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70篇 |
基础科学 | 2篇 |
9篇 | |
综合类 | 174篇 |
农作物 | 38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以39份黄河流域棉区品种(品系)为材料,对黄萎病病指、铃重和单株铃数等12个农艺性状与棉铃黑果病的3个病害指标(单株黑果铃数、病株率和单株黑果铃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黑果铃数是棉铃黑果病的核心指标;每个指标的决定性因子均有6个,育种家可利用所建立的该病害3个指标的回归方程在正常年份对其发生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多数农艺性状对该病指标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其中黄萎病发病率、铃重、单株铃数、株高、单株果枝数和霜后花率的影响较大,且同一农艺性状对该病3个指标的效应正负相同。在棉铃黑果病抗性育种中,可在保持原有株高和霜后花率基本不变情况下,适当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铃重、单株铃数和果枝数。 相似文献
93.
94.
95.
木霉菌和腐霉菌对棉铃疫菌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玻璃纸对峙法观察到4种木霉(S-327,BT-12,BT-95,T-594)和寡雄腐霉(P.O.)对棉铃疫霉的营养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没有看到明显的抑菌圈。生物测定试验表明,拮抗菌不仅对棉铃疫霉有直接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护棉铃不受疫菌侵染。在5种拮抗菌中,P.O.和BT-12可能是防治棉铃疫病比较有潜力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棉铃疫菌的越冬存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MTT活体染色法,对棉铃疫苗(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的存活越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孢子囊和卵孢子均可在棉田土中的病残体(烂钤壳,棉籽)上存活。其中孢子囊可存活3~4个月,且其存活率可高达58.0%,认为孢子囊在棉铃疫病的再侵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孢子囊在1月份温度达零度时就全部死亡,不能越冬。而卵孢子在历经1990年至1991年冬季零度以下76天(其中最低温度达-2.8℃)后仍可以存活,在存活300天以后其存活率达48.8%,证明卵孢子是毫无疑问的越冬菌态。生物测定,越冬后卵孢子形态观察,卵孢子萌动变化与温度的关系表明,越冬存活的卵孢子可以成为棉铃疫病的初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