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6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754篇
林业   908篇
农学   712篇
基础科学   262篇
  2972篇
综合类   4018篇
农作物   450篇
水产渔业   359篇
畜牧兽医   1197篇
园艺   330篇
植物保护   328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486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528篇
  2016年   621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811篇
  2012年   958篇
  2011年   673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研究在农田排水沟渠末端增设农田生态塘,对麦季农田流失水体进行贮留,并通过在生态塘配置养分拦截植物进行养分富集研究,旨在为减轻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小麦季农田设置农民习惯施肥(NN)和优化施肥(EN) 2个施肥水平;生态塘种植水芹菜和黑麦草2种拦截植物。结果表明:试验年度麦季农田共发生8次地表径流,麦季农田总地表径流水量为1 119.0 m3·hm-2。NN处理农田地表径流水体总N、总P、总K流失量分别为4.5、0.5、4.0 kg·hm-2,采用优化施肥能够减少农田地表径流养分流失量,EN处理总N、总P、总K流失量分别为3.9、0.4、3.8 kg·hm-2。本研究灌排单元农田面积为5.2 hm2,小麦季其农田地表径流水体总N、总P、总K流失量分别为23.3、2.4、20.8 kg,生态塘中水芹菜和黑麦草拦截农田N、P、K流失量分别为18.0、1.9、22.0 kg,植物养分拦截量占本灌排单元农田地表径流水体养分流失的77.3%、79.2%、105.8%。经折算,生态塘与农田的面积比例以1∶43~50为宜。研究表明,在太湖地区小麦田排水沟渠末端设置生态塘,并配置水芹菜和黑麦草2种养分富集植物,可拦截麦田地表径流氮磷养分超75%,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32.
 稻曲病是一种水稻穗部病害,在世界各水稻主产区均有发生,已成为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也属于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稻曲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研究其病原菌致病机制,对找寻防治药物的特异性靶标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抗病分子育种提供新的思路,为稻曲病菌防治药剂研发提供新的靶标。本文综述了稻曲病菌侵染过程、致病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水稻响应稻曲病菌侵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策略。现有研究表明,稻曲病菌能成功侵染水稻孕穗期雄蕊的花丝引起发病。病原菌可通过抑制多个水稻免疫途径实现成功侵染;还可模仿胚珠受精激活水稻灌浆、糖代谢等途径为稻曲球的形成提供营养物质;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和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敲除中的成功应用,为稻曲病菌功能基因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稻曲病菌独特的侵染过程和营养利用机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3.
苏建  刘培涛 《湖南农机》2011,38(9):227-228
防水工程一直是建筑施工中难以控制的分项,防水层关系到日后的质量问题,如渗水势必会对房屋的适用性、耐久性造成影响.防水层的试水试验相当重要,也做为检验防水层施工质量的依据,今后施工防水层一定要重视蓄水试验,按照设计及技术方案做好防水层的施工.  相似文献   
34.
Altitude affects leaf stoichiometry by regulating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nd influencing soil properties in mountain ecosystems. Leaf carbon concentration(C), leaf nitrogen concentration(N),leaf phosphorous concentration(P), and their stoichiometric ratios of Leontopodium lentopodioides(Willd.)Beauv., a widespread species in degraded grasslands, were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its response and adaptation strategy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long four altitude gradients(2500, 3000, 3500, and 3...  相似文献   
35.
水样中氮磷营养盐含量的稳定性及保存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淡水和海水水样4个氮磷营养盐参数(NH3-N、NO2-N、NO3-N、PO4-P)的6种保存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淡水水样的NH3-N、PO4-P和海水水样的NH3-N、NO3-N在各保存时间的变化幅度,6种方法间有显著差异;在10d内,4℃加5ml/L氯仿处理,在针对氮磷营养盐测定的水样的保存上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马氏珠母贝肉的营养成分及其游离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79,自引:5,他引:79  
章超桦 《水产学报》2000,24(2):180-184
对马氏珠母贝肉的营养成分及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食品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含粗蛋白74.9%(干基),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富含Glu(2.21%)、Asp(1.45)、Gly(1.01%)等呈味氨基酸;蛋白质营养价高,氨基酸价为82,第一限制氨基酸是含硫氨基酸(1973年(FAO/WHO标准);无机盐含量丰富,尤其是微量元素Zn和Se;游离氨基酸中,牛磺酸含量最高达1.38%,  相似文献   
37.
为了解牧草间作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为不同牧草优化配置、豆科和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结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间作对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柱花草生物固氮,对扭黄茅和孔颖草养分吸收和生长有促进作用,与柱花草间作后的扭黄茅和孔颖草与禾本科牧草单作模式相比,能获得高的养分吸收量和产量。与各自单作对比,间作体系中的禾本科牧草生物量高于单作0.06%和26.78%;与柱花草单作对比,两个间作体系中的柱花草生物量低于单作9.70%和12.83%。扭黄茅与柱花草间作后,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扭黄茅24.26%和35.18%,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孔颖草40.64%和47.50%。相对于单作而言,柱花草分别与扭黄茅和孔颖草间作,对氮吸收量分别降低8.31%和28.94%,磷吸收量分别降低3.56%和20.58%。而且两种间作模式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柱花草/扭黄茅间作系统生产力、种间竞争能力高于柱花草/孔颖草,具有产量优势。在株行距为50 cm种植密度下,间作体系中禾本科牧草生长旺盛,柱花草的生长受到抑制,在与两个禾本科牧草间作中为弱竞争作物。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种植密度下,适合的牧草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种间有益作用,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和禾本科牧草氮磷的吸收,有利于改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38.
The impacts of tillage and cropping sequence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s have been frequently reported to affect the uppermost soil layers, but there is little published information concerning effects at greater depth. This article reports resul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ctive carbon (AC), N, Olsen‐P and extractable K within 100 cm in short (4 yr) and long (16 yr) term experiments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systems. Short (TT4) and long (TT16) traditional tillage are compared with conservation tillage, reduced (RT16) and non‐tillage (NT4). The results show more accumulation of SOC in the near‐surface under RT16 and NT4 in both experimen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illage. Moreover, greater C content occurs to 40 cm depth in the long‐term experimen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time on C accumulation, not only in near‐surface layers but also at greater depths. Active C is an indicator of the increase in soil quality in the long‐term experiment. This trend is only apparent for the first 10 cm in the short‐term experiment. Patterns in N, Olsen‐P and extractable K are similar to that of SOC. However, only extractable K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soil under conservation tillage (RT16 and NT4) after short and long periods. Potassium availability is a good indicator of the changes caused by tillag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udies of soils at depth could be very useful in long‐term experiments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C and nutrient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39.
在丹江口库区习惯施肥条件下,比较坡耕地不同轮作系统的作物生产力及农田水土和养分流失的差异。结果表明,在5种轮作模式中,作物生产力水平以"小麦-玉米"轮作最高,生产效益以"油菜-玉米"轮作最高;农田产流量、土壤侵蚀量和磷钾养分流失量均以"小麦-玉米"轮作最小,"小麦-芝麻"轮作最大;而氮流失量以"油菜-玉米"轮作最小,以"小麦-芝麻"轮作最大。因此,"小麦-玉米"轮作为丹江口库区坡耕地适宜的环保型作物复种模式。  相似文献   
40.
通过水中溶出率法和田间玉米根下土埋法,研究聚合物包膜控释复合肥的养分释放特征及其对土壤中NO3^--N和NH4^+-N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温度越低,控释复合肥的养分释放速率越慢,CRF1和CRF2在15℃的释放期分别是25℃的1.5,1.67倍,5℃的释放期皆为25℃的2倍;夏季CRF3田间养分释放速率稍慢于水中溶出速率,从第7天到第84天二者累积养分释放率平均变幅为3.12%;春季CRF4田间养分释放明显慢于水中溶出速率,最大变幅达31.8%;与CCF处理相比,施用控释复合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生长期耕层的NH4^+-N含量和0-20 cm土层的NO3^--N含量,显著减少20-40 cm土层的NO3^--N的累积,且CRF3-H处理与CCF处理比较,在第14天和第84天时20-40 cm土层的NO3--N含量仍然表现为差异显著。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和作物需求,选用养分释放特征适宜的控释肥料,达到增效、节肥、安全、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