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5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409篇
林业   359篇
农学   343篇
基础科学   185篇
  804篇
综合类   1866篇
农作物   247篇
水产渔业   377篇
畜牧兽医   894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61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一种测定土壤崩解动态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东  王道杰  陈晓艳  陈舜 《土壤》2013,45(6):1137-1141
土壤崩解性是土壤抗侵蚀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蒋定生设计的土壤崩解仪,极大地促进了土壤崩解研究进程,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浮筒校正难、不能完全反映土壤崩解的动态过程等问题。针对原有测试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本文在北川震裂带土壤抗侵蚀能力测试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土壤崩解性测试方法,改进后的测试方法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且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整个崩解动态过程,崩解系数计算物理意义明确,并且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设置相应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72.
Abstract

The design, dimensiors and materials for constructing volumetric soil measures for routine soil testing use are presented. Scoop calibration techniques are also described. Reproducibility of results obtained under routine laboratory, conditions are shown. The measures include volumes of 1.0‐, 2.5‐, 5.0‐ and 10‐ cm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73.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objective of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citrate concentration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ome micronutrients from soil. Composite surface soil samples (0–20 cm) were collected from Eastern Harage Zone (Babile and Haramaya Districts), Wolaita Zone (Damot Sore, Boloso Bombe, Damot Pulasa and Humbo Districts) and Dire Dawa Administrative Council in purposive sampling. The treatments were arranged in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CRD)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A greenhouse pot experiment with soybean pla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test methods and the selected micronutrients, such as iron (Fe), copper (Cu), manganese (Mn) and zinc (Zn) in the leaves of the pla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different citrate concentrations with strontium chloride (SrCl2) tes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vailable Fe, Mn and Zn,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 = 0.82, p < 0.05), (r = 0.96, p < 0.001) and (r = 0.98, p < 0.001) were found between the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DTPA) method and 0.02 M strontium chloride (SrCl2)-0.025 M citric acid extractant, respectively. Therefore, 0.02 M SrCl2-0.025 M citric acid extractan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e, Mn and Zn in soils of the studied areas. Similarly,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 = 0.97, p < 0.001) were found between DTPA and 0.02 M SrCl2-0.05 M citric acid and (r = 0.88, p < 0.01) between DTPA and 0.02 M SrCl2-0.025 M citric acid extractant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vailable Cu from soils. Hence, the 0.02 M SrCl2-0.05 M citric acid extractant was shown to be the bes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u in soils of the studied areas.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use of universal extractant, the 0.02 M SrCl2-0.025 M citric acid extractant could easily be adopted as a procedur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e, Cu, Mn and Zn for both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purposes. The greenhouse experiment confirmed the result.  相似文献   
74.
颜明  郑明国  舒畅  孙莉英  裴亮  贺莉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6):184-188,194
[目的]分析泾河流域径流和泥沙的尺度效应,并通过突变检测确定突变时间点,对比突变前后水沙尺度效应的变化,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尺度效应研究提供支持。[方法]收集整理了泾河流域1958—2013年的水沙资料,基于流域水沙异源的特性,将流域分成南北两个分支,分别探讨2条分支水沙的尺度效应,并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计算出突变时间点,对比突变前后尺度效应的异同。[结果](1)南北两分支的径流—泥沙之间的尺度效应具有反向关系。北支(洪德—张家山)的产流模数随面积增加表现为线性增加,南支(三关口—张家山)的产流模数随面积增加表现出对数函数关系,随集水面积增大产流模数先快速减小后缓慢减小。北支的产沙模数随面积增加表现为线性减少,南支的产沙模数随面积增加表现出幂函数关系,即随面积增大产沙模数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2)突变后水沙都比突变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突变前后水沙的尺度效应大部分具有相同的拟合函数关系式,仅南支的产沙模数由突变前的最优二项式函数拟合转变为突变后的线性函数。[结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不同程度的改变了泾河流域径流—泥沙的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75.
柠檬酸对西瓜幼苗铝毒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远秀  邱爽  张伟伟  郑阳霞 《核农学报》2016,(10):2072-2079
为了探究柠檬酸对西瓜幼苗铝毒害的缓解作用,本试验采用水培法,以早春红玉(耐铝型,HY)和早蜜王(铝敏感型,ZM)2个西瓜品种为材料,用不同柠檬酸浓度(200、400、800、1 200μmol·L~(-1))处理铝胁迫(1 500μmol·L~(-1))下的西瓜幼苗,研究不同柠檬酸浓度对西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对HY和ZM幼苗的生长和生理均产生了明显的毒害作用,与HY相比,ZM受毒害的程度更大。加入柠檬酸后,铝对HY和ZM的毒害作用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且缓解效果存在浓度差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800μmol·L~(-1)),随着柠檬酸浓度增加缓解效果增强,其中以800μmol·L~(-1)效果最佳;当浓度增至1 200μmol·L~(-1)时,缓解效果反而减弱。柠檬酸对ZM的缓解作用强于HY,同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柠檬酸缓解效果越明显。综上所述,柠檬酸能够有效缓解铝对西瓜幼苗的毒害作用,以400~800μmol·L~(-1)解毒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为明确柠檬酸缓解西瓜铝毒害作用机制以及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测土配方施肥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土配方施肥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基础知识设施工程文献数据库中的4数据库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6数据库为数据源,分别从论文发表时间、刊登期刊、被引频次、学科及研究方向、研究人员及研究单位、资金支持、研究物种和研究区域等方面对中外截止至2016年6月以来发表的测土配方施肥研究文献进行计量统计。结果表明,国内相关文献发表数量与政策实施保持了高度一致性,2005年文献数量开始激增,2010年之后论文数量保持较平稳波动;农林科研院校和地方土壤肥料工作站是国内测土配方施肥研究的中坚力量;目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应用在水稻、玉米、小麦和马铃薯4大粮食作物上,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的省份和13大粮食主产区,西部研究较少;测土配方施肥的研究未来方向是往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林业等学科专业方向倾斜。  相似文献   
77.
农用车辆自动导航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农用车辆自动导航技术可有效提高作业精度、实现农田规模化生产。该文以电瓶车为试验平台,使用 RTK DGPS、RTD GPS 和电子罗盘分别采集电瓶车的位置信息和航向角度信息,对农用车辆的导航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时,以 RTK DGPS 采集的数据作为标准轨迹。在对试验数据进行空间配准后,采用 Kalman 滤波技术对 RTD GPS 和电子罗盘的数据进行了融合;通过计算综合权重值,对单 GPS 系统和融合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其值分别为 0.006、0.002。由此可知,采用 Kalman 滤波的电子罗盘和 RTD GPS 的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相对较高,稳定性较好,整体性能优于单 GPS 系统。  相似文献   
78.
水稻根尖边缘细胞对铁毒的形态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Azucena(铁耐性)和IR64(铁敏感)为材料,研究了Fe2+毒胁迫下附着于根尖边缘细胞(即原位边缘细胞)的数目、存活率,根尖细胞形态结构、根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Fe2+ 毒对根边缘细胞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相对于敏感性品种而言,一定浓度Fe2+(100~200 μmol/L)有利于耐性品种边缘细胞的产生;Fe2+ 毒对边缘细胞有致死效应,随Fe2+浓度的提升,边缘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根尖外围细胞壁增厚,并出现细胞程序性死亡特征(敏感性品种)。同时,Fe2+ 毒对根尖保护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200~400 μmol/L Fe2+处理下,耐性品种POD、CAT、SOD活性都超过对照;敏感品种只有SOD活性超过对照。说明Fe2+毒胁迫下,水稻根尖通过增加边缘细胞数目、提高细胞拒铁作用,维持较高水平的POD、CAT和SOD活性来对抗Fe2+毒,缓解铁毒害。  相似文献   
79.
海南不同季节对水稻新品种DUS测试性状表达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海南不同季节对水稻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影响效应,为优化海南水稻DUS测试的操作规程提供参考,为海南水稻新品种DUS测试技术的完善提供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根据水稻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按照相关原理和技术规则,通过对4份水稻材料进行4个独立的生长周期的测试,研究其相关性状的表达与季节及年度间的效应,结果表明:除穗芒外,不同季节的4个独立测试周期中,质量性状观测结果稳定一致;14个假质量性状的表达结果不影响对申请品种的DUS判定;10个量测性数量性状在方差分析中出现显著性差异,但是申请品种与近似品种的变化和差异保持相对不变,不影响其DUS的判定结论;17个目测数量性状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因此,在海南进行不同季节的水稻测试对其DUS的判定无显著影响,可考虑多点多季节测试,加快水稻实质审查的进程。  相似文献   
80.
旋转式分插机构动力学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插机构是插秧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其性能决定插秧机插秧质量、工作可靠性和栽插秧频率,也是插秧机作业时重要的振动源。为此,通过对分插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得出需测试的动力学参数,设计出具有测试分插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试验台,并对试验台的通用性和测量电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