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3篇
  16篇
综合类   740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采自甘肃天水的伏椒和葡萄椒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伏椒出油率为2.03%,葡萄椒出油率为1.28%。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花椒挥发油成分,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伏椒和葡萄椒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8和43个化学成分,伏椒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芳樟醇(23.76%)、柠檬烯(22.61%)、丙酸芳樟醇(13.71%)、4-萜烯醇(9.66%)、α-松油醇(6.57%),占总挥发油成分的76.31%;葡萄椒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柠檬烯(60.72%)、月桂烯(10.09%)、大根香叶烯D(3.16%)、芳樟醇(2.10%),占总挥发油成分的76.07%。两种花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萜醇及其酯类,其中共有成分18个,但在含量上有较大差异,为花椒的种植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和比较不同产地扶芳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广西南宁宾阳县产扶芳藤分离出25个色谱峰,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24%。广西柳州融安县产扶芳藤分离出29个色谱峰,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9.96%。广西梧州蒙山县产老扶芳藤分离出32个色谱峰,鉴定出12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16%,广西玉林容县产老扶芳藤分离出28个色谱峰,鉴定出11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79%。4个产地扶芳藤挥发油化学成分中,有5种成分是它们的共有成分,分别是叶绿醇、棕榈酸、壬烷、异丙苯、六氢法尼基丙酮,可见不同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合理利用扶芳藤植物资源及其深度研究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莲蓬壳中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以莲蓬壳为试材,采用索氏提取法从莲蓬壳中提取出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系统对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莲蓬壳挥发油共鉴定出32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物质含量的99.83%,主要分为烃类、醇类、酮类、酯类、酚类、酸类等7类化合物。通过面积归一化法对其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莲蓬壳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琢-香树精、?茁-香树精、12-齐墩果烯-3-酮、?茁-谷甾醇油酸酯、谷甾醇、乙酸环阿屯酯、羽扇烯酮等,其中,?琢-香树精含量最高,为27.93%。本研究确定了莲蓬壳中挥发油的主要化合物组成,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莲蓬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缬草挥发油具有镇静安神、抗焦虑、抗菌、抗氧化等作用,具有较高的医药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综合国内外对缬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含量影响因素、药理作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为今后对缬草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艾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植物,具有抑菌、抗炎、抗癌防癌等多种功效。阐述了艾叶挥发油成分、黄酮、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研究进展,对影响艾叶挥发油组分及含量的产地、植株部位、生长期、采收期、储存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艾种质资源的品质评价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以薄荷为试材,建立气相色谱(GC)测定薄荷芳香水中薄荷脑含量的方法,色谱柱选择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载气为氮气,流速1.5mL·min-1,氢气流速40mL·min-1;检测器温度28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为1μL。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芳香水,以挥发油提取量和薄荷脑含量为考核指标,以加水量、药材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L9(34)正交实验,优选薄荷芳香水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采用GC测定薄荷芳香水中薄荷脑的含量,薄荷脑浓度在0.02~0.20m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准确度、精密度RSD均小于5%,色谱条件发生小的变动不会影响测定结果。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浸泡时间是影响薄荷挥发油提取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提取时间、加水量;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1.5h,提取3.0h。  相似文献   
997.
以宽叶羌活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GC-MS、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研究了不同产地羌活挥发油含量和成分,以期为宽叶羌活挥发油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11批样品分5类,第一主成分为绒盖乡家种羌活与热加乡野生羌活,二者累积贡献率达72.84%,不同产地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种类比较接近,4种共有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萜品烯、萜品油烯,主要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萜品烯。  相似文献   
998.
留兰香挥发油熏蒸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留兰香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防效果,进一步探讨其抑菌机制,以明确其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控方面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留兰香挥发油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莴苣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作用,并利用GC-MS分析了留兰香挥发油的化学组分。结果显示,留兰香挥发油对4种供试真菌均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EC_(50)均低于7.0μL/L。挥发油处理后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畸变、表面塌陷,细胞膜被破坏、原生质泄漏,细胞质结构呈消解状,线粒体受损。通过GC-MS从留兰香挥发油中分离出30个组分,鉴定出其中24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918%,其主要成分有L-香芹酮(57.468%)、D-柠檬烯(8.976%)等。研究表明,留兰香挥发油是理想的绿色熏蒸杀菌资源。  相似文献   
999.
研究南橘(Citrus reticulata)基半部和端半部橘皮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南橘橘皮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中化学成分,再用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个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南橘基半部的橘皮挥发油的36个峰中鉴定出29种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为柠檬烯(51.53%)、麝香草酚(8.66%)、叶醇(7.22%)、N-甲基代邻氨基苯甲酸甲酯(5.43%)、松油烯(4.83%)等;从南橘端半部橘皮挥发油的35个峰中鉴定出27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70.5%)、γ-松油烯(5.29%)、麝香草酚(3.54%)、N-甲基代邻氨基苯甲酸甲酯(2.66%)、β-蒎烯(2.12%)等。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了在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黄蒿挥发油成分。共鉴定出38种化合物,检出物占总质量的87.53%。被认为是主要他感物质的萜烯类物质有12种,占挥发油总量的45.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