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65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2篇
  63篇
综合类   500篇
农作物   10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文采用 SDS—PAGE 方法,对水稻与高粱杂交后代进行了叶绿体类囊体膜蛋白组成成分的比较分析。所得结果表明,杂种中多数株系比母本对照水稻银坊多显示3条分子量分别为13.5kd、18kd 及64kd 的多肽带~*。其中18kd 为父本高粱所具有,另外两条带为母本水稻及父本高粱所不具有,而为杂种水稻所具有的。这就表明,父本高粱花粉在杂交  相似文献   
992.
不同的环境都会在叶绿体的形成与发育中起作用,环境对叶绿体产生的改变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水平与特性,光是影响叶绿体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研究光调控下叶绿体的变化对如何改善作物叶绿体发育条件,促进叶绿体的发育,有效的利用光能,提高农业生产上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在此,综述和讨论了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以及叶绿体的内部物质和超微结构在连续光照、脉冲光照、间歇光照及不同光源条件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3.
叶绿体微卫星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绿体微卫星(chloroplastsimplesequencerepeat,cpSS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分子标记技术,由于具有微卫星标记共显性、高多态性、分布广泛性等优点又兼顾到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简单、相对保守、单亲遗传等特点,目前广泛用于植物群体遗传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在更高分类水平和自然植物群体间基因漂移研究上特别有用。本文就cpSSR分析技术的原理、特点、引物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其在群体遗传结构、基因流动进化、物种演化、胞质遗传特性、种群分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据此提出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4.
桃叶绿体全序列微卫星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桃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中微卫星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cpSSR主要分布在大单拷贝区和小单拷贝区,以完全重复为主.单碱基重复最多,占总数的75.68%,二碱基重复占21.62%,单碱基重复主要以(A)n和(T)n为主,二者共占总数的67.57%,二碱基重复主要是(AT)n或(TA)n,占总数的20.47%.单碱基重复(A)n和(T)n的重复次数分别以11次和10次最多,而二碱基重复(AT)n、(TA)n和(TC)n的重复次数均为5~6次.研究结果为开发桃李属植物叶绿体通用引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9):3074-3080
为探讨西葫芦抗白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对白粉病抗性差异较大的2个西葫芦品系为材料,在接种白粉病菌后1、3、5、7 d对西葫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光合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白粉病菌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系的SOD、POD、CAT和APX的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抗病品系SQ-71的SOD、POD、CAT和APX的活性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感病品系SQ-59;接种白粉病菌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均呈下降趋势,抗病品系SQ-71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感病品系SQ-59;白粉病接种后,两个品系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均发生变化,在接种7 d后,均出现颗粒状淀粉粒,抗性品系SQ-71的叶绿体形状基本完整,类囊体略微膨胀,基粒、基质片层扭曲程度较少,但感病品系SQ-59叶绿体结构的破坏、叶绿体膨大更加明显,类囊体肿胀程度与基粒、基质片层扭曲程度也更大。  相似文献   
996.
随着植物转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核基因组转化的转基因沉默现象严重影响了基因工程的应用效果.植物叶绿体遗传转化以叶绿体基因组为平台对植物进行遗传操作,外源基因定点整合及母性遗传特性能较好地解决"顺式失活"和"位置效应"等类的基因沉默问题和转基因逃逸等安全问题,成为植物基因工程发展的新方向,在工业、农业及医药生物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生产廉价、安全的植物疫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简要介绍叶绿体转化的原理、转化方法与优势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通过该技术表达的一些重要的病毒抗原和细菌抗原.最后,对叶绿体转化技术在表达外源基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未来随着叶绿体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及相关技术体系的日臻完善,叶绿体转化有望成为疫苗生产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997.
根据拟南芥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设计PCR引物,从我国甘蓝型油菜栽培品种F4叶绿体基因组中克隆了长度为1.5kb的trnI和trnA2个基因序列,核酸序列分析表明它们与拟南芥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4%和99%,这两个克隆的油菜叶绿体基因组序列trnI和trnA被用于构建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利用烟草叶绿体基因强启动子Prrn和终止子TpsbA,以及筛选标记基因aadA和目的基因HSA,构建了多顺反子表达盒Prrn-aadA-HSA-TpsbA,将表达盒置于油菜叶绿体trnI和trnA序列之间,最后构建成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定点整合表达载体pIPaHTA。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证实,构建的表达载体具有预期的调控元件及结构,这为后期油菜叶绿体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RNA编辑是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转录后加工修饰的现象,它会影响叶绿体发育,导致植株叶片出现黄化或白化等表型。本研究以长农35号及其2份叶色突变体(E752和E1005)为试验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苗期叶绿素含量,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叶绿体结构;利用在线工具Prep-Cp对谷子叶绿体基因RNA编辑位点进行了预测,通过PCR、RT-PCR及测序等方法对预测到的编辑位点进行了验证,并与其他单子叶作物的编辑位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利用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分析rpoB及依赖PEP转录的光合途径相关基因(ndhG、psaA、psbA和rbcL)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ropB编辑前后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长农35号相比,2份叶色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绿体发育异常;在谷子中,有10个叶绿体基因共计20个位点发生RNA编辑,所有编辑位点均为胞嘧啶(C)和尿嘧啶(U)的转换,不同基因的编辑位点存在数量差异,其中ndhB编辑位点数量最多,共计6个; 20个编辑位点中,有19个位点在物种进化上具有较高保守性,只有rpoC1-2753为谷子中特有的编辑位点;在长农...  相似文献   
999.
西瓜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瓜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西瓜未成熟子叶和幼苗子叶的再生植株中存在明显的变异,其中以四倍体变异最为普遍,再生植株叶片气孔大小和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可以作为从再生植株中早期鉴别四倍体植株的可靠指标。此外再生植株中还出现无权、浅裂刻叶和板叶变异类型,且有嵌合变异现象。RAPD分析结果表明,西瓜再生植株的基因组DNA在供试的部分引物上表现出DNA多态性。  相似文献   
1000.
盐胁迫对水稻叶片光合效率和叶绿体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NaCl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Pokkali(耐盐)和Peta(盐敏感)叶片光合效率和叶绿体数量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耐盐品种单位面积的叶绿体数目变化不大,盐敏感品种叶绿体数目明显减少;叶绿体老化加快,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逐渐解体,嗜锇颗粒数量和体积逐渐增加,耐盐品种叶绿体伤害程度明显小于盐敏感品种。耐盐品种Pokkali叶绿体结构在盐胁迫下的稳定性明显强于盐敏感品种Peta。耐盐品种净光合速率和PSⅡ光化学效率(FV/Fin)下降的幅度小于盐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