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0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林业   489篇
农学   424篇
基础科学   14篇
  183篇
综合类   1418篇
农作物   207篇
水产渔业   192篇
畜牧兽医   565篇
园艺   286篇
植物保护   18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SSR标记定位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基因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应用由 2 13个株系组成的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的BC1F1群体 ,分析了东乡野生稻的耐冷基因与DNA标记的连锁关系。以苗期的死苗率为指标 ,对亲本和BC1F1群体各株系进行耐冷鉴定。结果表明 :死苗率在BC1F1群体中呈连续分布 ,表明耐冷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分别在第 4、第8染色体上发现有与耐冷性连锁的SSR标记RM 2 80、RM 337。  相似文献   
102.
用SSR标记比较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50  
 用 30对SSR引物比较了 5 2份不同生态型的栽培稻和 34份不同省 (区 )的普通野生稻 (简称CWR)的遗传多样性 ,发现在 2 84条多态性带中 ,有栽培稻特异带 15条 (5 .2 % ) ,普通野生稻特异带 117条 (41.2 % ) ,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差异主要来自野生稻。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的平均基因多样性分别为 0 .6 7和 0 .9,每一位点在栽培稻中的等位基因平均为 5 .3,而在野生稻中平均为 9.6 ,栽培稻中的等位基因数仅为野生稻的 6 2 % ;野生稻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80 11,远大于栽培稻品种之间的 0 .6 6 0 3,说明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大于栽培稻。此外 ,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也明显大于籼、粳亚种内品种间的遗传距离 ,表明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遗传分化的主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SSR标记既能较好地将栽培稻与野生稻分开 ,又能较好地进行籼粳稻的分类。  相似文献   
103.
 对食禾梯管蚜在2种野生稻上分布调查表明,该虫在2种野生稻上的空间分布图式是均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并得该害虫在2种野生稻上的最适抽样数模型,即:药用野生稻N=(11.968 8/m+0.869 8)/D2,元江普通野生稻N=(2.804 3/m+0.618 3)/D2,景洪普通野生稻N=(2.456 6/m+1.187 3)/D2;并根据最适抽样数公式确定既定精度抽样停止线。  相似文献   
104.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Dongxiang wild rice populations was evaluated by using 14 SSR primerpairs. Twelve of the primer pairs amplified polymorphic bands. A total of 70 polymorphic DNA bands weregenerated with average 5. 83 polymorphic bands per primer pair, indicating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Dongxiang wild rice was high.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highly variant individuals within andamong populations, while others were highly similar to each other. The within-population genetic distanceswere 0.23 - 0.47, being smaller than 0.40 - 0.55 of among-population. Strict management must be taken forthe preservation of Dongxiang wild rice.  相似文献   
105.
荆州市郊野生草坪草生物学及其坪用特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荆州市郊野生草坪草资源的调查及物种鉴定,结合初步的驯化栽培试验,重点评价了它们的坪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8份野生草本植物中有狗牙根(Cynodon辽dac—tylon (L.)Pers)、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早熟禾(Poa annua L.)、南苜蓿(Medica—gohispida Gaertn.)、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cides Lam.)、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等8种适合于建植草坪,其中有狗牙根、结缕草、地锦这3种植物可以作为砼护坡生态工程绿化草种。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河北省蔷薇科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了其资源价值及利用状况。河北省蔷薇科野生植物共有28属,122种,32变种,7变型。论述了河北省蔷薇科野生植物的主要用途、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7.
为给干旱、半干旱地区野生花卉的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对燕山地区6种野生耐旱花卉营养器官的结构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对其中的叶片角质层厚度、叶片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第1层栅栏组织细胞密集度、侧脉间距离、根皮层厚度与根半径之比、初生木质部导管数目、后生木质部导管平均直径等8个主要耐旱结构指标作了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并采用隶属函数对种间耐旱性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6种野生耐旱花卉叶片耐旱性强弱依序为南蛇藤>栓翅卫矛>叶底珠>孩儿拳头>木半夏>蚂蚱腿子;初生根耐旱性强弱依序为叶底珠>孩儿拳头>栓翅卫矛>南蛇藤>蚂蚱腿子>木半夏,与其实际耐旱能力的排序(叶底珠>栓翅卫矛>木半夏>孩儿拳头>南蛇藤>蚂蚱腿子)相比,出现了顺序上的交错现象;所选耐旱指标在对花卉耐旱的作用上,以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和第1层栅栏组织细胞密集的贡献最大,初生根的贡献较小,这预示了6种野生耐旱花卉解剖结构与耐旱途径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野生花灌木资源调查,筛选出野生花灌木44种,隶属于10科,17属;在对其观赏类型和园林用途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就该地区花灌木今后的引种方向和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9.
野生植物资源是森林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林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文章通过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所分布的野生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地理分布特点、资源经营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对今后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广西是我国现存野生稻分布点最多的省(区)之一,野生稻资源丰富.文章介绍了广西野生稻资源保护概况、野生稻优异基因挖掘与评鉴情况及野生稻育种应用现状,认为稳定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对广西野生稻资源收集及原位、异位保护的力度,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平台及合作模式是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保障,今后应利用现代分子生物高新技术加大对广西野生稻资源抗虫、抗病、抗胁迫等优异基因资源的评鉴、定位和克隆,利用连续回交、复交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手段,加快野生稻优异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和材料创新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