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7篇
  21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6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四川农业科技》2011,(9):53-53
目前,四川省水稻已陆续进入抽穗期,也是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据四川省植保站预测,我省水稻穗期病虫将偏重发生。针对这一情况,我省各级农业植保部门高度重视,上下联动,全力以赴狠抓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打响了保穗战役攻坚战。 一、加强监测,发布预报 我省5月10日启动了水稻重大病虫值班制和周报制,每周定时上报病虫害发生防治动态。  相似文献   
12.
连日来,孝昌31万余亩(1hm2=15亩)中稻进入孕穗抽穗期,针对当前的严重旱情,为确保中稻田间有水孕穗和抽穗,农机部门与受旱乡镇积极配合,组织技术人员、机械设备深入生产一线,全力抓好抗旱保苗工作,确保全年粮食稳产增产。  相似文献   
13.
一、水稻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措施(1)水稻纹枯病氮过量、密植、灌水过多均易导致纹枯病严重发生。一般以分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烈,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内部。综合防治措施:1、栽培防病。以肥水管理为中心,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  相似文献   
14.
该系统其母本是培矮64s,是“两系”杂交稻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系统,该系统子一代不育杂株识别有以下几点:1.1该系统的组合如果在育性敏感期没有遇到低温,温度正常,则其不育杂株识别的最好时期是抽穗期和黄熟期,杂株抽穗期有卡颈,花药虽淡黄、瘦小,不能散粉,植株较矮小,不结实;而正常的子一代不卡颈或轻微卡颈,花药黄色,饱满,散粉正常,结实正常。  相似文献   
15.
井水种稻于地上水源种稻的区别是水温低,抽出的水的水温仅5.6℃,比江河水温低10℃以上,铁离子含量高,水锈较大,地势低洼冷凉,排水困难,以贪青晚熟。据吉林农业大学调查,小井水比水库水灌溉的水稻,分蘖期晚5天,抽穗期晚4天,成熟期晚4天。  相似文献   
16.
从缙恢10/R21的杂种后代中发现了一个抽穗期稳定遗传的迟熟恢复系N91(110~114 d),以早熟不育系金23A(89~94 d)作为杂交和回交亲本,获得的F2和BC1F1群体抽穗期均表现双峰分布,χ2检测表明其抽穗期受一对主基因控制,暂命名为Hd(t)。在400多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对在早熟基因池和迟熟基因池中表现差异的引物,进行单株验证,用回交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发现位于第7染色体长臂末端的SSR标记RM1364和RM3555与Hd(t)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32.7 cM和22.5 cM。在目标区域进一步合成8对SSR引物,将Hd(t)基因定位在RM22143与第7染色体末端之间,与RM22143相距12.9 cM。该结果为Hd(t)基因的精细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水稻抽穗期控制候选基因的SNP/InDel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抽穗期是水稻的一种重要农艺性状,但其遗传控制机理还不清楚。本文利用数据库搜索的方法,搜索并分析了30个与拟南芥光周期调控途径花期控制基因同源的水稻基因。利用水稻多态性数据库,得到了发生在这些基因以及Hd6、Ehd1、OsSOCl上的820个SNP及191个InDel位点。分析表明,这些位点不是平均分布到每个基因上。SNP/InDel含量较高的基因存在SNP/InDel的热点片段。14.1%的SNP位点,及7%的InDel位点分布在基因的编码区。本文也分析了侯选基因侧翼5Kb范围内的SNP/InDel多态性位点。按照侧翼多态性位点数目的分布可以将侯选基因分成4种类型,即两侧保守型、两侧热点型、单侧热点型、一侧热点一侧保守型。  相似文献   
18.
氮素水平对粳稻根系形态及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秋光和辽粳5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根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各处理的水稻根数、最长根长、根体积、根干重及其根系活力差异不显;在拔节期,高氮素水平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抽穗期是水稻一生中根系生长和活力变化的转折点,抽穗期后根系各性状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高氮水平下根系各性状降幅较小,这说明适当提高氮素供应水平有利于维持后期根系活力,延缓根系衰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95份冬小麦资源品种(系)的抽穗期、灌浆时间与千粒重的试验分析表明,冀东冬小麦的抽穗期主要在5月1日~5月14日之间,而5月7~5月13日是抽穗的高峰期,达到总量的80.4%;灌浆时间在35~45d之间,以37~41d的品种最多,占品种总数的88.2%.随抽穗期的推迟、灌浆期的缩短,千粒重呈显著下降趋势,相关系数分别为 r=-0.4365和r=0.8924.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小麦抽穗期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方法】以旱选10号/鲁麦14和温麦6号/山红麦两个作图群体为材料,在大田及温室条件下,观察小麦抽穗期等性状。利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QTL分析。【结果】抽穗期在两个作图群体中均呈现连续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9个QTL位点,分别位于染色体2D、3B(2个)、3D、4A、5B、6B、6D和7D上,对抽穗期的贡献率在3.97%~22.91%之间;有15组QTL位点之间存在基因互作效应,互作的加性效应大小范围为0.77~2.16d,互作效应对性状的贡献率在4.35%~21.44%之间。【结论】抽穗期QTL的检测受环境影响较大;抽穗期QTL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较多;不同染色体间则存在基因互作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