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三白草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lCl3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DPPH·)法和测定还原Fe3+能力的方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芦丁在0.01~0.1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为2.37%,5月和8月份采收三白草中总黄酮含量较高,分别为67.56和44.61mg/g,同时清除DPPH·活性亦较强,IC50分别为2.35和2.57mg/mL。结论不同采收期三白草中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较大差异,为三白草采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2.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对麦田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1057.5、1903.5 g a.i./hm2播后苗前处理后小麦的株高、茎蘖数、鲜质量、有效穗数、穗粒数、理论产量与人工除草处理无显著差异,对小麦安全,且对菵草、繁缕、荠菜等杂草防效较佳。  相似文献   
203.
A method of isotope dilution coupled with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D-ICP-MS) after Mg(OH)2 coprecipitation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race lead (Pb) in fish sauces. The pH values and the amounts of Mg2+ in the coprecipitation system and the amounts of isotopically enriched 206Pb reagent added in the measurement were optimized. Results showed that a recovery by adding standard was 92.0% with a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of 0.39%. The detection limit estimated with the calculated method used in the study was 7.65 ng g?1. Through the Mg(OH)2 coprecipitation, more than 80% of matrix ions such as K+, Na+, and Ca2+ in the samples were effectively removed, and the trace Pb in fish sauces was largely enrich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Pb measured in 12 fish sauces ranged from 0.068 to 0.299 μg g?1, which was completely within the Pb limit (0.50 μg g?1), a hygienic standard for aquatic flavorings set in China (GB 10133-2005). It has been well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thod of ID-ICP-MS coupled with Mg(OH)2 coprecipitation is suitable for determining trace Pb in fish sauces containing high levels of salt matrices.  相似文献   
204.
以In(NO_3)_3·4.5H_2O和六亚甲基四胺(HMT)为起始物,以活性炭(AC)为载体,采用一步水热原位合成法制备In(OH)_3/AC协同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DRS、SEM以及TEM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晶相结构、表面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复合材料对甲苯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AC与In(OH)_3是采用化学键结合;AC的加入不仅影响了In(OH)_3的成核与熟化过程,改变了In(OH)_3的晶胞结构,使晶面间距变小、粒径增加,而且降低了其结晶度;但是AC仅影响复合材料对光的吸收强度,对In(OH)_3能阈结构和粒子形貌基本没有影响。复合材料对甲苯的光催化降解测试结果显示,加入适量的AC(3%)所产生的吸附-催化协同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光照60 min时,甲苯的降解率可达98.25%。  相似文献   
205.
为了研究1,25(OH)2D3对体外诱导培养鸡胚破骨细胞的作用,从18日龄鸡胚长骨(股骨和胫骨)分离骨髓细胞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分别添加10-7,10-8和10-9mol/L的1,25(OH)2D3。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活体形态,对培养1,3,5,7 d的破骨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鉴定,培养7 d后进行骨吸收陷窝和功能分析。结果显示,10-8mol/L组除第1天和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以外,第3,5,7天诱导所生成的破骨细胞的数量都显著高于10-7和10-9mol/L这2组(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扫描电镜观察,无论是吸收陷窝面积还是陷窝吸收程度,10-8mol/L组均显著高于其2组;对照组无明显陷窝。由此可知,1,25(OH)2D3能诱导鸡胚骨髓细胞形成破骨细胞,且浓度为10-8mol/L时效果最好,所诱导的破骨细胞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6.
为明确39.8%五氟·丁草胺悬乳剂(稻悠)对单季移栽稻杂草的防除效果、使用适期及安全性,通过5点取样和全田调查对该药剂的大田杂草防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39.8%五氟·丁草胺悬浮剂在水稻移栽后5~7 d施用能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且药后15~17 d到药后45~47 d依旧有70%以上的防效,尤其是对稗草防效更佳,而防除阔叶草方面,39.8%五氟·丁草胺悬浮剂与对照药剂25%苄·丁细粒剂相当,而且该药剂对水稻安全无害。因此,39.8%五氟·丁草胺悬浮剂在水稻移栽后5~7 d可用于以稗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田块。  相似文献   
207.
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单独喷洒白僵菌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5.1%±3.0%、82.1%±3.6%、84.1%±2.2%,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007年喷洒白僵菌和苦烟乳油混合制剂防治效果为94.4%±2.3%,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单独喷洒白僵菌(P0.01)。结果表明:白僵菌和苦烟乳油混合制剂防治马尾松毛虫高效、稳定、快速且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208.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30%吡蚜.异丙威WP 450~600 g/hm2,药后1~14 d对草莓蚜虫的防治效果达79.96%~95.17%,显著高于30%吡蚜.异丙威WP 300 g/hm2的防治效果(76.22%~87.70%)和对照药剂10%吡虫啉600g/hm2的防治效果(62.58%~83.67%)。在田间施用30%吡蚜.异丙威WP 450~600 g/hm2,对草莓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09.
添加表面活性助剂对2种药剂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添加表面活性助剂对药剂防治小菜蛾效果的影响,采用叶片残留药膜法研究了两种药剂中分别添加两种表面活性助剂后对小菜蛾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表明,有机硅表面活性助剂0.03%Silwet 408对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ME)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使之对小菜蛾幼虫毒力提高了2.37倍,而矿物源增效剂0.3%GY-Spry对2%甲维盐ME没有明显增效作用;两种表面活性助剂对20%阿维·杀虫单ME均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两种表面活性助剂均能显著提高两种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7d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1%和96%以上,均显著优于药剂单独使用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10.
通过模拟堆肥试验,研究了3种配比的氢氧化镁、磷酸和水的混合物在不同添加量时的氨氮固定效果和效益.结果表明,试验所有配比氢氧化镁与磷酸混合物都适合作为堆肥化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原位固定剂,氮素固定效果随混合物中的磷酸含量和混合物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固定率最低达73.1%,最高可达97%以上;固定剂的养分提升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质量比为Mg(OH)2:H3PO4:H2O=2.6:17.7:79.7的添加剂可以产生较好的养分提升效应,但只有在添加量小的情况下可产生正的经济效益;Mg(OH)2:H3PO4:H2O=2.7:9.2:88.1的添加剂养分增加量最小,但每种添加量都可以产生正的经济效益;质量比为Mg(OH)2:H3PO4:H20=2.7:13.85:83.8的添加剂的效果居于前两者之间.综上分析,该研究筛选出的几种固定剂效果较好,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堆肥化不同阶段的氮素变化规律选用不同的固定剂会产生更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