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3篇
农学   31篇
  24篇
综合类   251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花蕙兰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原因及防止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大花蕙兰试管苗玻璃化的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培养温度的突然升高,造成高温伤害的后遗症,引发玻璃化;二是经过多次继代培养,原球茎过多吸收细胞分裂素6-BA,使体内激素比例严重失调,导致玻璃化;三是长期使用氨、锰、铁、锌等含量较低的培养基,引起玻璃化苗的产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以完全控制玻璃化苗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以大花蕙兰原球茎为材料,从培养时间、基本培养基、糖浓度、培养方式及切割方式5个方面探讨了原球茎增殖、分化及离体保存的问题。结果表明,2个月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原球茎增殖与分化越显著,但培养2个月后,原球茎增殖不明显,分化却持续增加;1/2MS基本培养基利于原球茎增殖与分化,而3MS基本培养基利于原球茎保存;糖浓度的高低对原球茎增殖与分化影响显著,20 g·L~(-1)蔗糖适于原球茎保存,50 g·L~(-1)蔗糖适于原球茎增殖,而原球茎分化成苗应选用30 g·L~(-1)白糖;在3种培养方式中,固体培养利于原球茎分化,液体振荡培养利于原球茎增殖,液体静置培养利于原球茎离体保存;片状切割法利于原球茎增殖与分化,整体剥离接种法利于原球茎保存。即以2.0 mg·L~(-1) 6-BA+0.1 mg·L~(-1) NAA为激素组合时,以片状切割法接种原球茎于1/2MS+5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中并以液体振荡方式培养时利于原球茎增殖;以片状切割法接种原球茎于1/2MS+30 g·L~(-1)白糖的培养基添中并以固体方式培养时利于原球茎分化成试管苗;以整体剥离法接种原球茎于3MS+20 g·L~(-1)蔗糖培养基中并以液体静置方式培养时利于原球茎保存。上述结论为大花蕙兰试管苗快速繁殖与离体保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3.
侯大强  柴明良  庄晓英 《核农学报》2006,20(3):248-251,173
以春石斛兰(Dendrobium nobileSw.)为试材,研究了类原球茎在分化芽和根系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系统中多种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分化过程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发现,在分化过程中均有新谱带的产生或原有谱带的消失。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通过愈伤组织途径诱导形成朱顶红原球茎.[方法]以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鳞茎作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途径诱导形成原球茎,并建立再生植株.[结果]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1.0 mg/L,诱导率达到80%;诱导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MS +6-BA 1.5 mg/L+ NAA 0.1 mg/L,诱导原球茎系数达到15 ~20个;诱导原球茎生长最佳培养基为1/2MS+ 6-BA 4.0 mg/L+ NAA 0.1 mg/L+ KH2PO480 mg/L+TIBA 0.5 mg/L;诱导原球茎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5 mg/L,生根率可达100%.[结论]建立了朱顶红再生植株,实现了朱顶红快速繁殖目标,为朱顶红的种苗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5.
《农村实用技术》2012,(12):44-4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铁皮石斛组培繁育及仿野生栽培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进行规模化生产栽培。1、种苗的组培繁育1)将铁皮石斛幼嫩茎杆切片接种到MS+BA4~5的培养基上,在22~24℃、1000~15001x条件下培养40~60d,诱导愈伤组织生长,形成原球茎;2)将愈伤组织接种到灭菌后  相似文献   
46.
黔南野生春兰原球茎增殖培养影响因子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6-BA、NAA、椰汁以及活性炭对春兰圆球茎增殖的影响,采用DPS(7.05)软件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春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优培养基为1/2 Ms+6-BA1 mg/L+NAA0.1 mg/L+活性炭3 g/L+椰汁40 ml/L+Vc 100 mg/L+蔗糖3%+琼脂8 g/L。其中,6-BA对其影响最大,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7.
本实验以铁皮石斛愈伤组织为研究材料。具体研究了不同的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香蕉提取物浓度及NAA浓度的变化等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及多糖含量累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中的无机盐浓度,NAA、适量椰子汁的浓度都有利于铁皮石斛愈伤组织的增殖生长;无机盐、NAA浓度的变化对多糖含量的累积变化不大,而椰子汁的浓度变化对多糖含量的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8.
为可持续开发霍山石斛资源,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霍山石斛原球茎增殖培养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 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增殖率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萘乙酸(简称NAA)及6 苄氨基嘌呤(简称6 BA)浓度对增殖率影响最为显著,6 BA与马铃薯两者间交互作用显著,适宜的NAA、6 BA及马铃薯浓度分别为0.05 mg·L-1、0.70 mg·L-1和185 g·L-1,此时增殖率为2 989.82%±205.55%,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符合。响应面法优化霍山石斛原球茎增殖培养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9.
以荆半夏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及消毒方法对内生菌的影响,并系统地研究了外植体及细胞分裂素对类原球茎诱导的影响、类原球茎向种茎转化的方法,以期为提升半夏类原球茎途径组培快繁效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叶片未展开时叶柄作外植体,内生菌污染较少,诱导类原球茎效果好。外植体用升汞浸泡前用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3 min有助于降低内生菌污染率。幼嫩的叶柄在培养基MS+TDZ 0.5~1.0mg·L~(-1)上能较好地形成类原球茎。类原球茎在组培过程中形成根和叶柄后移栽较好,类原球茎在培养基1/3MS+6-BA 0.5mg·L~(-1)+NAA 0.1mg·L~(-1)上能较好形成丛生苗,丛生苗移栽后可形成小块茎。  相似文献   
50.
以大叶风兰为材料,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适合原球茎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培养基、培养基质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培养基激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利于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4.0mg/L 6-BA+0.5mg/L NAA,利于不定芽生长的培养基为MS+1.0mg/L 6-BA+0.5mg/L NAA,增殖率为4.5,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5mg/L NAA,栽培基质以水苔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