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53篇 |
免费 | 144篇 |
国内免费 | 16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68篇 |
农学 | 164篇 |
基础科学 | 14篇 |
139篇 | |
综合类 | 1573篇 |
农作物 | 169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86篇 |
园艺 | 317篇 |
植物保护 | 2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80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108篇 |
2016年 | 100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176篇 |
2013年 | 221篇 |
2012年 | 254篇 |
2011年 | 238篇 |
2010年 | 213篇 |
2009年 | 248篇 |
2008年 | 242篇 |
2007年 | 217篇 |
2006年 | 267篇 |
2005年 | 195篇 |
2004年 | 139篇 |
2003年 | 126篇 |
2002年 | 106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82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桉树连作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连栽代次巨尾桉人工林(第一代为2年生和5年生,第二代为2年生)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两者空间分布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林间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根区,并随着连栽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2)总酚、复合性酚含量根区土壤高于林间土,并随着连栽年限增加而降低,证明桉树连栽短期内没有造成酚类物质的积累;水溶性酚含量林间土高于根区土,随连栽年限增加而增加,但其含量较低,未达到毒害程度;在无土壤酚类物质来源情况下,水溶性酚和复合态酚均发生消解,含量下降。(3)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总酚、复合性酚呈显著负相关,跟水溶性酚呈极显著正相关,肯定了多酚氧化酶对酚类物质的降解作用。多酚酶活性和酚类物质皆与土壤pH值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两者受土壤pH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2.
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青枯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本研究选育出高抗青枯病大果型杂交一代大红果番茄品种--'浙杂204'.其母本'T9175'系从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的高抗青枯病材料'CL1466'的后代中经7代单株选择而成,父本'T9185'是从欧洲引进的'T9502'和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引进材料'T9132'杂交后经8代株系选择而成.'浙杂204'主要适合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青枯病高发地区种植.其品质优良,贮运性佳,高抗青枯病和枯萎病,抗番茄花叶病毒(ToMV)病,中抗叶霉病,座果能力强,平均(6穗果)可达316.37 kg·hm-2. 相似文献
63.
桉树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而且用途十分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引种的树种之一.但是要想实现桉树速生丰产,需要先进栽培技术予以支持.基于此,本文对桉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65.
应用叠氮溴化丙锭(PMA)与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有效快速检测包括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在内的马铃薯青枯菌活菌的方法。根据青枯菌lpxC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lpxC5a/6a,探究不同PMA浓度、曝光时间对浓度为1×10~9 cfu/m L的热致死菌悬液中死亡菌体抑制效果的影响,确定PMA最佳处理方案,对采自云南地区的19份田间土样中的包括VBNC状态在内的青枯菌活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引物lpx C5a/6a可特异性扩增青枯菌而产生304 bp的条带。当样品中PMA终浓度为40μmol/L,650 W卤素灯曝光15 min,PMA可有效抑制死亡菌体的扩增,而对包括VBNC状态在内的青枯菌活菌的扩增没有影响。在19份田间土样检测中,有7份土样检测出存在青枯活菌。 相似文献
66.
[目的]筛选辣椒青枯病内生拮抗菌,为辣椒青枯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防菌拮抗效能的测定从辣椒青枯病发病区健康辣椒植株体内分离对辣椒青枯雷尔氏菌(R.solanacearum)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并通过形态鉴定、16S r DNA同源性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辣椒青枯病发病区健康植株体内分离筛选到1株对辣椒青枯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CQW菌株,初步鉴定其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结论]为辣椒青枯病防治提供了资源菌。 相似文献
67.
我国南方桉树人工林菌根合成及其多样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桉树人工林菌根真菌资源和菌根类型进行了调查 .对采自广东、云南 15个桉树林地的根系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 ,结果证实了在自然土壤中桉树能形成不同类型的菌根 ,检查的根样在不同程度上均有菌根菌的感染 .其中 ,有 4个人工林的根系样品AM感染率在 50 %以上 ,另有 4个根样ECM感染根段长超过 50m .调查发现林分年龄大小对菌根形成及菌根类型有一定的影响 ,表现在幼林及过熟林菌根感染率均较低 ,而 4~ 7年生按树林菌根感染率相对较高 ,在同一根系上AM与ECM菌间存在一定的竞争性 .在菌根菌资源方面 ,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南方菌根菌资源较少 ,尤其是ECM菌 .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南方桉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有AM菌 2 8种 ,隶属于 4个属 ,其中以球囊霉属真菌最多 ,占 6 4 % ;地球囊霉在所采集的土样中出现的频度最高 .南方 15个桉树人工林中发现有 17种ECM菌 ,隶属 10个属 ,其中彩色豆马勃、多根硬皮马勃、光硬皮马勃等菌种在两广地区许多桉林中较常见 ,云南地区则多以黄须腹菌、硬皮马勃等菌较多 .这些ECM菌通常生长于松树林中 ,能否与引进的桉属树种形成较好的菌根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自然条件下混合菌根的形成及真菌间的竞争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8.
优良的种质资源是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茄子创新资源的抗性水平,培育适应华南地区高温和青枯病易发特点的新品种。本研究利用茄子苗期耐热快速鉴定和浸根接种青枯菌鉴定方法,对12份茄子创新自交系开展耐热性和抗青枯病鉴定。获得处理4天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和热害指数。发现8份紫红长茄中有3份为耐热(13009-4-4-3、3309-5-4-1-2和5-1-1-2-1)和2份中等耐热(3-1-2和10009-3-2-1);3份白茄中有1份耐热(10009-5-3-1-1)和1份中等耐热(10015-5-3-4-1);苗期接种6周鉴定筛选获得1份高抗(3309-5-4-1-2)、2份抗病(10009-3-2-1和3410-14-1-4-2)和1份中抗(3-1-2)青枯病材料。根据耐热和抗病鉴定结果共获得1份(3309-5-4-1-2)耐热高抗青枯病自交系,1份(10009-3-2-1)中等耐热抗青枯病,1份(3-1-2)耐热和抗青枯病均表现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69.
【目的】明确1株从桉大毛虫上分离得到的虫生真菌的分类地位和生防潜力,为丰富虫生真菌资源及桉树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自然感染死亡的桉大毛虫上分离病原菌,经致病性鉴定后,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DNA-ITS、 EF1-α、 β-tublin基因序列联合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以不同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与产孢量为指标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用病原菌孢子液喷洒供试虫体测定其寄主范围;将病原菌孢子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孢子悬浮液处理东亚飞蝗、红火蚁和马尾松毛虫进行毒力测定;使用病原菌生产的菌粉进行大田防治试验,调查防治效果。【结果】从罹病桉大毛虫上分离到1株虫生真菌菌株DMC01,经致病性鉴定确定其为桉大毛虫致死病原菌;经形态学特性分析和分子鉴定确定菌株DMC01为爪哇棒束孢(Isariajavanica),全光照 (24 L∶0 D)、温度26 ℃、 pH 7、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牛肉膏和酵母浸粉条件下最有利于其菌丝生长和产孢;菌株DMC01寄主范围初步测定其可寄生5目15种害虫,在1×108孢子/mL处理6~10 d后, 4龄东亚飞蝗、红火蚁和4龄马尾松毛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00%。2020年菌株DMC01菌粉对桉树林所有害虫的平均防效为51.9%,2021年平均防效达79.1%。【结论】从自然感染死亡的桉大毛虫上分离获得1株爪哇棒束孢菌株DMC01,该菌株对桉树林害虫具有高致病力,具有作为生防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70.
《林业资源管理》2017,(1):31-36
以国营雷州林业局纸浆材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年1—2月调查的190块标准地数据,应用SPSS 19.0,For Stat 2.2软件,研究纸浆材桉树人工林生长与收获预估模型。结果表明:密度指数模型为SDI=1.7470No~(1.0951)e~(-3.7637t0.05-0.1742L);断面积模型为G=16.7828L~(0.1529)(1-e~(-1.0125×10-8SDI-2.1970t))~(0.5554);蓄积模型为M=e~(2.3641+0.0988L-3.0557t-1G0.9126)。研究结果可为国营雷州林业局纸浆材桉树人工林生长收获预估、森林成熟龄确定以及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