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5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林业   233篇
农学   238篇
基础科学   116篇
  180篇
综合类   2328篇
农作物   240篇
水产渔业   99篇
畜牧兽医   393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36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油田用降滤失剂合成单体丙烯腈(AN)有效含量的方法。以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为分析柱,气化室温度80℃,初始柱温30℃并保持1分钟,然后以10℃/min程序升温至80℃,分流比为50:1,四级杆温度150℃,离子源温度230℃,选取质荷比26和53两离子为特征离子,载气为氦气。丙烯腈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方法检出限(S/N=3)为0.00033g/L,定量限(S/N=10)为0.0011g/L,平均回收率为107.5%(相对标准偏差RSD=0.44%)。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油田用降滤失剂合成单体丙烯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2.
甲基毒死蜱在棉花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少军  王莉  钱训  陈勇达  默涛 《华北农学报》2003,18(Z1):121-123
通过大田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了甲基毒死蜱在棉花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研究表明,甲基毒死蜱在棉花上的半衰期为4.92~6.09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76~6.95 d.40%甲基毒死蜱乳油按推荐剂量2 250mL/hm2和加倍剂量4 500mL/hm2施药3~4次,施药间隔10 d,距最后一次施药30 d采样,在棉籽中未检出甲基毒死蜱的残留.  相似文献   
43.
《中国蜂业》2016,(12):46-51
国内外关于单花蜜的研究报道很多,然而对于百花蜜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以德钦中蜂百花蜜为主要研究对象,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方法测定理化指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中蜂百花蜜样的10个理化指标检测值均符合我国蜂蜜标准GB18796-2005的要求;通过对5个蜜样的离子图谱进行检索分析,共确定130种化合物,5个蜜样虽为同一时段同一地区采集,但其挥发性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并发现异辛酸在德钦百花蜜中为主要挥发性成分,间乙酰氨基苯酚可能为德钦百花蜜的特有挥发成分。本研究旨在评价德钦中蜂百花蜂蜜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以及为百花蜂蜜的研究提供真实的科学依据,为当地蜂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4.
梨新鲜度与其挥发性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砀山酥梨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了砀山酥梨在(4±1)℃条件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检测了砀山酥梨可溶性固形物、硬度、酸度等新鲜度指标,探讨了砀山酥梨新鲜度与其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鲜砀山酥梨在(4±1)℃条件下的保鲜时间为42d,其特征性气味成分主要为正己醇、1-辛醇;不新鲜砀山酥梨的特征性气味成分为2-甲基丁基乙酸酯、硅酸四乙酯、异戊醇、正己醇、1-辛醇、香叶基丙酮,且砀山酥梨由新鲜变为不新鲜时的阈值分别为1.57、2.74、1.39、15.15、211.13、2.36μg/L。试验结果为通过气味判断砀山酥梨的新鲜度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5.
文章中,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柱分析稻瘟灵、稻瘟酰胺的含量的分析方法,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标,使用HP-5石英毛细管柱和FID检测器。结果表明,在该方法中稻瘟灵、稻瘟酰胺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系数分别0.998 8和0.998 6,标准偏差分别为0.146和0.084 8,变异系数分别为0.43%和0.5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和99.37%。  相似文献   
46.
高效产氢发酵细菌在不同气相条件下产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明  任南琪  王爱杰  马放 《中国沼气》2002,20(2):3-7,23
气相条件是影响高效产氢细菌产氢能力的重要生态因子之。间歇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的氧分子是抑制高效产氢细菌-B49生长发酵的直接原因,二氧化碳也对B49的发酵产氢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而以氮气和氩气为气相能使B49发挥较高的产氢能力,氮气很可能对B49的发酵产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7.
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挥发性风味特征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和鉴定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中的特征性风味成分,采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GC-O-MS)方法分析了其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2组样品之间的风味差异显著(p0.05)。2组样品中共鉴定出54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中分别鉴定出42种和50种。2组样品中共有成分38种,包括12种烃类、7种醛类、8种醇类、3种酮类、2种呋喃类、1种酯类和5种其他类,其中,13种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烃类在牦牛干巴的风味组成中含量最高,而醛类在黄牛干巴的组成中含量最高。二氢化茚、十六烷、乙酸乙酯、乙酸-2-乙基己酯4种成分是牦牛干巴中的特有成分,3-甲基丁醛、反-2-辛烯醛、反式-2-壬烯醛、4-乙基苯甲醛、3-甲基丁醇、反式-2-癸烯醇、反式-2-辛烯醇、1-壬醇、苯乙醇、醋酸乙烯基酯、己酸乙酯、草蒿脑12种成分是黄牛干巴中的特有成分,这些物质是2组产品的主要差异性物质。脂肪氧化、氨基酸的Strecker降解及微生物代谢是牛干巴产品风味形成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将为牛干巴风味品质评价、生产工艺的控制、产品的标准化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浅谈运行中充油电力设备气相色谱分析王玉芬辽宁省农电局试验所(116300)十二、绝缘材料老化产生的气体及分析判断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主要以油、纸、布带等为主。油:主要是H2、C组成,即碳氢化物的混合物,简称烃。由于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组成比不同则产生...  相似文献   
49.
以分蘖葱头为试材,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法提取有机硫化合物,进行分蘖葱头有机硫化合物工艺优化试验,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提取物组分进行分离鉴定,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分蘖葱头功能组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温度55℃、料液比1∶8 g·mL-1、协同时间6 min、搅拌转速300 r·min-1、超声波功率500 W,该条件下有机硫化合物得率为0.2771%±0.0023%。该条件得到15种有机硫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是噻吩类39.0678%±0.0043%,其次是三硫化合物14.1570%±0.0071%和硫醚类7.3872%±0.0052%,其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有机硫化合物为2,4-二甲基噻吩、3,5-二乙基-1,2,4-三硫杂环戊烷、二烯丙基二硫醚。  相似文献   
50.
采用1.5%OV-17+2%QF-1固定液、Chromosorb-W酸洗硅烷化白色担体填充柱、电子抽获检测器测定时,丁草胺、敌草胺、除草醚三者的相对保留值为1,1.42,1。80,可在同一柱子上进行测定。其中PP′-DDE峰与丁草胺重叠,OP′-DDT对敌草胺峰干扰,方法检出限丁草胺为0.005ng,除草醚0.001ng,敌草胺为0.25ng,变异系数皆小于10%。可应用于土壤、大米、蔬菜中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