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249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32篇
  182篇
综合类   864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在对鄂豫陕接壤区引种栽培的26个山楂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13个引种时间较长,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并合规则,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晋京南1号、山东大敞口、大红袍釉山西798202性状表现最佳,可以大力推广;山东大金星和豫北红等次之,可适当发展;北京小金星和朱砂红表现欠佳,应考虑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72.
国有林场在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中具有骨架作用,是祖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支撑点,也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可或缺的重要实施主体。在深入了解与掌握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6个市国有林场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有林场经营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有林场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为国有林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3.
植物新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我国从法律层面保护植物育种者的权益,鼓励在新品种培育上的投入和研发.本文综述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历史演变、授权情况和湖北省林业植物授权品种的概况,分析湖北省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湖北林业科技》2017,(2):51-55
本研究基于多元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湖北省2010年林地落界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处理平台,解译出湖北省2012年林地分布图,得到2010-2012年湖北省各市州区的林地间动态转移矩阵,并结合全省各市州区的8个主要社会经济因子,对湖北省2010-2012年林地变更情况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人口(X_8)是导致有林地变更(Y_1)和其他林地变更(Y_4)的主要社会驱动力,第一产业总值(X_3)是导致疏林地变更(Y_2)的主要社会驱动力,第三产业总值(X_5)是导致灌木林地变更(Y_3)的主要社会驱动力。(2)在对有林地变更进行主成分分析中,命名城市发展因子F_1(受国内生产总值X_2、第一产业总值X_3、第二产业总值X_4、第三产业总值X_5、基础建设投资X_6主要影响)及农村发展因子F_2(受年末总人口X_1、农村人均年收入X_7、农村人口X_8主要影响),得到有林地变更模型为Y_1=-0.644 F_1+0.742 F_2。从该模型可知有林地变更面积与城市发展成反比,与农村发展成正比。  相似文献   
75.
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显示了政府促进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是如何保护本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扭转自然资源退化的趋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部分,政府决心解决支持发展的必要环境条件。其中,土地退化是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本文仅从分析目前我国环保法律制度对于土地退化防治的规定不足之处,来探讨我国环保法律制度应如何完善,更好的为土地退化防治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6.
Climate is a critical factor affecting forest ecosystems and their capac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forests depend on ecosystem-specific factors including dimensions of climat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drought, wind etc.). Available information is not sufficient to support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ec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 present study assessed shifts in forest cover types of Western Himalayan Eco-region (700?4500 m). 100 randomly selected samples (75 for training and 25 for testing the model), genetic algorithm of rule set parameters and climatic envelop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distribution of five prominent forest cover types (Temperate evergreen, Tropical semi-evergreen, Temperate conifer, Subtropical conifer, and Tropical moist deciduous forests). Modelling was conducted for four different scenarios, current scenario, changed precipitation (8% increase), changed temperature (1.07°C increase), and both change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a downward shift in the temperate evergreen and tropical semi-evergreen was observed, while sub-tropical conifer and tropical moist-deciduous forests showed a slight upward shift and temperate conifer showed no shift. On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 upward shift in all forest types was observed except sub-tropical conifer forests without significant changes. When both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were changed, the actual distribution was maintained and slight upward shift was observed in all the forest types except sub-tropical conifer.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likely impacts of the projected climate change on the forest ecosystems, so that better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can be adopted for the biodiversity and forest dependent community. Knowledge of impact mechanisms also enables identification and mitigation of some of the conditions that increase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forest sector.  相似文献   
77.
应用从不同林型下分离获得的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菌株中的优良菌种,对油松人工林进行菌剂混合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林接菌,能使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接菌后的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比对照有明显的增加,其中真菌增加558.7%。接菌后的油松菌根侵染率为75%,对照为20%;采用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林接菌,能够提高其抗病力,增强抗旱性,促进林木的生长。对连续2年接种菌剂的油松幼林调查表明,施用菌剂的油松与对照相比,其地径、树高均有显著增加,树高增长46.1%,地径增长41.3%。所以说外生菌根真菌作为一项生物接种技术,对提高油松林的抗病力,增强抗旱性,促进林木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滇西地区红花油茶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云南山茶的原生种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 f.simpex Sealy的重点分布区和主要栽培区的18个县(乡)进行了病虫害调查,共鉴定出23种主要病害和5种主要虫害。  相似文献   
79.
湖北省古树年龄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年龄是判别古树等级的重要依据,不同鉴定方法都要求一定的应用条件。笔者在外业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古树年龄的5种鉴定方法,并对各种鉴定方法的适用性、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最后比较了各种鉴定方法的优缺点,为湖北省古树保护等级划分及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笔者调查湖北省森林公园分布,发现截至2009年底,湖北省共有83个不同级别的森林公园。在此基础上,对各市的森林公园与湖北电网规划路线的位置关系进行了相容性分析。分别从电网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营运阶段对森林公园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突出以防为主"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