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85篇
  152篇
综合类   633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十字花科蔬菜种传黑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黑斑病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我国北方严重发生,目前在生产中仍有潜在风险。黑斑病病原芸薹链格孢、甘蓝链格孢、萝卜链格孢的鉴定主要借助病菌形态、病原变异、核酸序列、同工酶与酶联免疫分析,其中从核酸水平进行病原鉴定更为快捷;黑斑病菌毒素等次生代谢产物是重要致病因子。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种传黑斑病菌种的检测和鉴定。在该病害的防治方法中,种子处理及施用高效低毒杀菌剂是有效途径。今后应在分子水平上注重对病原种群构成、病害流行及种子健康检测方法的研究,同时加强该病害生物防治的基础和技术性探索。  相似文献   
62.
苏州市生活污泥成分性质及其对蔬菜和菜地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两年动态监测和田间试验,研究了苏州市生活污泥的基本性质,及不同用量污泥(0,5.52,10.33.14.09t/hm2·a-1,干重)对6茬蔬菜产量、卫生品质、土壤pH和盐基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污泥有机质及氮、磷含量丰富,有毒重金属含量低,但锌含量较高,未经消化的污泥含较多的病原物.施用污泥明显提高蔬菜产量,但也会提高后茬蔬菜体内锌含量.并会加剧耕层上镶钙、镁淋失.使上壤明显酸化.作者认为菜地大量施用污泥应要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63.
Stress conditions experienced during growth may affect plant responses during post-harvest storage and eventually determin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mmercial products. In this context, we hypothesized that foliar applications of proline during the growth cycle and light exposure during post-harvest storage could be two important modulators of yield and quality parameters of rocket plants exposed to NaCl stress. Dry matter percentage increased upon NaCl treatment. However, fresh weight loss during storage did not change over time as a consequence of salt stress. High salinity (100 mM NaCl) moderately reduced both leaf nitrate (14%) and nitrite (3%) contents. Lipophilic (LAC) and hydrophilic (HAC)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lso decreased by 10% at the highest salinization (average of two growth cycles). In contrast, during storage, LAC decreased whereas HAC increased. Proline applications reduced the leaf nitrate content during storage by 16%, increased carotenoids and chlorophyll contents in salinized plants and also increased the ascorbate leaf concentration in both salinized and non-salinzed plants. Light storage enhanced fresh weight loss in contrast to dark storage. However the exposure to light reduced leaf nitrate levels by 7% (average of two growth cycles) and contributed to maintain high leaf ascorbate concentrations over time.  相似文献   
64.
在25℃、开灯1 h,关灯23 h(光照1L:23 D)、湿度20%~30%条件下,采用甘蓝、油菜、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饲养蛞蝓,研究蛞蝓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大白菜上蛞蝓的产卵前期、产卵量与其它4种蔬菜相比差异显著;用甘蓝饲养的蛞蝓平均每天增重量最大,为4.68 g,甘蓝上蛞蝓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平均体重增加值与其它4种蔬菜相比差异显著,小白菜和花椰菜上蛞蝓的种群趋势指数与油菜和大白菜相比差异显著。说明不同蔬菜对蛞蝓种群生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5.
为开发一种感官营养俱佳的保健食品,该研究以欧李、猕猴桃、胡萝卜、葡萄、柑橘5种果蔬为原料,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复合固体饮料(以下简称“五果粉”),后以五果粉饲喂雌性C57小鼠,测定血清指标,分析骨微结构,探究其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性骨病的预防作用,为五果粉的制作和营养保健功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种果蔬的配方比例为40%欧李、20%猕猴桃、20%胡萝卜、10%柑橘、10%葡萄。添加可溶性固形物总量的40%的复合助干剂(麦芽糊精∶分离乳清蛋白=30∶10)与3%的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喷雾干燥条件:进风温度126℃、进料速度6.3m L/min、转子流量计高度44.00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0%,在该条件下生产的五果粉集粉率60.86%。血清试验结果表明,给药组小鼠血清中骨钙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的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总胆固...  相似文献   
66.
果蔬差压预冷设备及预冷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果蔬采后预冷是果蔬贮藏、流通中重要的前处理技术,是果蔬采后保鲜流通冷链的重要环节。差压预冷技术因其成本低、使用灵活,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果蔬采后处理。此技术很适宜我国果蔬小规模生产、多品种、低成本的生产现状和高品质大流通的发展。本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差压预冷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引进差压预冷库的研究、测试、消化、吸收,研究出可在冷库中使用的3种不同预冷量的差压预冷通风设备,并建成一次预冷量12 t的差压预冷库。应用此技术,一般蔬菜预冷时间在4~6 h,仅为同等条件下冷库预冷时间的1/4~1/10,预冷过  相似文献   
67.
崔晓阳  曹楷  郝敬梅 《土壤学报》2007,44(6):1111-1118
以培育富硒森林蔬菜为目标,在暗棕壤上进行了荚果蕨、小叶芹、小根蒜、婆婆丁等4种山野菜施硒试验。硒肥种类为亚硒酸钠,施硒量为0.10~10.00mg kg-1,直接施肥范围为0~15cm表土。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1a)后测定土壤和植物硒指标。结果表明,典型暗棕壤对外源亚硒酸钠态硒具有较强吸收与保持能力,从低剂量至高剂量施入的硒有90%~70%以上仍保留在原施硒土层内;其中H2O可溶态硒占全硒的6.03%~3.78%,KH2PO4浸提的有效态硒占全硒的19.36%~37.54%,而且土壤全硒、KH2PO4浸提的有效态硒及H2O可溶态硒皆与最初的施硒量呈线性正相关。在土施强化供硒条件下,4种山野菜均能高量富集硒,其含硒量为对照的1.7~158.9倍;不同植物的富硒能力有差异,它们在递增施硒情况下高量富集硒的变化模式也各有特点。总体来看,山野菜含硒量与施硒量之间为非线性正相关关系,但在一定的较低施硒量范围内这种关系则是线性的,线性范围因植物而异;土壤的可溶态硒、KH2PO4浸提的有效硒甚至全硒等指标与山野菜含硒量之间亦均呈明显的非线性正相关,且施硒量较低时其关系亦表现为线性。初步得出,典型暗棕壤控制施硒是在近自然条件下培育富硒森林蔬菜并获取高富硒生物资源的有效途径;不过,强烈搅动的砂砾质暗棕壤却不利于硒肥保持和植物吸收,不适于富硒森林蔬菜栽培。  相似文献   
68.
丁昌峰  李孝刚  王兴祥 《土壤》2015,47(2):427-434
选择我国广泛种植的12个根茎类蔬菜品种(萝卜、胡萝卜和马铃薯各4个品种)和2种典型土壤(江西的红壤和天津的潮土),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设置汞(Hg)添加浓度为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的1倍和2倍,研究不同根菜品种对Hg的敏感性差别,并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推导两种土壤的Hg安全阈值。结果表明:根菜产量指标对土壤Hg污染的敏感性存在品种间差异,红壤上的三红八寸参胡萝卜在2倍Hg添加处理下可食部位Hg含量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0.01 mg/kg),潮土中所有品种均未超标。与土壤类型相比,品种对萝卜、胡萝卜和马铃薯中Hg含量影响均最大。利用BurrⅢ型分布拟合12个根菜品种富集Hg的SSD曲线,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反推,计算出红壤和潮土上保护95%的品种不超标的HC5值即安全阈值分别为0.53 mg/kg和1.2 mg/kg。本研究可为我国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9.
甘蔗渣堆积物作为基质在无土栽培无公害蔬菜上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吨甘蔗渣同时加入NH4NO35.0kg、膨化鸡粪50.0kg、堆肥速效菌曲1.5kg堆沤处理后,作为无土栽培黄瓜、番茄和菜薹的基质,产量分别比CK提高12.8%、18.0%、16.4%;NO3^-含量分别比CK降低43.4%、59.8%、57.5%。黄瓜和番茄的NO3^-含量达到国际标准,菜薹的NO3^-含量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其它有害元素的含量也均达到无公害蔬菜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0.
对鄂西山区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考察,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气候资料图表;根据当地农作物种植情况,森林资源、特用植物、中草药的自然分布和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状况,对如何利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