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3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用响应面法对弗氏链霉菌发酵产泰乐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对11个培养基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发现,三个对泰乐菌素效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鱼粉、黄豆饼粉、油,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V8.0.5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并验证响应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鱼粉10.64 g/L、黄豆饼粉14.69 g/L、油58 g/L的最优培养基下,泰乐菌素的产量可达14915 U/mL,实测值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良好,说明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对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是有效的,比优化前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二氧化锰负载碳纳米管(Mn O2/MWNT),通过批次吸附实验研究其对所选四环素和泰乐菌素的吸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碳纳米管相比,二氧化锰负载后显著提高了碳纳米管对四环素和泰乐菌素的吸附,约提高了5~8倍;两种抗生素在Mn O2/MWNT上的强吸附机制可解释为π-π电子交互作用、阳离子-π键作用和路易斯酸碱对作用;随着p H升高,四环素和泰乐菌素在Mn O2/MWNT上的吸附显著降低,两种抗生素所含官能团的去质子化作用,以及Mn O2/MWNT表面含氧官能团的解离,导致Mn O2/MWNT与两种抗生素之间的吸附作用减弱。可溶性腐植酸降低了泰乐菌素在Mn O2/MWNT上的吸附,而对四环素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大分子腐植酸不能有效地与四环素竞争Mn O2/MWNT孔道内部的吸附位点。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检测鸡肉、鸡皮脂、鸡肝和鸡蛋中泰万菌素以及其主要代谢产物3-乙酰泰乐菌素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前处理使用分散固相萃取法,选择使用50%(v/v)乙腈提取,无水MgSO4进行脱水和盐析,正己烷脱脂,酸性氧化铝粉末进行样品净化。将离心后的上清液以如下方法进行上机检测:使用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1 %甲酸和乙腈,采用梯度程序进行洗脱,三重四级杆质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2.5 μg/kg,最低定量限为5 μg/kg,在5~2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5),添加回收率在60 %~110 %,RSD<20 %,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相似文献   
14.
试验建立了泰乐菌素在禽蛋残留中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将试样均质1min(5000r/min)后,称取20g置于离心管内,加入5ml水,充分搅匀,放置60min后,离心20min(8000r/min),取上清液作为样液。再用藤黄微球菌作为检定菌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泰乐菌素在0.1~0.8μ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82),禽蛋中3种添加浓度2.00、4.00、8.00μg/ml的平均回收率为86.6%(n=9),RSD分别为5.1%、4.3%、3.9%(n=3)。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浊度法测定泰乐菌素及其制剂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抗生素检定培养基Ⅲ号为试验用培养基,将泰乐菌素稀释成不同的浓度,寻找浓度的对数值与相对应的吸光度呈直线相关的线性范围,建立测定泰乐菌素及其制剂含量的浊度法。泰乐菌素的浓度在0.6-2.0u/mL之间,其浓度的对数值与相对应的吸光度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为0.9992。经t检验,泰乐菌素浓度的对数值与相对应的吸光度回归效果显著。所建立的浊度法平均回收率为99.87%,平均可信限率为2.76%,RSD为0.37%。管碟法与浊度法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浊度法具有简便、精确、快速的特点,可用于泰乐菌素及其制剂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育出泰乐菌素高产菌株,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TL-15028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利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以及复合诱变的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比较不同诱变方法的诱变效果,通过诱变筛选出1株遗传稳定性好、且具有泰乐菌素和豆油抗性的菌株TLEU-1503,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6.5%,达到14124μg/m L,对泰乐菌素高效生产、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兽药残留是影响厌氧消化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因此该文采用了经猪体内代谢后含兽药猪粪和空白猪粪+兽药原形两种方法研究了泰乐菌素对猪场污水厌氧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两种研究方法间的差异性。试验在有效容积为1 300 mL的模型厌氧消化系统中进行,恒温20℃,每种方法均设12.96和7.42 μg/g干猪粪的2个泰乐菌素加入浓度。结果表明,在厌氧消化系统中连续7 d加入泰乐菌素质量分数为12.96 μg/g和7.42 μg/g的猪粪时,未在厌氧消化系统中检测到泰乐菌素原形;加入泰乐菌素的试验组,加药期系统产甲烷量比空白对照组平均提高24.6%,而且 7.42 μg/g的试验组甲烷产生量显著高于12.96 μg/g的试验组,但不同研究方法间无显著差异;加入经过体内代谢后含泰乐菌素的猪粪的试验组系统中NH4+-N含量显著高于加入空白猪粪+泰乐菌素原形的试验组,但不同加入浓度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研究方法对系统沼液pH、TN、TP、COD、沼渣TN、有机质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泰乐菌素未对厌氧消化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而且该文所用两种研究方法均可适用于泰乐菌素对厌氧消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水溶液性质对泰乐菌素光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然水体中的泰乐菌素的光降解通常受水溶液性质影响,以紫外灯作为光源,考察了水中泰乐菌素(TYL)的光降解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10 mg·L-1的TYL水溶液的6 h后光降解效率在50%左右。碱性条件有助于TYL的光解,酸性和中性条件下TYL的光解情况相似;溶液的初始浓度、NO-3浓度和腐植酸浓度的增大均可抑制TYL的光解。直接光降解可能是水体中泰乐菌素光降解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试验菌,抗生素检定培养基Ⅲ号为试验用培养基,制成菌悬液。将硫酸安普霉素、泰乐菌素、硫酸黏菌素稀释成不同的浓度加入菌悬液中,37℃培养3~4h,确立浓度的对数值与相对应的吸光度呈直线相关的线性范围,并对所建立的浊度法进行准确度、精密度、浊度法与管碟法比较及专属性等验证。结果表明硫酸安普霉素、泰乐菌素、硫酸黏菌素的线性浓度范围分别为2.9—7.2、0.6~2.0、44.9~93.2u/mL,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4、0.9984、0。9978。硫酸安普霉素、泰乐菌素、硫酸黏菌素所建立的浊度法平均回收率及平均可信限率分别为99.82%,2.48%、99.66%,2.80%、99.61%,7.62%。管碟法与浊度法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硫酸安普霉素和泰乐菌素浊度法具有可信限率低、灵敏度高、精密度高、快速等优点;硫酸黏菌素建立的浊度法可信限率与管碟法接近。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AA商品代肉鸡180羽,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分别饲喂含0 g/kg(对照组)、3 g/kg(酶制剂组)泰乐菌素菌渣酶制剂的玉米-豆粕型日粮42 d,研究该酶制剂对肉鸡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酶制剂组肉鸡体重和饲料利用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酶制剂能使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粪中大肠杆菌数和空肠内容物黏度显著降低(P<0.05)。添加酶制剂组肉鸡腹肌、肝脏、肾脏中均未检测到残留的泰乐菌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