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3篇
  16篇
综合类   737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石菖蒲、当归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挥发油提取率及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提取及包合工艺条件,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紫外光谱分析法(UC)及红外光谱分析法(IR)对包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得到最佳提取工艺:药材粉碎度粗粉10目,无需浸泡,提取时间8h;最佳包合工艺条件:mL(挥发油)与g(β-环糊精)的投料比=1∶8,包合温度60℃,搅拌时间2h,所形成的包合物通过TLC、UC、IR法证实工艺稳定、可行,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2.
将刺人参挥发油分为两个组分,并进行抗真菌活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性大的组分抗真菌活性强。  相似文献   
83.
《当代农业》2010,(4):8-9
茴香,又名香丝菜、茴香菜、小茴香,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约100-200公分.叶子和种子都含有挥发油.具有特殊的香味。茴香嫩叶作菜蔬,果实作香料用。茴香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茴香还可入药,有行气、散寒、止痛之功效。茴香在蔬菜区主用嫩叶做蔬菜.一次播种,一次采收,也可分次割收.分次割收时应留茬。  相似文献   
84.
85.
<正>大葱药名葱白,为百合科植物葱的茎鳞,含大量的葱辣素、维生素、挥发油、苹果酸、铁、钙、碘等有效物质,具有发汗解热、祛痹散痛、芳香健胃、驱风制酵、抑菌止痢、渗湿利水等作用,不仅治疗畜禽多种疾病,而且是良好的饲料添加剂。全国各地均有盛产,一年四季皆可鲜用。由于应  相似文献   
86.
花草茶,在欧洲被称为Herb tea,来自拉丁文中的HERBA,意思是绿色的草,是上天对女人的恩赐,流传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由于花草茶具有回归自然、健康养生的特性,法国人把Herb tea发展成为一种浪漫休闲的功效饮品,这股风气扩散到欧洲大陆、英国、美国、  相似文献   
87.
通过模拟鲜切果蔬的低温储藏温度、PH值环境,以及芜菁子挥发油提取物应用于鲜切果蔬保鲜的处理方式,进行芜菁子挥发油提取物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抑菌处理条件的优化研究,为芜菁子挥发油提取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培养温度、处理时间、培养基PH值三种因素三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芜菁体挥发油提取物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最佳抑菌处理条件:培养温度10℃、处理时间25min,培养基PH值5,该抑菌处理条件下芜菁子挥发油提取物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MIC为0.0056%。  相似文献   
88.
女贞子又名冬青子,系木犀科常绿乔木女贞干燥成熟果实。近年来,将女贞子及其提取物应用于动物生产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免疫性能及改善肉质的研究取得许多进展,引起了医学和动物营养学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1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89.
90.
木香薷挥发油对仓虫成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木香薷挥发油对一些仓虫成虫的活性作用。结果表明:采用微量点滴法,木香薷挥发油对玉米象成虫的致死中量为0.0324μL/头,且对玉米象、谷蠹、杂拟谷盗、赤拟谷盗有很强的熏杀作用,其致死程度顺序为:玉米象〉谷蠹〉杂拟谷盗〉赤拟谷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