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5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409篇
林业   359篇
农学   343篇
基础科学   185篇
  804篇
综合类   1866篇
农作物   247篇
水产渔业   377篇
畜牧兽医   894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61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明确7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安全生物药剂用于指导百香果生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菌的毒力效果,观察药剂对病原菌孢子生长及形态的影响,并用离体接种法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7种生物药剂处理对菌落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孢子的生长和形态的效果不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显示植物源药剂中抑菌效果最佳为井冈霉素(EC50为7.79 mg/L),其次为春雷霉素(EC50为26.35 mg/L)、乙蒜素(EC50为28.65 mg/L)、苦参碱(EC50为339.13 mg/L)和多抗霉素(EC50为1 150.29 mg/L)。微生物药剂以枯草芽孢杆菌效果较好,EC50为3.2×106 CFU/g。筛选毒力较强的4种生物药剂均可抑制百香果茎基腐病不同菌株生长。离体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表明井冈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显著,两者的离体防效分别为58.8%和70...  相似文献   
82.
在室内选用了6种生物药剂对尖孢镰孢菌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药剂中,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低聚糖素、春雷霉素、克菌康,其中低聚糖素对尖孢镰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18.20mg·L-1,春雷霉素次之,EC50为20.49mg·L-1。  相似文献   
83.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三疣梭子蟹幼体的发育,其半致死质量浓度以及安全质量浓度呈上升趋势。三疣梭子蟹Ⅰ期溞状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095 mg/L和0.008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18 mg/L;三疣梭子蟹Ⅱ期溞状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19 mg/L和0.01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38 mg/L;三疣梭子蟹Ⅳ期溞状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85 mg/L和0.04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43 mg/L;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85mg/L和0.05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52 mg/L。  相似文献   
84.
从上个世纪开始,人们对于海洋悬浮物就予以了高度重视。悬浮物作为海洋中最普遍的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很大危害。本文用海洋疏浚淤泥悬浮物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梭鱼幼鱼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半致死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不同密度的海洋生物半致死浓度相差不大。不同水温条件下的梭鱼幼鱼试验表明,水温为24℃时其半致死浓度比21℃时要低,其安全浓度也呈现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85.
亚硝酸盐在水生动物体内的吸收机制及蓄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系统中一种潜在的污染物,淡水鱼类通过鳃主动吸收亚硝酸盐,导致体内亚硝酸盐的浓度过高。海水鱼类对亚硝酸盐的敏感性较低,但仍可以通过肠和鳃吸收亚硝酸盐。影响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的因素很多,文章就亚硝酸盐在水生动物体内的吸收及蓄积的影响因素这2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6.
镉对海湾扇贝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分5个浓度进行镉对日照海域海湾扇贝的急性毒性实验,以期对日照海域海湾扇贝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概率单位和浓度对数作线性回归,得出镉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ms)在24、48、96h的半致死量LC50,其值分别为5.85、4.52和3.45mg/L。并计算出镉对海湾扇贝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0345mg/L。实验证明,Cd对海湾扇贝是剧毒性的毒物,海湾扇贝发育越往后期,它对Cd的耐受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87.
在轮虫培养中用敌百虫杀灭桡足类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鱼、虾、蟹人工苗种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由于轮虫中混杂桡足类导致育苗失败的实际情况,探讨利用轮虫和桡足类对晶体敌百虫忍耐性的差异,在不影响轮虫生长、繁殖的情况下彻底清除桡足类的方法。结果表明:轮虫和桡足类对敌百虫的忍耐性有较大的差异,轮虫和桡足类的96h敌百虫安全浓度分别为2.0mg/L和0.2mg/L;致死浓度分别为3.0mg/L(96h)和0.4 mg/L(72h);在敌百虫添加浓度0.5~2.0mg/L条件下,敌百虫对轮虫繁殖率的影响随添加浓度加大而增加,但这一影响是可逆的,一般在2~3d后即可恢复正常。在苗种生产实际中,将敌百虫处理浓度定为1.0~1.5mg/L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8.
原油和燃油对南海重要海水增养殖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贾晓平 《水产学报》2000,24(1):33-36,32
测定了南海原油、0号柴油和20号柴油对3种仔虾、种仔鱼和4种贝类的急性毒性。油类对仔鱼和仔虾的毒性大小顺序为:0号柴油〉20号柴油〉南海原油;对3种贝类(文蛤除外)的毒性大小顺序为0号柴油〉南海原油。油类分散液的毒性大于其水溶性组分。在曝油的3种仔虾中,刀额新对虾对0号柴油和20号柴油的耐受力最弱,而日本对虾对南海原油最为敏感。曝油仔鱼对3种湍类的耐受力顺序为:黄鳍鲷〉前鳞鲻〉黑鲷,而七星鲈对0号  相似文献   
89.
莫桑比克鳗鲡养殖生物学主要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莫桑比克鳗鲡(Anguillamor morata)玻璃鳗经形态学鉴定品种后,开展了主要养殖生物学特性研究。耐受高温和低温分别为39℃和7℃,适宜生存水温15℃~33℃;耐受盐度与水温相关,水温30℃致死盐度2.9%,适宜盐度小于1.1%,20℃致死盐度2.7%,适宜盐度小于1.8%,10℃致死盐度2.1%,适宜盐度小于2.0%;耐受pH值与水温相关,30℃致死pH值分别为3.5和11.0,适宜pH值6.0—7.0,20℃致死pH值分别为4.0和11.0,适宜pH值6.0~8.0,10℃致死pH值分别为3.5和10.5,适宜pH值5.5—8.5。常用药物S高聚碘、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苯扎溴铵、溴氯海因、甲醛、敌百虫的安全浓度高于或接近常用浓度,硫酸铜、溴氰菊脂乳油、氯氰菊脂、甲苯咪唑的安全浓度低于常用浓度。水体中非离子态氨的安全浓度为2.51mg/L,亚硝酸氮的安全浓度为55.12mg/L。  相似文献   
90.
四种稻田农药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敌百虫、稻瘟灵、毒死蜱、阿维菌素四种稻田杀虫剂对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 clarkii)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敌百虫、稻瘟灵、毒死蜱、阿维菌素对体重为(34.43±7.04)g克氏原螯虾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分别为65.07、42.16、0.71、1.23 mg/L,48 h半致死浓度(48 h LC50)分别为35.75、33.49、0.59、0.84 mg/L;96 h半致死浓度(96h LC50)分别为12.54、18.83、0.45、0.37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3.24、6.34、0.122、0.117 mg/L。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敌百虫和稻瘟灵对克氏原螯虾中毒,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对其高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