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8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505篇
林业   1073篇
农学   656篇
基础科学   255篇
  625篇
综合类   4003篇
农作物   623篇
水产渔业   365篇
畜牧兽医   674篇
园艺   646篇
植物保护   17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明确不同增稠剂对以矿物油为分散介质的油悬浮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12.5%丙炔·吡嘧(丙炔噁草酮·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为对象,通过流变学和多重光散射方法,研究了有机膨润土、有机高分子和气相二氧化硅3类增稠剂单独使用及有机膨润土和其他两类增稠剂分别搭配使用对可分散油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流动特性指数(n)均小于1,为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除有机膨润土和高分子增稠剂Atlox Rheostrux100组合使用时体系更符合Casson方程外,其余样品均更符合Herschel-Bulkley方程。单独使用时,有机膨润土对保证体系稳定的效果相对较好;Atlox Rheostrux 100和Atlox Rheostrux200两种高分子增稠剂的效果差别较大,其中Atlox Rheostrux 100效果更好,这可能是由分子结构差异造成;两种气相二氧化硅类增稠剂由于不能有效形成氢键,效果较差。将有机膨润土和有机高分子增稠剂组合使用时,体系的稳定性有所提升,其中有机膨润土869和Atlox Rheostrux 100组合使用效果更好,体系具有较高的黏度,且具有良好的触变性,物理稳定性优异;有机膨润土869和疏水气相二氧化硅R974组合使用时则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研究表明,流变学和多重光散射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表征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新型高分子增稠剂和有机膨润土具有协同作用,将二者合理组合添加能大幅提升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
93.
蛋鸭开产与卵巢发育有紧密联系,本实验旨在探索山麻鸭开产前后卵巢形态变化及基因表达的差异,鉴别参与启动开产的关键基因,为后期蛋鸭开产相关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在山麻鸭开产前后的S1期(81日龄)和S2期(137日龄)分别选取3个个体的卵巢基质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转录组数据开展差异表达分析、功能富集分析及关键基因筛选,同时对关键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在差异倍数log2转换的绝对值(|log2(FoldChange)|)大于1.5、矫正P值<0.05的筛选条件下鉴别出382个差异表达基因。基于382个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发现与卵泡生长和卵巢功能调节相关的通路:细胞外基质的组织、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和含有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相关途径;KEGG富集分析发现上述基因显著富集于ECM受体相互作用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涉及上述重要富集通路的基因中有9个基因交集:CD44、COL1A1、COL6A1、CREB3L1、ITGB2、THBS2、VWF、VEGFC、WNT5B,通过qRT-PCR验证了这9个基因在转录组数据差异表达方面的可靠性。在这9个基因中,CO...  相似文献   
94.
史鹏飞  李旺  樊文娜  杨怡欣  石亚奇 《中国饲料》2023,(21):167-171+194
苜蓿秋眠性是苜蓿一种生长特性,是苜蓿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特殊休眠方式,和日照长度及光周期敏感度有关。本试验研究沉默光敏色素A、B基因对苜蓿光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检测phyA、phyB基因沉默对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光受体基因phyA、phyB、CRY2B、FHY1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秋眠型紫花苜蓿phyA沉默的转基因植株T1、T2代phyA、FHY1的表达量下降(P <0.05),phyB、CRY2B的表达量上升(P <0.05);非秋眠型紫花苜蓿phyA沉默的转基因植株T1代phyA、FHY1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 0.05),但phyB、CRY2B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非秋眠型紫花苜蓿phyB沉默的转基因植株T1代phyA、FHY1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 <0.05),但phyB、CRY2B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 0.05)。在光信号转导途径,phyA、FHY1基因表达趋同,phyB与蓝光受体CRY2B基因表达趋同,沉默光敏色素A、B对几个光受体基因表达量均产生影响,phyA、phyB、FHY1、CRY2B之间可能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95.
川中丘陵区光叶紫花苕鲜草的最佳播期和播种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敏 《农家顾问》2011,(11):27-27
通过裂区设计试验,以播期为主处理,播种量为副处理,对5个播期(9月10日,9月25日,10月10日,10月25日和11月10日)和3个播种量(30、60和90千克/公顷)的光叶紫花苕鲜草产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生产鲜草为目的的光叶紫花苕.  相似文献   
96.
谷优259是由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用不育系谷丰A与光身恢复系光恢259配组而成的抗病、丰产、中迟熟籼光交杂优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适中、丰产性好、抗稻瘟病等特点.2012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12018).介绍了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7.
以北方大兴安岭地区主要植被兴安落叶松为试验材料,用黑色遮阴网的方法研究不同光环境下兴安落叶松叶片生理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变化,并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兴安落叶松叶片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兴安落叶松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叶面积增长缓慢,且叶片数量下降幅度明显.兴安落叶松叶片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胸径均随遮阴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光照度为70%时,地上生物量比10%光环境下提高193.6%.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兴安落叶松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呈显著降低趋势,叶片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变化趋势与之相似.兴安落叶松叶片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均呈降低趋势,在光照度为70%时,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NPQ)较10%光环境时降低了26.65%,遮阴显著降低了兴安落叶松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98.
9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结果发现,抽检的浙贝母鲜样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总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的要求,但抽检干样的合格率只有50%。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和合理的施肥措施是提高浙贝母有效成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0.
光对园艺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青素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在植物花朵、果实等器官色泽形成和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组织中花青素的形成依赖于光信号,但是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及信号网络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晰。本文简述了花青素生物合成及运转过程的研究进展,简要归纳了MYB、bHLH、WDR三类主要因子对花青素合成的转录调控作用,重点阐释光信号(光强、光质、光照时长)对植物花青素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长)主要通过不同的光受体(UVR8、CRYs、PHOTs、PHYs)影响光信号通路重要因子COP1的泛素化能力和HY5的稳定性,以及其他光信号转录因子如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这些光信号因子一方面直接结合到调控花青素合成的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上,转录激活或抑制它们的表达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另一方面,这些光信号因子通过与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蛋白互作,影响它们形成的MBW复合体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此外,这些光信号因子还可以通过不依赖于MBW复合体的通路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如HY5通过调控miR858影响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另外,一些未知的光响应因子可能以不依赖MBW通路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调控花青素合成基因和液泡膜上的运转蛋白,改变液泡酸化,调节花青素的合成。同时,光信号会影响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一些因子也会通过依赖和不依赖MBW的途径影响植物花青素的合成。这些途径如何协调以及哪些信号因子优先受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间)调控?本文为深入研究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以探索光调控花青素积累的有效途径及靶标分子,为利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和光环境调控手段改良园艺植物花青素积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