分蘖株样本分为10个高度级进行测定.分析的结果表明,株高与花序长度、营养生物量、生殖生物量、总生物量、籽粒千粒重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生殖生长比率、生殖分配Ⅰ、生殖分配Ⅱ、每个花序种子生产的数量、结实率均呈显著的负相关.生殖分蘖株数量特征的生态可塑性及其规律性变化,蕴涵着个体生长与生殖策略.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