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9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为筛选秸秆产量高、品质好的小黑麦品系,本试验以2个小黑麦品种为对照,研究了18个饲料型小黑麦品系2年(2015,2016年)的秸秆产量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小黑麦种质中Z12的平均秸秆产量最高;2015年的平均秸秆产量显著高于2016年;从种质和年份交互作用看,2015年Z12的秸秆产量最高。不同小黑麦种质中,平均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消化率最高的分别是Z36、Z9和Z8,平均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分别是Z6和Z8;2015年的平均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2016年,而平均粗脂肪含量和消化率显著高于2016年,年份间平均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差异不显著;从种质与年份交互作用看,2016年Z6的粗蛋白含量最高,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2015年Z9的粗脂肪含量最高,Z8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消化率最高。综合分析,Z9,Z12,Z55的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优质粗饲料饲喂家畜。  相似文献   
502.
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对小黑麦种子及幼苗的化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紫花苜蓿分枝期的茎、叶浸提液对小黑麦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以研究其对小黑麦种子及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浓度对小黑麦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止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止作用增强;小黑麦苗期的茎、叶、根重随着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浓度为20%时对小黑麦幼苗的高度与生长速度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03.
小黑麦、黑麦属禾本科饲草,被国内外公认为食草动物的优质饲料作物。5月底收割可解决春季青饲不足的问题,每亩(667平方米)可产鲜革2000~2500千克。我区已种植3年,并筛选出了几个优良品种,在栽培技术方面基本与传统冬小麦接近,现将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04.
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春化特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低温春化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了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春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小黑麦对春化反应的敏感性不及普通冬小麦,它的最适春化天数为30 d,而普通冬小麦为40 d,且幼穗分化进程比普通冬小麦早且快,低温春化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发育进程及速度;当超过最适春化天数时,随人工春化时间的加长,单株分蘖数、单株绿叶数、主茎叶龄、单株叶面积呈递减趋势,而单株鲜重与干重呈单峰曲线,其峰值即为最适春化期。  相似文献   
505.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冬性小黑麦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小黑麦区试材料的可行性。[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对新疆2006~2007年参加冬性小黑麦区试的8个品种从多方面共13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关联度计算结果,籽粒产量与各性状关系依次为:株高〉容重〉穗长〉每穗粒数〉最高茎数〉生育期〉千粒重〉基本苗数〉不育小穗数〉结实小穗数 与鲜草产量相关的性状关系依次为株高〉容重〉穗粒数〉穗长〉最高茎数〉生育期〉基本苗数〉千粒重〉不育小穗数〉结实小穗数 与小黑麦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性状关系依次为鲜草产量〉株高〉容重〉穗粒数〉穗长〉最高茎数〉生育期〉千粒重〉基本苗数〉不育小穗数〉结实小穗数。[结论]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判小黑麦品种是客观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6.
为了解小黑麦胚乳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过程,观察了小黑麦籽粒灌浆过程中胚乳PCD、淀粉积累和相关内源激素乙烯和脱落酸的变化,并对PCD抑制因子之一Defender Against cell Death1 (DAD1)进行了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小黑麦胚乳发育过程伴随着PCD过程,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单个籽粒中ABA含量在整个籽粒灌浆过程中呈单峰曲线变化,乙烯的释放速率从花后15 d持续下降;动植物DAD1之间同源性较高。小黑麦籽粒中淀粉的快速积累时期和胚乳PCD的快速发生时期相重合,胚乳PCD可能影响了胚乳中贮藏淀粉的合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507.
禾本科3个物种花粉粒及叶片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小麦(2n=6x=42)作母本,与二倍体黑麦(2n=2x=14)进行杂交,并进行染色体加倍,所获得的新物种就是八倍体小黑麦(2n=8x=56)。八倍体小黑麦的植物学形态介于双亲之间,兼有两者的性状。  相似文献   
508.
小黑麦(triticale)东农96026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种植获得高的产量及较优的饲用品质,从栽培措施的密度及氮肥施用入手,采用裂区设计,4个密度水平(基本苗750万株/hm2,600万株/hm2,450万株/hm2,300万株/hm2),3个施氮水平(纯氮75 kg/hm2、150kg/hm2、225 kg/hm2),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肥处理对小黑麦东农96026生长发育、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密度和增加氮素营养水平利于提高东农96026的生物产量,并具有较好的饲用品质.在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施氮水平为150 kg/hm2时产量结构比较协调,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509.
[目的]增加贵州安顺地区一年生优质饲草供应,解决冬春季节饲草短缺问题。[方法]2015年在安顺白岩地区对小黑麦的2个优质牧草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测定牧草的分蘖数、穗长、产量等指标。[结果]小黑麦635、中饲1号小黑麦2种牧草高度分别达175.33、175.22 cm,分蘖数分别为11、12个,干草产量分别为10 388.03、11 863.02 kg/hm~2。[结论]小黑麦635和中饲1号小黑麦能够适应白岩地区气候和土壤等条件。  相似文献   
510.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0份饲草型小黑麦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了解不同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间的遗传差异,为小黑麦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及分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参试小黑麦种质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利用ISSR的12条引物共检测到124条扩增条带(位点),平均多态性比率(PPB)为77.42%。30份小黑麦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66~0.91。在GS=0.765处将30份小黑麦种质分为6类,其中8809及81S37与其他种质的遗传距离最大,单独聚为一类;826126和北联3号为第Ⅴ类;33RD ITSN、CHEROKEE和新小黑麦5号为第Ⅰ类;北联4号、PH389、DH796、中拉一号和安83-25为第Ⅳ类;其余种质聚为第Ⅱ类。第Ⅳ类与第Ⅴ类小黑麦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均较小,如果其他性状符合育种目标,可相互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