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1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定量分析茶汤苦涩味强度,采用感官评定法中的线性标度法和排序法,建立了EGCG和咖啡碱的呈味特征曲线(滋味强度与浓度关系),以EGCG、咖啡碱和芦丁为主要参数建立了茶汤苦涩味强度定量函数,探讨了这3种主要呈味物质间的相互影响。芦丁能增加咖啡碱的苦味,但是芦丁对EGCG的滋味无明显影响,而咖啡碱对EGCG的涩味有明显增强作用。利用苦涩味强度定量函数对四川绿茶苦涩味偏重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对20个茶样的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苦味的解释程度达78%~137%,对涩味的解释程度达68%~144%,较高的EGCG和咖啡碱含量可能是四川绿茶苦涩味偏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茶树重要功能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发表的文章以及对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检索结果,从茶树儿茶素类代谢相关基因、咖啡碱代谢相关基因、茶香气形成相关基因等方面介绍茶树重要功能基因分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3.
探讨了低pH沉淀法检测茶叶中结合咖啡碱的可行性和优势,旨在为更精确地定量茶叶中的咖啡碱提供理论参考。研究以绿茶水提物、红茶水提物和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为材料,应用低pH沉淀法检测了试样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并结合氯仿萃取法对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低pH沉淀法能够准确、简便地检测茶叶中的结合咖啡碱,其中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最高(含2.59%),而绿茶和红茶水提物中只有极少量的咖啡碱为结合态(含量分别为0.04%和0.07%)。  相似文献   
84.
咖啡碱是茶叶中的主要品质成分之一,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约占茶叶干重的2%-5%。在茶树中咖啡碱的核心合成途径为:黄嘌呤核苷甲基化反应生成7-甲基黄嘌呤核苷,再通过脱核糖反应生成7-甲基黄嘌呤,然后经过两次甲基化依次生成可可碱和咖啡碱咖啡碱合成途径中转甲基化反应是通过N-甲基转移酶催化进行的,该酶是咖啡碱合成的关键酶。本文综述了茶树中N-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克隆、结构、功能分析及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咖啡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试验目的咖啡碱是茶叶中十余种含氮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一类,它独具舒张血管,兴奋中枢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对预防高血压、头痛、心肌梗塞等药理和生理作用。咖啡碱常用的分析方法有重量法,碘量法,比色法等。这些方法步骤过繁,耗时过多,影响因子较多,误差大;同时分析速度慢。本文介绍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检出限低;灵敏度高。二、试验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咖啡碱结构上的嘌呤环,具有共轭双键体系,因而具有独特的吸收光谱,在272~274nm;具有最大吸收值,其消光度与咖啡碱含量呈线性关系。故可通过消光度求是其…  相似文献   
86.
功能性化学成分茶树品种选育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四川栽培的十个茶树品种的功能性化学成分含量。这十个茶树品种中,茶多酚含量英红1号最高,达40.57%,福鼎大白茶最低,为15.82%;氨基酸含量蒙山23号最高,达4.63%,黔湄最低,为1.01%;咖啡碱含量槠叶齐最高,达4.62%,英红1号最低,为2.14%。  相似文献   
87.
茶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及脂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茶中的级外条、精制茶中的下脚茶(茶梗、茶片、茶末等),价格低,生产者无利可图。虽然价格很低,但往往还是无人问津。低档茶的积压成了茶厂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解决低档茶的出路,我们应积极拓宽渠道,从这些低档茶中提取有效成分,应用于工业和医学,使“废弃物”能在新的领域里放射光彩。一、药理作用茶叶中含有2-5%的咖啡减。咖啡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它有消除瞌睡,振作精神,减少疲劳,解除药物毒害和利尿等功能。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很高,占干物重的20-30%,多酚类物质的药理功能是多方…  相似文献   
88.
 在植物细胞中咖啡碱的核心合成途径为:黄嘌呤核苷→7–甲基黄嘌呤核苷→7–甲基黄嘌呤→可可碱→咖啡碱,即3次顺序甲基化反应和1次核糖水解过程。目前已经从茶树等植物中分离出催化上述甲基化反应的酶,并克隆得到编码这些酶的基因。在此基础上,利用RNAi干扰和农杆菌介导法等技术,已成功培育出低咖啡碱饮料作物茶树和咖啡以及能合成咖啡碱的烟草和菊花植株。  相似文献   
89.
茶饮料的保健功能及工业化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宁 《茶业通报》1998,20(3):22-23
茶叶不仅是一种极好的饮料,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冲泡饮茶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生活和工作需要,饮用方便的茶饮料倍受人们的欢迎,因而将这种古老的饮料与现代化的罐装技术结合,就产生了商品化的罐装茶饮料。实际上罐装茶饮料是传统茶文化的新发展,并将茶叶的消费升至一个崭新的高度。目前,日本、美国、韩国、欧洲、台湾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茶饮料已十分流行。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自1975年开始出现红茶饮料,并非常重视对茶的科研和开发,茶饮料发展突飞猛进,仅1995…  相似文献   
90.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的方法。[方法]以陕西汉中产的4个品种茶叶为试材,用Soxhlet提取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并用红外光谱仪对咖啡碱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茶叶的品种对咖啡碱收率的影响。[结果]茶叶品种对咖啡碱的收率影响较大,低档茶大叶青茶的咖啡碱收率(1.32%)比高档茶特级汉水银梭的收率(0.51%)高得多。不同茶叶具有不同的咖啡碱含量,低档茶中的咖啡碱的含量比高档茶的高。汉中茶口感清纯,主要是由于其中咖啡碱的含量低于普通的茶叶。[结论]采用Soxhlet提取法可有效地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其操作工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