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7篇
农学   13篇
  12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余甘子作为具有经济和药用双重价值的经济林木,种植历史悠久,闽南溪东村由于其独特的土壤和气候环境,目前在闽南溪东余甘子也从野生状态开发用转变为规模化人工栽培种植,产业效益也在不断提高。本文采用现场访谈、调研,结合查阅资料等方法,深入实际,在掌握该地余甘子产业发展现状的同时,分析其产业在发展上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赤土乡溪东村的环境优势,培植余甘子特色产业的相关对策,为助力农民增收增产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92.
以云南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不同光合参数,并绘制相应光响应曲线,比较了不同种源余甘子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低光合有效辐射(PAR)条件下,3个种源余甘子净光合速率(P_n)差异较小,随着PAR升高3个种源余甘子表现出较大差异。3个种源余甘子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在低PAR范围内迅速上升,随着PAR升高呈缓慢上升或下降趋势。3个种源余甘子胞间CO_2浓度(C_i)呈先急速下降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缓再下降的总体趋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不同种源余甘子P_n的光响应曲线,决定系数(R2)在0.9982~0.9994之间。种源20180907-1的LSP、LCP及P_(n,max)均相对较高,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强;种源20180907-2的LSP中等,LCP及P_(n,max)均较低,表观量子效率(α)较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且WUE较高,抗旱能力较强;种源20180907-3的LSP、LCP均为中等,对强光的利用能力中等。  相似文献   
93.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及其作为食品资源的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
本文简要介绍了乌酥杨梅、凹蒂乌酥杨梅、青蒂杨梅及三捻橄榄、呐种橄榄、丰玉1号榄、玻璃油甘等7个良种的品种特性、栽培技术要点与适生范围等。  相似文献   
95.
余甘的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金铨 《福建果树》1995,(4):40-41,37
余甘的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林金铨余甘(PhrllanthuscmbicaL)别名油甘子。庵摩勒、望果、喉果子、鱼木星等。系大戟科叶下珠属,药叶乔木或灌木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强、管理方便。寿命长的优美风景树种。其果实富...  相似文献   
96.
本文采用Ohshima 1981年建立的定量研究体内亚硝化的方法,研究了余甘子果汁在大鼠体内对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阻断作用。实验在给予大鼠能在体内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的两种前体物——L-脯氨酸和亚硝酸钠的同时,分别给予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和余甘子果汁后,收集24小时的尿液,用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测定处理后的NPRO甲酯。结果表明,余甘子果汁能有效地阻断动物体内NPRO的合成,其阻断率明显地优越于抗坏血酸,从而提示出余甘子果汁除所含的抗坏血酸外,还有其它成份能阻断前体物在动物体内的亚硝化反应。  相似文献   
97.
乌龙余甘茶是一种以马龙茶和余甘果为原料;出取条与果小的有效成分,经科学配制而成的一种新型的天然营养、方便的固体饮料.乌龙茶是一种天然饮料,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具有醒脑提神、消暑止渴助消化,抗衰老防癌等功效。余甘果则是一种具味酸甜可食,食始酸涩后甘润的水果。经北农大食品科学系检测,余甘果富含维生素A、B、C、PR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有机酸和矿物质。VC含量特高,在370、1416。g/100克。且VC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耐热性,受热破坏.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如Se等.金甘果还含有人体抗衰老的有效物质之…  相似文献   
98.
99.
本文着重从余甘的建园、选用良种、培育壮苗、合理施肥、土壤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管理措施详细阐述了余甘的丰产栽培技术,为余甘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我国余甘子种质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余甘子 (PhyllanthusemblicaL .)系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 (Phyllanthus)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其果实自古以来即被我国人民视为具有保健作用而加以利用。果实生食 ,酸甜酥脆 ,初食时味酸涩 ,食用后回味甘甜爽口 ,故名余甘余甘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海南、广西等省区 ,资源丰富 ,国内部分省市早已开始了对余甘子资源的开发利用 ,福建、广东已有大面积经济栽培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不少省区对余甘子进行了较系统的资源调查、选育种、药效学研究及加工利用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