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13篇
  免费   1907篇
  国内免费   2829篇
林业   3376篇
农学   2488篇
基础科学   1489篇
  4230篇
综合类   12719篇
农作物   2496篇
水产渔业   1662篇
畜牧兽医   4433篇
园艺   2094篇
植物保护   1462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654篇
  2022年   1156篇
  2021年   1291篇
  2020年   1223篇
  2019年   1507篇
  2018年   1068篇
  2017年   1300篇
  2016年   1841篇
  2015年   1934篇
  2014年   2131篇
  2013年   2199篇
  2012年   2586篇
  2011年   2251篇
  2010年   1752篇
  2009年   1711篇
  2008年   1506篇
  2007年   1697篇
  2006年   1509篇
  2005年   1162篇
  2004年   883篇
  2003年   661篇
  2002年   602篇
  2001年   545篇
  2000年   489篇
  1999年   355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Markers, old and new, for examining Phytophthora infestans diversity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ate bligh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infestans , is an ongoing threat to potato and tomato crop production worldwide and considerable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research is conducted with the long-term aim of improved disease control.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processes and rates of P. infestans evolu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edict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durability of new management practices. A range of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tests has been applied to achieve this goal, but each has limitations and new methods are sought. Recent progress in P. infestans genomics is providing the raw data for such methods and new high-throughput codominant biomolecular markers are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that have tremendous potential in the study of P. infestans population biology, epidemiology, ecology, genetics and evolution. This paper reviews some key applications, recommends some changes in approach and reports on the status and potential of new and existing methods for probing P. infestans genetic diversity.  相似文献   
52.
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组织的组织模式、功能及组织连接机制,指出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已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层次,以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以“公司 农户”为典型的契约型组织分别为第二、三、四层次,效能逐级递增,各层次之间具有互动作用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53.
在西苏旗对蒙古冰草的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为冰草的实际种子产量与潜在种子产量差别很大,蒙古冰草种子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抽穗率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54.
中国水果供给结构性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中国水果供给的结构性变化,本文构造中国水果的供给模型,将1978-2001年24年划分为两个时期,利用Chow检验分别回归后发现我国水果供给的各种弹性均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从而得出果农对价格的反应能力和敏感性增强、对农资投入的依赖性增强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55.
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和品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气候因子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级的影响。结果在明,气象因素的变化曲线与皮棉单产和纤维品级的变化曲线相似。气象因子与皮棉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平均为0.6422.与纤维品级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为0.5558.对湖南棉花皮棉单产和纤维品红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降雨日和日照时数,影响最小的是日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56.
特优175高产结构分析和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175分蘖力中强、穗大粒重、株型理想、高产稳产.经调查分析,其高产结构中,以每穗结实粒数的变异(cv=17.20%)最大,与产量相关最密切(r=0.591 1**,对产量的通径(p=1.035 6)和净贡献率(pr=0.612 1)最大;其次为有效穗(cv=10.40%,p=0.709 5,r=0.184 4,pr=0.130 8);千粒重是品种的稳定性状,对产量的贡献有限.每公顷产量7 500 kg左右的适宜产量结构为:每公顷250万穗,每穗结实120粒、千粒重28 g左右.在保持一定的穗数下,较高的每穗结实粒数是高产栽培的主攻重点.配套栽培技术是:(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每公顷基本苗150~180万);(3)合理调控水肥,每公顷施纯氮150~180 kg,氧化钾120~160 kg,五氧化二磷60~80 kg;(4)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57.
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影响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内外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为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资本结构提供实证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8.
本文阐述了有源负载恒温槽的工作原理,推导了描述其静态特性的缩减因数表达式,并对这种恒温槽的性能和应用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59.
本文用样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丰宁“中国沙棘”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探讨了性状相关和各主要性状的组配情况,分析了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的频数分布及种群特征和优种分布范围。认为丰宁的“中国沙棘”是以主干型、桔黄扁圆果、褐色种子植株为主体的多态型种群系统,是品质较好的种质资源,是沙棘树种改良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对旱地春小麦生产潜势及生产潜力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影响提高春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明确了该县春小麦潜在的最高产量及可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同时提出了切合当地实际的增产途径,为将春小麦产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