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8篇 |
免费 | 94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2篇 |
农学 | 100篇 |
基础科学 | 79篇 |
113篇 | |
综合类 | 516篇 |
农作物 | 95篇 |
水产渔业 | 50篇 |
畜牧兽医 | 402篇 |
园艺 | 43篇 |
植物保护 | 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01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动物部分组织基因组甲基化程度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应用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检测和分析了猪、牛、羊、小鼠、鸡和鸭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结果表明,对CCGG位点,实验中检测的几种动物的甲基化程度多数在0.40 ̄0.50之间(不包括牛);不同动物来源相同组织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不同,相同动物不同组织基因组的甲基化模式具有特异性;同一种动物,组织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一般都高于血液基因组;另外,哺乳动物与禽类基因组甲基化程度未发现较大的差别,但哺乳动物基因组全甲基化位点较多,半甲基化位点较少。 相似文献
52.
为获得不同倍性泥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试验建立了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MSAP)方法的反应体系,并利用该方法对二倍体泥鳅鳍基因组DNA进行了MSAP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双酶切反应体系为800 ng的泥鳅基因组DNA,用EcoR I、 Hpa II和Msp I各10 U,在37℃下反应8 h后即可酶切;最佳预扩增反应体系为模板4μL、预扩增引物0·8μL、0·2 mmol/L dNTPs、1·5 mmol/L Mg2+和 Taq 1 U;最佳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为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的模板2μL、引物1·5μL、0·375 mmol/L dNTPs、1·5 mmol/L Mg2+和 Taq 1 U;二倍体泥鳅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4·1%、20·8%、22·3%,半甲基化率分别41·4%、20·8%、33·3%,总甲基化率分别为65·5%、41·6%、55·6%。研究表明,该反应体系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为MSAP技术在多倍体泥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基于作物生育期灾害敏感指数的旱灾粮食减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自然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粮食减产,是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源。该文以旱灾为主,将全国各地区作物生育期、不同旱灾强度、发生时间及发生次数进行耦合分析,研究其耦合规律及主要粮食作物在各生育期对灾害的敏感性,并据此计算我国不同地区旱灾减产量并进行风险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冬小麦的返青、乳熟和成熟期,春小麦的分蘖、乳熟和成熟期,玉米的三叶、七叶和成熟期以及水稻的返青、孕穗、乳熟和成熟期均是防灾减灾的关键期,应该加强农田管理,减少灾害损失。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影响较大,粮食减产风险防范关键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 相似文献
54.
55.
经猪激素敏感脂肪酶基因(hsl)外显子Ⅷ的SSC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是动物体脂肪分本研究合成引物PCR扩增第8外显子部分片段,PCR产物经SSCP分析,结果有多态性.该DNA片段经过克隆测序分析,发现位于基因第2301处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G→T),使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天冬氨酸(Glu→Asp).本研究还分析了多个品种在该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56.
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与抗药株ATP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TP酶试剂盒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11种敏感株与抗药株的4种ATP酶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鸡球虫不仅具有活跃的ATP酶系统,而且其活性因球虫对药物敏感性的不同而表现强弱不同。敏感株的ATP酶活性最强,而各抗药株的ATP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氯化锂(Na -K -ATP酶抑制剂)和利多卡因(Na 通道阻断剂)参与诱导产生的马杜霉素诱导抗药株和盐霉素诱导抗药株的Na -K -ATP酶,Mg2 -ATP酶,Ca2 -ATP酶和Ca2 -Mg2 -ATP酶的活性极显著低于相同来源的抗药株和敏感株的活性。本文研究表明,虫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可能与ATP酶活性有关,检测ATP酶活性可作为判别柔嫩艾美耳球虫对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敏感性或抗药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7.
58.
59.
藏东南急尖长苞冷杉生长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标准木解析法对藏东南不同海拔高度急尖长苞冷杉的树高、直径生长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冷杉在生长期对气候变化的反映十分敏感,在100年以内,适生区树高平均每年生长0.328m,是林线处的5.6倍,直径平均每年生长0.48cm,是林线处的3.4倍。极端气候条件是决定冷杉种群在林线附近生存、生长和扩展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