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19篇
林业   177篇
农学   400篇
基础科学   238篇
  265篇
综合类   1172篇
农作物   462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61.
[目的]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和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水稻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量。[方法]以模拟水稻机械插秧的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水稻增苗减肥技术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增加基本苗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化肥的用量完全可以建立高产的结构,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结论]该研究可为农业机械插秧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62.
在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液压变速系统中引入了无级变速控制策略,设计了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机械结构,建立了CATIA三维模型,并对其传动比特性、效率特性以及模糊控制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Mat Lab软件建立了Mat Lab和CATIA的数据接口,设计了传动比的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液压效率曲线、传动比随排量变化曲线、等燃油三维拟合曲线和模糊控制曲线。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联合仿真可以得到可靠的无级变速控制参考数据,提高了秧苗移栽作业的稳定性与高效性,以及整车的自动化水平,对农作物操作的突变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为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方法。  相似文献   
963.
吊杯式栽植器是吊杯式移栽机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尺寸及运动规律直接影响到秧苗的栽植质量。为了使移栽机在工作过程中减小打穴穴口的尺寸,从而减小对地膜的损害程度,从栽植器的结构与尺寸参数入手,对吊杯的结构安排及各零部件的尺寸进行了改进,利用Pro/E完成了修改后的三维模型;同时,利用pro/program对修改过后的栽植器整体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分析了空间凸轮的大小、形状的改变对栽植器杯嘴开合幅度的影响,确定了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为适应不同作物的农艺要求,当投苗杯大小发生改变时,吊杯各零部件在保证栽植质量的前提下完成相应的变化,无需重新建立和装配模型,为后续运动仿真节省了重复建模的时间。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栽植器的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4.
为确保湖北省植烟区的烟叶能安全移栽,采用多元回归、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建立了植烟区安全移栽期推算模型,获得1:5 万栅格点上的安全移栽期日序,并通过图层运算确定了不同烟区不同移栽时段海拔高度的范围。结果表明:恩施、宜昌、十堰和襄阳4 个烟区中,(1)海拔高度分别在715 km、538 km、507 km和419 km以下的区域烟苗应在4月20日左右移栽;(2)海拔高度范围分别为715~1013 km、538~833 km、507~817 km和419~720 km的区域烟苗应在4 月21—30 日移栽;(3)海拔高度范围分别为 1013~1312 km、833~1126 km、817~1124 km和720~1021km的区域烟苗应在5 月1—10 日移栽;(4)海拔高度范围分别为1312~1606 km、1126~1420 km、1124~1432 km 和1021~1325 km 的区域烟苗应在5 月11—20 日移栽;(5)海拔高度分别在1606 km、1420 km、1432 km和1325 km以上的区域烟苗应在5 月20日左右移栽。通过模型计算的安全移栽期比目前经验移栽期有所延迟,减小了烟叶低温早花以及高温逼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65.
研究甜菜库源关系改变后叶面指数、地上干重、地下干重的变化,以了解甜菜不同移栽期对库源关系改变的影响,确定甜菜移栽的最佳时期。以‘KWS6167’为试材,采用同一育苗期育苗,不同时期移栽,共设4个处理,A: 4月26日移栽;B:5月1日移栽;C:5月6日移栽;D:5月11日移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叶面积指数不同,且同一叶面积指数不同处理持续的时间不一样。地上部干物质重各处理表现不一致,A、B、C三个处理是单峰线变化趋势,D处理是上升趋势,各处理地上干物质重和叶面积指数是正相关关系。6月10日-8月10日,地下干物质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地下干物质与叶面积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8月10日-10月7日,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地下干物质则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减小而增加,地下干物质重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66.
为探明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的影响,确定大部分品种的最适播期,以16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代表品种为材料,依据浙江省生产实践,设置6个播期,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影响。播期推迟,新品种的齐穗期相应延迟,全生育期缩短,叶龄、株高降低,穗长呈变短趋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多数品种适宜6月中旬播种。本研究为常规晚粳稻品种在生产上的合理播种与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7.
为了提高锥栗芽苗砧嫁接成活率,以野生锥栗种子作为砧木,以‘华栗3号’当年生营养枝作为接穗,采用嫩枝劈接法,研究4个嫁接时期(4月20日、5月10日、6月1日、7月10日)、5种日龄砧木(20、30、45、60、90 d)和封口材料及封口方式(铝箔、嫁接膜封顶、嫁接膜不封顶)对锥栗芽苗砧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封口材料与封口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存在较大影响,不同的封口材料与封口方式处理的嫁接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嫁接膜封顶、铝箔、嫁接膜不封顶;6月1日为最佳嫁接时期,嫁接膜封顶处理的嫁接成活率达64.00%;砧木年龄过小(20 d)或过大(90 d)均对嫁接成活不利,当砧木日龄为45 d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为69.33%。  相似文献   
968.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优质食味水稻的种植面积不断拓展,新型的配套钵苗机插栽培技术增产增效显著。其中,氮肥施用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以江苏优质食味水稻代表性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055为材料,在总施纯氮量270 kg hm-2大田氮肥常用量条件下,设置10∶0、9∶1、8∶2、7∶3、6∶4、5∶5、4∶6七种基蘖肥与穗肥比例的处理。比较研究不同处理对钵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因其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每穗粒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群体颖花量高,同时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群体茎蘖数随着基蘖肥比例的降低而逐渐减少,穗肥比例较高的处理拔节之后茎蘖数下降平缓,成熟期茎蘖成穗率明显高于穗肥比例较低的处理;6∶4处理生育中、后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尤其成熟期干物质重以及拔节至成熟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6∶4处理拔节之前的氮素积累量较少,拔节之后氮素积累量和成熟期总吸氮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的氮肥运筹方式,利于在培育适宜穗数的同时,培育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优化群体质量,使钵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达到高产、高效的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969.
单本密植机插对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对杂交稻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辐射利用率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在湖南省浏阳市以杂交稻泰优390、五优308为材料和在广东省肇庆市以五优308为材料,进行印刷播种和常规播种的秧苗素质比较以及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试验点印刷播种的叶龄、白根数、总根数、茎基宽、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明显高于常规播种。单本密植机插的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显著低于常规机插,但单本密植机插的每穗粒数、总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于常规机插,增产10.28%~13.96%,达到显著水平。从穗部性状来看,单本密植机插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长、着粒密度和单穗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机插。在生长前期,单本密植机插的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低于常规机插,而成熟期干物质量比常规机插高0.61%~9.45%,且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机插。此外,单本密植机插的截获辐射量和截获率低于常规机插,而辐射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机插。由此可见,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不仅可以降低用种量、提高秧苗素质,还能增加每穗粒数、总颖花数、千粒重及提高结实率、收获指数和辐射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70.
本文报道了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上微效千粒重QTL qTGW1.2的验证和分解。针对前期qTGW1.2定位结果, 应用SSR标记检测, 从籼籼交组合珍汕973/密阳46衍生的1个BC2F7分离群体中, 筛选到杂合区间分别为RM11621-RM297和RM212-RM265的2个单株, 构建了两套BC2F8:9近等基因系, 将qTGW1.2进一步界定在RM212-RM265及其两侧交换区间的区域内。在此基础上, 筛选出5个在目标区间内分离片段缩小且呈阶梯状排列的单株, 衍生了5套BC2F10分离群体, 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 每套群体均检测到千粒重QTL, 加性效应为0.13~0.38 g, 来自密阳46的等位基因提高千粒重; 经比较各个群体的分离区间, 将qTGW1.2分解为互引连锁的2个QTL, 其中, qTGW1.2a位于RM11730和RM11762之间934 kb的区域内, 呈加性作用, qTGW1.2b位于RM11800和RM11885之间2.1 Mb的区域内, 呈正向超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