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33篇
  免费   1199篇
  国内免费   5953篇
林业   221篇
农学   8953篇
基础科学   2918篇
  2651篇
综合类   36144篇
农作物   6049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1216篇
园艺   638篇
植物保护   2538篇
  2024年   359篇
  2023年   1030篇
  2022年   1138篇
  2021年   1206篇
  2020年   1193篇
  2019年   1258篇
  2018年   799篇
  2017年   1249篇
  2016年   1410篇
  2015年   1411篇
  2014年   2494篇
  2013年   2598篇
  2012年   3059篇
  2011年   3435篇
  2010年   3114篇
  2009年   3249篇
  2008年   3024篇
  2007年   2843篇
  2006年   2464篇
  2005年   2384篇
  2004年   1867篇
  2003年   1662篇
  2002年   1575篇
  2001年   1631篇
  2000年   1444篇
  1999年   1430篇
  1998年   1367篇
  1997年   1434篇
  1996年   1287篇
  1995年   1164篇
  1994年   1157篇
  1993年   1167篇
  1992年   1143篇
  1991年   1019篇
  1990年   856篇
  1989年   888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65年   34篇
  1963年   9篇
  1958年   20篇
  1957年   79篇
  1956年   8篇
  1953年   31篇
  195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1.
近年来由于气候、品种、栽培、肥料等因素,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的一大障碍.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小麦种植密度和氮肥运筹会直接影响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进而影响产量.而在高沙土地区的特定土质条件和目前生产水平下,如何通过群体质量栽培的密度和氮肥运筹来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促进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2.
93.
小麦套种大豆对大豆品种的要求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马志军小麦套种大豆已成为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和河西灌区发展大豆的重要途径。套种大豆由于受与小麦共生期的不利影响.产量水平不高。因此,选育适宜与小麦套种的高产大豆新品种,无疑是我省大豆育种工作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4.
本文在分析稻茬免耕小麦的生育特点和产量形成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省小麦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途径;适当压缩基础群体,控制群体发展规模,提高分蘖成穗率,扩大生育后期的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防止早衰,提高单穗生产力。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99.
小麦T型恢复系R16的选育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恢复源的T型复系原选124、普里美比、斯卑尔脱小麦等的复合杂交,育成了恢复力高达96.7%的恢复系76107。在此基础上,再与小麦品系983/高加索杂交,对其农艺性进行改造,育成了R16。经1988-1993年年在不同不育系背景下鉴定,R16的力都在93%以上。由R16配制的杂种小麦已开始用于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100.
春小麦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20个春小麦品种(或品系)蛋白质、脂肪、淀粉百分含量间的相关、回归、协方差分析,表明蛋白质百分含量与淀粉百分含量间为极显著的负相关;脂肪百分含量与淀粉百分含量间为极显著的负相关;蛋白质百分含量与脂肪百分含量间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并建立了淀粉、脂肪、蛋白质百分含量间的回归方程。在同一试验条件下,各品种(或品系)蛋白质、脂肪、淀粉百分含量变异系数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品种在品质性状上的纯合程度。变异系数愈小,表明纯合程度愈高;变异系数愈大,表明纯合程度愈低。因此,在那些变异系数较大的品种(或品系)中,可选出表型性状与原品种(或品系)基本相似,而在品质性状上却有较大提高的优质新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