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1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214篇
农学   148篇
基础科学   69篇
  126篇
综合类   905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02篇
畜牧兽医   370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开发网络资源拓宽科技期刊的发展空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网络新技术.改造传统期刊的编辑出版方式,实现新旧媒体技术的优势整合,应该是今后期刊网络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形式主要有期刊网站、网络期刊、期刊网页、传统期刊电子版等。各类科技期刊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选择实现期刊网络化的最佳发展道路。科普技术类科技期刊网络化比较适合采用期刊网站—网络期刊—传统期刊电子版—传统期刊纸质印刷版的发展模式;专业性科技学术期刊网络化采用期刊网页—网络期刊—传统期刊电子版—传统期刊纸质印刷版的发展模式;综合性科技学术期刊网络化采用期刊网页—传统期刊电子版—传统期刊纸质印刷版的发展樟式.  相似文献   
882.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综合载体,其空间布局优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为合理优化农牧交错带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该研究以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可镇)为例,以乡村发展要素为纽带,在界定乡村振兴、人口流动与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内在逻辑基础上,从产业、人才、文化、环境及组织5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点要素禀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居民点要素配置状况;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人口流动网络,以反映要素流动能力;综合要素禀赋及流动能力评价结果组合特征识别农村居民点优化类型,剖析各类型内生发展动力并提出各自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亟需乡村各要素的科学配置,人口流动作为要素流动的桥梁对于各类要素的合理配置起到关键作用,而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通过要素在布局优化动态过程中的调配流通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可镇农村居民点要素禀赋得分中等及以上居民点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74.32%,评价结果呈现“南高北低,中间高边缘低”分布特征,两极化格局明显;3)可镇农村居民点程度中心度总体偏低,程度中心度等级低的居民点空间分布广泛,面积占比52.67%,可镇人口流动规模小,要素流动缺乏活力;4)可镇农村居民点优化类型划分为特色保护类(9个)、城郊融合类(20个)、集聚提升类(40个)、原地观察类(24个)、搬迁撤并类(87个)。研究结果可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3.
盐池北部风沙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为科学辨识盐池北部风沙区乡村聚落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该文基于2005年及2012年土地利用数据提取乡村聚落,运用空间韵律指数、空间统计测度模型、GIS热点制图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来定量展现乡村聚落的规模、布局及形态的演变特征,探索自然地形、区位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乡村聚落格局分异的影响力。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北部风沙区乡村聚落规模整体缩减,集约用地程度提高,斑块形态趋向简单规则发展,聚落分布重心朝东南方向迁移;乡村聚落空间集聚程度进一步加强,分布密度呈"中密外疏"的空间特征;聚落规模"热点"区布局基本未变,而"冷点"区表现出了明显的轮换特征。近8 a期间,乡村聚落分布逐渐向草地、林地靠拢,且远离沙源,乡村聚落的变迁映射出沙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人类活动正在以积极的方式逐渐优化沙区的生态人居环境。基于1 km×1 km网格单元进行的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研究区乡村聚落空间布局分异主要受区位条件和自然地形的影响,其中区位条件影响作用力最显著,主要表现为离农业灌区距离、离沙源距离、城镇临近度3个指标,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力不显著。该研究可为沙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布局优化与调控、新农村建设规划及沙区聚落人居环境改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84.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中的多种艾美尔球虫寄生在鸡肠道中引发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该病分布十分广泛,几乎在家禽活动的任何环境中均能看到球虫存在。鸡球虫病多发生于15~6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有时高达100%,致死率有时高达80%以上,度过急性发病阶段的鸡群,还会表现为不能正常生长,甚至会停止发育,不得不将大量的鸡群淘汰处理。为进一步降低球虫对鸡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需掌握该类疾病的具体发病特点,强化疾病诊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针对性的防控方案,提升整体的防控成效。该文主要论述鸡球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和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885.
This paper reports on results from a case study on water management within a traditional, falaj irrigation system in northern Oman.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gional irrig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s, generalized assumptions are frequently made as to the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surface irrigation systems. Although qualitative accounts abound, very little quantitative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on-farm water management within falaj systems. Daily irrigation applications and crop water use was monitored during an 11-month period among 6 farm holdings at Falaj Hageer in Wilayat Al-Awabi. Contrary to the frequent assumptions that all surface irrigation systems incur unnecessarily high water losses, on-farm ratios of crop water demand to irrigation supply were found to be relatively high. Based on actual crop water use, irrigation demand/supply ratios among monitored farms varied from 0.60 to 0.98, with a mean of 0.79. Examination of the soil moisture budget indicates that during most irrigations of wheat (cultivated in the low evapotranspiration months of October–March) sufficient water is applied for the shallow root zone to attain field capacity. With the exception of temporary periods of high falaj delivery flows or periods of rainfall, field capacity is usually not attained during irrigations within the more extensive root zones of date palm farms. The data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hould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ater use performance by farmers within traditional falaj systems. Moreover, these data should also serve to facilitate more effective development planning for irrigation water conservation program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886.
通过对现存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的医著和医学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对这部分文献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887.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超长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的传递机理。其中土体本构关系采用D-P模型模拟,混凝土采用线弹性模型模拟,桩土界面采用接触单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超长桩属摩擦型桩,其承载能力应该由桩顶沉降控制。  相似文献   
888.
肠上皮细胞(IECs)体外模型广泛用于肠道致病菌菌株、药物、食品的细胞毒性评估和作用机理研究。通过测定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价细胞毒性、细胞完整性及屏障功能,分析信号通路中特定蛋白水平探讨药物作用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由于许多中药的作用机制至今尚不清晰,在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时尚未有明确的理论支持。论文通过对多酚类、多糖类、生物碱类、皂苷类及中药方剂在IECs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中药治疗和预防胃肠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89.
本研究旨在对山东泰安地区鸡毒支原体的流行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和纯化,并针对该分离株筛选体外敏感的中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法从病鸡组织样品中分离、培养和纯化鸡毒支原体,并通过瑞士染色和姬姆萨染色、血清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8种中药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从而筛选到对分离菌株敏感的中药。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鸡毒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增殖后,培养基颜色由红变黄且呈半透明状态,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呈典型的"煎蛋"样儿菌落,均符合鸡毒支原体培养特性;瑞士染色和姬姆萨染色结果显示,菌体形态符合鸡毒支原体的特征;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与鸡毒支原体阳性血清发生凝集;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所扩增的核酸序列与鸡毒支原体匹配度高达99%;MIC测定结果显示,中药黄连和黄柏对分离的鸡毒支原体的抑菌活性较强,属敏感范畴,其MIC分别为≤0.98和0.39 mg/mL,而中药金荞麦和鱼腥草对鸡毒支原体中度敏感,MIC均≥125 mg/mL,板蓝根、白鲜皮、当归、艾叶对鸡毒支原体均不敏感。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株鸡毒支原体,并且筛选出4种对该菌株敏感的中药,分别为黄连、黄柏、金荞麦和鱼腥草,为后期进一步研究防治鸡毒支原体病的中药组方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0.
杨帆 《河北林果研究》2007,22(3):339-342
中国与法国的古典园林作为东西方园林艺术的代表,经历了各自的发展阶段,并最终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哲学理念和设计手法造就了两种风格不同的艺术。而在后来两国频繁的文化交流中,两个国家又同时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园林艺术珍品。从古至今,在中法两国文化的交流中,园林艺术的交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