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6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1000篇
林业   450篇
农学   784篇
基础科学   507篇
  1314篇
综合类   3281篇
农作物   395篇
水产渔业   160篇
畜牧兽医   821篇
园艺   197篇
植物保护   733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贵州喀斯特山区冬闲田土种草模式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省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0.047 hm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0.094 hm2的50%.因此,通过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开展冬闲田土种草养畜,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对贵州省2005年冬闲田土种草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冬闲田土种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2.
为挖掘利用高营养燕麦饲草种质资源,将源自以色列不同地区的23份野生燕麦生态型和3份燕麦栽培品种种植于四川甘孜、贵州贵阳、四川成都3个环境,分别在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进行刈割处理,并测定其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纤维素(F)、半纤维素(HF)、木质素(L)、洗涤纤维中性...  相似文献   
183.
为了解西藏春小麦物候期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利用1991-2020年西藏日喀则农业气象观测站观测的春小麦生育期和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相关系数、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了西藏春小麦生育期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影响其变化的主导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在1991-2020年期间,西藏春小麦生长季内降水量(Pr)、相对湿度(RH)和日照时数(S)表现为下降趋势,平均最低气温(Tmin)升温率明显大于平均最高气温(Tmax)升温率,平均气温(Tm)、≥0 ℃积温(∑T0)和平均风速(Ws)均呈增加趋势。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以及全生育期的热量资源(TmTmaxTmin、∑T0)和Ws都表现为增加趋势,S与RH趋于减少;Pr在营养生长期增多,在生殖生长期减少,在全生育期略有增加。春小麦所有生育时期都表现为推迟趋势,平均每10年推迟2.33~13.36 d,以乳熟期推迟最明显;播种-出苗、拔节-孕穗2个生育阶段天数对气候变化响应不明显,开花-乳熟期天数以11.03 d·10 a-1的速度显著延长,其他生育阶段天数均呈减少趋势;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以及全生育期天数均呈减少趋势。除开花期外,其他生育时期都发生了推迟的气候突变,突变时间主要出现在21世纪前10年的中后期;只有三叶-分蘖、分蘖-拔节、开花-乳熟、乳熟-成熟4个生育阶段天数在21世纪初出现了气候突变。影响春小麦营养生长期、全生育期天数的主导因子是Tm,次要因子为∑T0,而∑T0却是影响生殖生长期天数的主导因子,Tm为次要因子。近30年西藏春小麦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以及全生育期天数减少,主要是因为Tm显著升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4.
我国芒果产区因缺乏采后处理条件,致使芒果在货架期品质劣变严重。本文研究了在果实生长期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对‘红贵妃’芒果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 mg/L的MeJA处理显著降低了芒果货架期的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延缓了果皮转黄、提高了果肉的TSS和Vc含量、降低了TA含量,使芒果在货架期保持较好的外观和营养品质。同时,MeJA处理抑制了采后炭疽病的发生,在货架前期降低了CAT和POD活性,提高了总酚、总黄酮、H2O2含量,在货架后期提高了CAT和POD活性,降低了H2O2含量。本研究表明,生长期MeJA处理使芒果保持较好货架期品质与其增强果实在货架期的抗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5.
摘要:【目的】柑橘黑点病是柑橘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柑橘果实外观品质。试验对各种药剂的效果进行评价,明确防治的适当时期,为浙江地区开展了柑橘黑点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通过选择波尔多液石灰倍量式 1:2:150、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及克菌丹和自制的含百菌清的杀菌剂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在田间进行防治效果试验,分析5到7月份用药对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5至7月进行防治是柑橘黑点病防治的关键,波尔多液石灰倍量式 1:2:150的防效接近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具有较好的柑橘黑点病防治效果, 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500倍对柑橘黑点病也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和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500倍交替使用防效达到80%左右。【结论】波尔多液石灰倍量式 1:2:150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是防治柑橘黑点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86.
对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期、田间消长规律及活动习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三个观察点成虫羽化始见日至羽化高峰的时间都在5-10天左右,羽化期为16-19天,2011年麻阳的成虫始见日和羽化高峰期比2010年提前了5-8天,2011年长沙的羽化始见日和羽化高峰期都比麻阳稍早2-4天。2、成虫从羽化至基本死亡共持续84天。成虫在田间的始见日和高峰期分别处在5月下旬和6月中下旬,2010年成虫的田间始见日和高峰期都比2011年迟5至7天。3、成虫在交配产卵前,很少飞往柑橘树上,而在橘园及周围杂草或灌木丛中觅食、栖息;当气温超过30℃,成虫飞往橘园周边高大乔木或草丛中避暑,下午16∶00以后飞往柑橘树上产卵。  相似文献   
187.
长沙黑麋峰冬季鸟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黑麋峰森林公园鸟类资源的初步调查,共鉴定鸟类28种,隶属于5个目,15个科,25个属。公园内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0.864 6,均匀度指数为0.597 5。同时,用G-F指数对该地区鸟类的科与属的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得出G指数为1.374 5,F指数为1.586 2,G-F指数为0.133 5。与湖南其它几个地区的鸟类多样性相比,黑麋峰的鸟类多样性较低,并进一步分析了其鸟类多样性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8.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临沂市冬小麦生产的影响,确定合理播期和适宜的田间管理措施。利用2001—2021年临沂市气象资料和农业农村部门苗情调查数据,同时参考1962—2000年临沂市历史天气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性预测对小麦生育期温度、积温以及主要生育期日期和持续时间进行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临沂市冬小麦适播期和各生育期均对气候变化发生了不同的响应,适播期为10月8—19日,最佳播期为10月11—14日;分蘖期出现反复降温频率变高,促进了小麦冬前抗寒锻炼,利于形成壮苗;冬前积温增多和越冬期延迟,间接推迟了适播期,为上一季玉米晚收创造了条件;返青大幅提前和返青后积温显著增加,大幅缩短了小麦停止生长和越冬时间,增加了冬小麦实际生长时间,有利于冬小麦苗情转化;拔节期大幅提前,使小麦更容易遭受晚霜冻(冷)害和倒春寒;4月和5月温度下降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提供了更好的气候条件,特别是5月温度下降既减少了干热风的发生机率又利于小麦后期灌浆。确定了临沂市冬小麦适播期,为小麦全生育期田间管理和高产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9.
为了霜期设施农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适应气候变化,规避气象灾害风险,利用辽宁西北部气象资料分析霜期气候资源变化,并探讨霜期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对策。结果表明:辽西北地区霜期气温升高而不稳,极端最低气温天气更显突出,霜期降雪增加,阴天日数增加,日照时间减少,太阳总辐射减弱,大风强度增加,霜期极端天气现象对霜期设施农业影响显著。霜期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势在必行,为了推动霜期设施农业的发展,应从设施农业工程、环境控制、利用气候资源节约能源、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入手,建立评估、监测、预警气象服务一体化服务系统,通过网络平台,搭建专业化、动态化、多元化、精细化的霜期设施农业气象服务预警平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确保霜期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0.
In accordance with a previous report on cystic kidneys induced in rat neonates when dosed with p-cumylphenol (PCP) for 18 days from postnatal day (PND) 4, 3 rat neonates were dosed with PCP once a day for 14 days, either from PND 14, 21, 28, 35, or 42 as W2, W3, W4, W5, and W6 groups, respectively, to investigate whether dosing periods in different PND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ystic renal tubules. The lesion was striking in the W2 group and at a lesser magnitude in the W3 group, whereas either kidney was unaffected when dosing was initiated beyond PND 28. These findings, together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previous study, suggested that PND 14-28 is a critical dosing period for PCP to develop cystic kidneys in rat neonates. The lining epithelium of the cystic tubules was immunohistochemically positive for AQP2. This finding and the anatomical loc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cystic tubules were of collecting duct origin. Either obstruction, fluid accumulation, or reparative hyperplasia of the lining epithelium was un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cystic tubules lined with a monolayer of cuboidal or columnar epithelium with a high nuclear density. Thus, the follow-up investigation on PCP suggested a critical dosing period of PND 14-28 in rat neonat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ystic dilation of renal collecting ducts. This study further supports that additive hyperplasia of the lining epithelium is a fundamental basis of this unique le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