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61篇
基础科学   91篇
  94篇
综合类   1341篇
农作物   35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21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65年   16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木薯氮肥施用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因氮肥施用不当、施肥不平衡造成的木薯产量较低问题,探讨木薯最佳氮肥施用量,以指导旱坡地种植木薯合理施用氮肥,进行了木薯氮肥施用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促进木薯植株生长,过量施用氮肥会造成植株徒长;试验田块土壤全N含量为中等偏下;应用回归分析结果,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59.0kg/hm2,最佳产量37449.0kg/hm2;最大氮肥施用量为175.3kg/hm2,最大产量37528.2kg/hm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旱坡地种植木薯最佳氮肥施用量165.0kg/hm2,获最佳产量37496.6kg/hm2。  相似文献   
92.
为了研究添加发酵木薯渣代替部分麸皮、花生壳、鱼粉和豆粕饲养特种野猪的效果,试验在日粮中分别添加10%、15%、20%和25%发酵木薯渣,在特种野猪生长肥育后期饲喂45 d。结果表明:以添加发酵木薯渣20%分别代替7%麸皮、5.5%花生壳、0.5%鱼粉和7%豆粕的效果最佳,生长肥育期特种野猪的日增重最明显,经济效益最显著。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发酵木薯渣代替部分麸皮、花生壳、鱼粉和豆粕饲养特种野猪是可行的,以添加量占日粮20%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93.
采用直接包埋法冰冻切片、蔗糖保护法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3种方式对木薯的根、茎、叶等组织进行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拍照。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蔗糖浓度下,蔗糖保护法用于木薯不同器官的冰冻切片,可以真实的反映细胞的显微结构,且切片组织完整性和图片清晰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索木薯施肥与耕作集成技术,为木薯增产增收及培育地力提供参考。【方法】开展田间试验,设计用木薯加工废弃物研制的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深耕浅种(二次开行沟种植,行沟深度50~60 cm,种植深度15~20 cm)处理(T1)及习惯施肥耕作(一次开行沟30~35 cm,种植深度15~20 cm)处理(T2),每处理施肥量以N+P2O5+K2O总养分为900 kg/ha计。测定不同处理对木薯生长指标、产量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T1处理的木薯杆茎径、块根直径、块根长、单株块根条数、单株块根鲜重、木薯块根鲜重、经济效益均显著高于T2处理(P<0.05),分别增加11.14%、15.06%、12.44%、21.43%、32.39%、23.04%和7697.90元/ha;土壤速效N、P、K、有机质、pH、含水量、总孔隙度分别增加8.84%、8.73%、5.22%、7.56%、3.08%、15.51%和9.86%,容重降低5.63%。【结论】采用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深耕浅种集成技术能显著提高木薯的产量、效益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95.
木薯渣熟料袋栽草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薯渣为主要原料部分代替棉子壳熟料栽培草菇,设置5个栽培料配方,观察和记录草菇菌丝生长情况和产量。结果表明,木薯渣配方①和②是理想的草菇熟料栽培配方,草菇菌株V9,V365和Vh在此配方上的菌丝长速、长势和产量虽稍差于全棉子壳配方(CK),但是其生物学转化率达22.4%~28.6%,其中草菇菌株V9和Vh在配方①和②上的投入产出比还优于CK配方。  相似文献   
96.
不同木薯秆添加量栽培秀珍菇配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木薯秆屑栽培秀珍菇试验,添加比例有0%、30%、50%、70%、75%、83%,试验得出随着木薯秆屑添加量的增加,棉子壳的减少,对秀珍菇菌丝紧密度、菌包失水程度、出菇后劲、子实体经济性状等均有一定的影响;木薯秆屑添加量为50%以下较适宜。  相似文献   
97.
木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II克隆及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薯品种SC124为试材,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木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II的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基因全长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2 256bp,编码751个氨基酸,通过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该cDNA与基因库中登录的木薯SSII(登录号为:EF667961.1)序列同源性达到99%,但与其它植物的同源性较低,为77%~84%。对木薯SSII多态性分析可知,在木薯基因组内存在等位基因及旁系同源基因。  相似文献   
98.
研究木薯皮、淀粉渣、鸡粪的体积比分别为4∶4∶2和7∶1∶2的配方在发酵过程中理化性状动态变化特征,为评判发酵进程、改进和完善基质或有机肥生产关键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物料配比的各理化性状指标参数经过一系列变化在发酵后期趋于稳定,主要表现为温度、发酵物粒径下降,容重、毛管孔度增加,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减少,同时发酵物颜色变深,吸光度值升高;EC、有机质、总N、P、K、腐殖酸、NO3--N含量上升,pH、淀粉、粗纤维、NH4^+-N含量下降。两种物料配比在90 d的发酵期内均达到腐熟标准。  相似文献   
99.
为比较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木薯叶片之间的差异,本试验以木薯华南205、南植199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植株为材料,测定其叶片形态结构和逆境生理指标,鉴定其抗螨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叶片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木薯同源四倍体的叶片厚度、中裂叶宽、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下表皮厚度、下角质层厚度、单宁含量、多酚氧化酶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高于其二倍体,中裂叶长、叶形指数、气孔密度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其二倍体。抗螨性鉴定结果发现,木薯同源四倍体的抗螨性均强于其二倍体。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螨害指数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厚度、下角质层厚度、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气孔密度、丙二醛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木薯倍性育种、抗性育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为初步探究生氰糖苷降解途径2个基因α-HNLβ-glu木薯品种对二斑叶螨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抗螨木薯品种‘C1115’‘缅甸’‘SC9’和感螨木薯品种‘SC205’‘面包’‘BRA900’为材料,分析木薯生氰糖苷降解途径基因及其编码的生化酶在二斑叶螨取食木薯品种不同部位叶片(上部、中部和下部)不同时间后(1、4 d)的表达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α-HNL在感螨木薯品种上部和中部叶片中的表达量随螨害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在抗螨木薯品种的不同部位叶片中,α-HNL的表达量均随螨害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并且以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升高趋势更为显著。β-glu在抗、感螨木薯品种不同部位叶片中的表达量均很低,难以比较该基因的表达量在不同木薯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受螨害后的变化情况,但在能检测到的少量样品当中,抗螨木薯品种的占比也多于感螨木薯品种。进一步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抗螨木薯品种受螨害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途径基因α-HNL编码的α-HNL酶活性呈逐渐升高或维持不变的趋势,并且以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升高趋势更为显著,而在感螨木薯品种中,随着螨害时间的延长,α-HNL酶活性则呈逐渐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β-glu基因编码的β-GLU酶活性在不同木薯品种中均呈较低的水平,这可能与其对应编码的基因表达量低有关,但总体而言,降解途径2个基因编码的降解酶α-HNL和β-GLU在抗螨木薯不同叶片组织中的活性总体上也显著高于感螨木薯。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不同木薯品种受螨害不同时间后,生氰糖苷降解基因和酶可能与木薯对二斑叶螨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