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24篇 |
免费 | 161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98篇 |
农学 | 276篇 |
基础科学 | 363篇 |
130篇 | |
综合类 | 4712篇 |
农作物 | 5283篇 |
水产渔业 | 43篇 |
畜牧兽医 | 353篇 |
园艺 | 161篇 |
植物保护 | 1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4篇 |
2023年 | 340篇 |
2022年 | 441篇 |
2021年 | 1050篇 |
2020年 | 193篇 |
2019年 | 184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1325篇 |
2016年 | 1152篇 |
2015年 | 232篇 |
2014年 | 474篇 |
2013年 | 458篇 |
2012年 | 649篇 |
2011年 | 708篇 |
2010年 | 818篇 |
2009年 | 570篇 |
2008年 | 633篇 |
2007年 | 395篇 |
2006年 | 438篇 |
2005年 | 400篇 |
2004年 | 437篇 |
2003年 | 227篇 |
2002年 | 239篇 |
2001年 | 151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安徽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一个包含城乡经济、社会、生活及生态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安徽省56个县2010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测算了各县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研究表明,2010年安徽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分值达到69.66,已经进入整体协调阶段;但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生态环境和民生领域的发展潜力较大.据此,各地根据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的实际和暴露出来的问题,突出重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关注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932.
933.
934.
基于对林权的物权化改造,将林权界定为森林资源承包经营权,并以林权抵押特征分析为切入点,进一步厘定林权抵押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重庆林权抵押立法现状出发,探讨其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完善林权抵押制度的建议:制定全市林权抵押融资专项立法、抵押物范围的拓宽、抵押权人主体扩大、抵押限制制度的完善、抵押物收回与抵押权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935.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认为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混乱的城乡空间布局是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政府主导、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城乡规划、生态管制、产业聚集、空间优化等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36.
937.
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普遍关注的共同话题,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性意义。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分析云南省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产业发展、就业、政府扶持、制度创新等视角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8.
特色小镇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由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特色小镇建设的内涵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集聚“一二三产业”形成“产、城、人、文”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发展空间。当前特色小镇面临浮于表面特色,缺乏实质内涵,政策落实与市场运营不通畅等困境,可以采取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有机融合产业体系,提升特色乡镇的多元化职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地域文化挖掘、保护与利用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39.
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分析了当前四川省城乡要素融合的现存问题:城乡人口流动机制不健全、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巨大。提出四川省城乡要素融合的实现路径:健全城乡要素融合机制,引导城乡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为四川省城乡要素融合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40.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需准确把握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发展现状,追溯城乡发展历史脉络,以改革开放为节点理清城乡发展关系的衍化,揭示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特征,剖析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引致问题,透析全面小康基础上的乡村振兴总体特点。分析认为,为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需重点建设小城镇、小县城,发挥其重要的城乡衔接功能,从产业联动、村镇文化、政府体制机制、乡村人才建设、土地要素流转等方面着手,建立起“城市包围农村”即“大城市——县城——乡镇——村庄”一体化统筹发展路径,从而更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