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3篇
  16篇
综合类   737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四大药用菊花功能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比较4种药用菊花的品质特征,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结果表明,贡菊、滁菊、亳菊和杭菊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608%、4.619%、4.372%和3.017%;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345%、0.207%、0.337%和0.131%;挥发油总量分别为0.243%、0.524%、0.388%和0.212%;GC-MS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中贡菊有18种,滁菊有46种,亳菊有35种,杭菊有6种.可见贡菊的主要功能成分较其他3种菊花含量高,并且具有较好的香气品质,认为贡菊可能不仅更适合药用,同时适于作为饮料、功能和保健食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2.
野菊探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采用GC/MS/DS联用技术,分析了白玫瑰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的的44化合物中,鉴定了41个组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7.64%。白玫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β—笨乙醇,含量高达86.53%,其次是丁香酚(4.75%)和香叶醇(2.45%)。  相似文献   
104.
杜梨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杜梨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分离出46个峰,确定了其中的45种,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87.84%,主要化学成分为:二十一烷(60.05%);二十八烷(4.48%);(E,E)-3,7,11-三甲基-2,6,10-三烯十二-1-醇(4.43%);6,10,14-三甲基-2-十五酮(2.27%);2-甲氧基[1]苯噻吩-[2,3-c]喹啉-6(5H)-酮(1.98%);Iron,monocarbonyl-(1,3-butad iene-1,4-d icarbon ic ac id,d iethyl ester)a,a'-d ipyridyl(1.61%);[(2-氟苯)甲基]-1H-嘌呤-6-胺(1.07%);1,2-苯二羧酸-二异辛酯(1.02%)。以上八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6.91%,所得挥发油为淡黄色油状物,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  相似文献   
105.
远志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远志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共分离出55种化合物,经与质谱标准图谱比较,检索出18种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为己酸、苯乙酸、n-十六烷酸、硬脂酸、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和十六烷酸-1,1-二甲羟基甲酯,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21.52%、6.19%、4.00%、3.09%、1.94%和1.40%。  相似文献   
106.
对东北细辛不洗阴干(对照)、不洗冻干和水洗阴干3种加工方法干品的外观、总挥发油、折干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洗阴干总挥发油含量为2.66%,比对照2.50%高0.16%;不洗冻干为2.02%,比对照低0.48%。水洗阴干折干率为29.93%,比对照36.17%低6.24%;不洗冻干折干率为37.24%,比对照高1.07%。不洗冻干折干率虽比对照高,但总挥发油含量低,无应用价值;水洗阴干折干率虽比对照低,但产品卫生、杂质少,总挥发油含量高,有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7.
不同氮磷配比对三年生宽叶羌活药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有霖 《北方园艺》2011,(19):163-166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利用尿素、过磷酸钙不同配比施用于3 a生宽叶羌活实生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单施尿素时施肥量120 kg/hm2是3a生宽叶羌活药材高产的最佳施用量,单施过磷酸钙时,施用量400 kg/hm2是宽叶羌活药材产量最佳使用量.随着尿素和过磷酸钙用量的增加、3 a生宽叶羌活药材的羌活根产量、挥发油含量、醇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在尿素施肥量120 kg/hm2、过磷酸钙施用量400 kg/hm2时3 a生宽叶羌活药材根产量、挥发油含量、醇浸出物含量均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在青藏高原地区,3 a生羌活药材产量、挥发油含量、浸出物含量最高的肥料配比为:尿素施肥量120 kg/hm2、过磷酸钙用量400 kg/hm2.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比较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熏蒸和触杀抑菌活性,测定了其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熏蒸与触杀抑制作用,初步研究了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均随着挥发油剂量增加而增强,随处理时间延长多呈减弱趋势。其对白菜黑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胡麻斑病菌3种真菌菌丝生长的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17.4~22.1μL/L、103.9~241.7μL/L,对水稻胡麻斑病菌孢子萌发的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28.8μL/L、789.3μL/L。土荆芥果实挥发油通过熏蒸方式作用于水稻胡麻斑病菌菌丝,使其细胞内含物渗漏;通过触杀方式作用于水稻胡麻斑病菌菌丝,随挥发油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相对电导率增加。GC-MS分析结果显示,土荆芥果实挥发油主要成分为2-蒈烯和驱蛔素。综合分析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熏蒸作用的效果优于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利用聚类分析软件对150份不同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需要及选育优良桂莪术种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GC-MS联用仪测定初步筛选出来的优良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通过聚类分析软件筛选其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以不同变量为标准进行聚类分析,各不同种质桂莪术均能聚集成类。以莪术烯和β-榄香烯为变量均聚为3类,以莪术二酮为变量聚为2类,以莪术烯、β-榄香烯为变量聚为4类,以莪术烯、莪术二酮、β-榄香烯三者为变量聚类分为3类,以所有成分为变量聚为4类。  相似文献   
110.
分别采用蒸馏法(SD)和微波辅助(MAE)提取法提取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穗、茎和叶中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分析挥发油中的组分。结果表明,荆芥挥发油中,共检出37种化学成分,采用MAE法提取荆芥中的挥发油比SD法出油率高;同一提取方法中,荆芥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以穗最高、叶次之、茎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