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1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林业   149篇
农学   146篇
基础科学   12篇
  474篇
综合类   1229篇
农作物   176篇
水产渔业   349篇
畜牧兽医   584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58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制备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外药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优选配方,制备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形态和粒径分别进行考察;通过高速离心、留样观察试验检验其稳定性;通过抑菌试验考察其体外药效;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考察其安全性。【结果】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配方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吐温80 25%、无水乙醇15%、乙酸乙酯4.4%、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1%、蒸馏水54.6%。制备的纳米乳为橘黄色澄清透明液体,流动性良好,在透射电镜下其形态为规则的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1.1 nm,分散性好;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其未有分层、絮凝、沉淀等现象发生,稳定性好。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对畜禽常见病原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6,2,8,4,8 μg/mL;该纳米乳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 425 mg/kg,属于低毒药物,安全性好。【结论】成功研制了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其稳定性好,体外药效明显增强,且低毒,有望应用于兽医临床。  相似文献   
992.
几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甘薯蔓割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甘薯蔓割病菌的室内抑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之间抑菌效果差异明显,其中四霉素的EC50最小,为326.240mg/L,抑菌效果最为显著,对甘薯蔓割病菌的敏感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993.
废弃农药厂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生态毒性诊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大型溞、斜生栅藻、发光菌为试验生物,对某废弃农药厂污染场地4个不同区域土壤剖面浅层地下水编号为CP01、CP02、CP03、CP04的4种水样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同时对水样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4种水样对大型溞的24h-EC50分别为0.29%、5.12%、0.83%、1.99%;对斜生栅藻的96h-EC50分别为11.04%、50.44%、12.21%、41.66%;对费舍尔弧菌的发光抑制率分别为95%、66%、88%、75%。化学检测结果表明,CP01中的主要污染物为苯系物与少量烷烃、烯烃类多种物质,CP02中的污染物质只有少量二氯甲烷与1,2-二氯乙烷两种物质,CP03、CP04中的主要污染物为苯系物与烷烃多种物质。毒性试验结果与化学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3种试验生物的毒性效应结果相一致。该研究方法简单快速,可以用于污染场地水样污染毒性诊断,快速筛选出敏感区域,同时提供污染物质的联合毒性基础数据,为场地进一步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9种杀菌剂和苯醚甲环唑.井冈霉素A混配剂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选择其中较好的8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环唑、肟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啶氧菌酯、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稻曲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值分别为0.025 4、0.032 8、0.041 8、0.045 1、0.082 6、0.100 1和0.148 2mg.L-1;苯醚甲环唑和井冈霉素A按1∶2的比例混配增效作用非常明显,混剂共毒系数为174.78,EC50值为0.226 3mg.L-1;43%戊唑醇SC、25%嘧菌酯SC、25%咪鲜胺EC、8%井冈霉素A.4%苯醚甲环唑WP和25%丙环唑EC田间防效较好,分别为83.27%、82.76%、82.73%、80.66%和80.35%。  相似文献   
995.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了3种杀菌剂和两两混用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单剂中以咪鲜胺、双苯菌胺对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EC50分别为0.144 5、0.147 9μg/m L,精甲霜灵的抑制作用弱,EC50为9.549 9μg/m L;咪鲜胺与双苯菌胺按5∶1和1∶4混用,其共毒系数分别达为198和355,表现为增效作用;咪鲜胺与双苯菌胺按3∶1和精甲霜灵与双苯菌胺按1∶3混用,共毒系数分别为101和105,表现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山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的毒力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山茶刺盘孢对嘧菌酯、咪鲜胺、多菌灵、三唑酮、苯醚甲环唑和甲基托布津高度敏感,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0.092 4~2.163 3μg/m L;对百菌清和代森锰锌为中度敏感,其EC50分别为5.115 0μg/m L和11.331 5μg/m 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咪酰胺EW(375 g/hm2)的防效最高,达到91.32%;其次为25%嘧菌酯SC(150 g/hm2)和80%多菌灵WP(675 g/hm2),其防效分别达到86.63%和80.55%;80%甲基托布津WP(500 g/hm2)的防效最低,为63.45%。  相似文献   
997.
锰毒害对油菜苗期Mn、Ca、Fe含量及 POD、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营养液培养技术研究锰毒害对油菜苗期生长发育、Mn、Fe、Ca含量及POD和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毒害使油菜体内各部位Mn含量显著升高,生物量降低,根、茎、上部叶片中Ca含量显著降低,茎、上部及下部叶片中Fe含量显著降低,各部位Ca/Mn和Fe/Mn也明显降低。锰毒害还使苗期油菜功能叶中CAT活性显著降低,POD活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98.
基于根微形态测定土壤Zn对大麦的毒性阈值及其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随着对污染土壤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受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入。目前,污染土壤风险评价毒性测试逐渐由单物种测试为基础的生态风险评价发展为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区域种群毒性测试;毒性中除了要包含测试物种的整个生命周期,还需要增加不同敏感的测试终点。基于不同测试终点的毒理学数据对于评价污染土壤中Zn的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根系生态是基于生态效应法推导土壤中重金属生态风险阈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中以大麦根尖数、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为评价终点,研究污染土壤中Zn对大麦根微形态的毒性阈值及其与土壤性质间的量化关系,以期为中国Zn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了8种不同性质的农田土壤,外源添加不同浓度Zn后进行盆栽试验,利用STD1600 Epson根系扫描仪测定不同根微形态指标,结合Log-logistic剂量-效应曲线测定基于不同根微形态为终点的毒性阈值(EC_(10),EC_(50)),建立基于土壤性质的Zn毒性预测模型。【结果】土壤Zn污染对不同根微形态指标的毒性阈值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大麦根尖数、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的有机碳(EC_(10))和阳离子交换量EC_(50)均值分别为228、295、335、261 mg·kg~(-1)及702、779、837、739 mg·kg~(-1),以根尖数测定的EC值最低,根表面积的EC值最高,即根尖数指标对土壤Zn毒性最敏感。不同土壤中,EC_(10)值的变异系数(34.1%)大于EC_(50)(21.6%),而4种不同测试指标中,基于大麦根表面积测定的变异系数最大,EC_(10)和EC_(50)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43.4%和23.2%。土壤pH、有机碳(OC)、阳离子交换量(CEC)与Zn的毒性阈值EC_x(x=10,50)呈正相关关系,其中pH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不同的根微形态指标中,土壤Zn污染对大麦根尖的毒性最敏感;基于pH、CEC、OC的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土壤中Zn的大麦毒性阈值。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稻田使用的防病虫农药中筛选出四种对草间小黑蛛低毒的农药品种,然后再进行这四种农药对草间小黑蛛及褐稻虱的相对毒力比较试验,最后得出,扑虱灵、叶蝉散、乙酰甲胺磷有较好的选择毒性。杀虫双虽对草间小黑蛛的杀伤能力低,但由于杀虫双对褐稻虱的杀伤能力亦低,其选择毒性就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000.
试验结果表明,洋槐蚜(Aphis robiniae Maccniati)、萝卜蚜(Lipapkiserysimi(Kaltenbach))、桃蚜(Myzus persicae(Sulz.)和瓜蚜(A.gossypii Glov.)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乙酰硫代胆碱的比活力和最大反应速度(V_(max))值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米氏常数(K_m)值,瓜蚜是其他蚜虫的2倍。4种蚜虫的 AChE 对氧乐果和抗蚜威的动力学常数具有明显的不同。瓜蚜 AChE 对抑制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其他蚜虫,对氧乐果的双分子速率常数(Ki)值降低10~30倍。瓜蚜 AChE 的磷酰化速率或氨基甲酰化速率(K_2)以及与抑制剂的亲合力也明显低于其他蚜虫,这可能是由于瓜蚜 AChE 变构所致。根据蚜虫 AChE 对抑制剂的敏感性,将其分为4种类型,即 A、B、C 和 D 型 AChE,其中 B 型 AChE 在蚜虫种群中出现的频率与其对氧乐果和抗蚜成的敏感度显著相关。说明氧乐果和抗蚜威对蚜虫种间的选择毒性是由于靶标酶——AChE 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