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45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SPL(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其部分家族成员含有miR156结合位点,在转录水平上受miR156负调控.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等模式植物中,miR156-SPL不仅参与植物的开花调控,同时具有介导植物生育阶段转变、调节植物次生代谢、参与植物光信号转导和胁迫响应等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关于植物中miR156-SPL的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重点阐述miR156-SPL模块在调控植物开花、株型结构、果实发育、胁迫响应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探索miR156-SPL模块在草类植物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2.
施用SODm增效剂对水稻茎蘖动态与节间形态的影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不同SODm增效剂施肥量梯度,研究SODm增效剂调控水稻茎蘖动态和生长量以及节间形态等方面的作用,表明SODm增效剂可以促进水稻分蘖早生快发,提高植株分蘖能力和生长量,同时对于调控植株茎秆形态,减小低节位节间长度、增加低节位节间充实度等茎节性状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3.
秋季不同播期紫羊茅生长动态及其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永亮 《草业学报》2000,9(1):69-72
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 ,研究了秋播紫羊茅的株高生长动态和分蘖动态 ,并建立了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温暖的气候有利于紫羊茅株高生长 ,而凉爽的气候可促进其分蘖 ,但炎热与低温气候均不利于紫羊茅幼苗生长 ;秋播紫羊茅在生育期 15~ 35d时株高生长较快 ,35d之后 ,株高生长速率减慢 ,分蘖速率加快 ;秋播紫羊茅的株高生长动态可用 Y=a+b/ x模型模拟 ,分蘖动态可用逻辑斯谛模型模拟  相似文献   
184.
水稻分蘖对水稻产量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探讨水稻分蘖特征特性,选用了6个不同的分蘖势类型水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水稻品种分蘖势在0~0.3667个/株·d,叶片生长速度在0.1500~0.2143片/株·d,西科12、Y两优143、Y两优2号为强分蘖势的品种;而科优21、Q优6号、紫优93是弱分蘖势的品种.对强分蘖势的水稻品种在分蘖期进行氮肥营养调控研究表明:在较高土壤肥力的条件下,不施氮肥处理能确保高产目标有效穗的实现,减少了无效分蘖的发生,Y两优143和Y两优2号的成穗率达到63.16%和64.47%,显著高于施用分蘖肥的处理.施用氮肥后,明显导致发生较多的无效分蘖,两个品种的成穗率比对照降低5.72%~6.69%和5.11%~9.1%.通过对分蘖势弱的品种施用不同分蘖肥研究表明:在较高的土壤肥力下,少施用氮肥对水稻确保有效穗和提高成穗率有利,施用10%的分蘖肥处理下成穗率达到63.53%,高于其他的处理1.43%~5.35%.  相似文献   
185.
超级杂交早稻分蘖期低温胁迫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蘖是影响水稻穗数进而影响单产的重要农艺性状,气象条件对分蘖有很大影响。为了研究超级杂交早稻分蘖期低温对分蘖的影响,以中熟超级杂交早稻组合‘淦鑫203’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采用人工控制方法,在分蘖始期进行温度和持续时间双因子胁迫试验,借助统计分析、多重比较、聚类分析等手段,分析了总穗数、有效穗的差异及其与温度和低温天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穗数、有效穗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温度差异造成的总穗数、有效穗差异极其显著,分蘖期温度低于19℃,对分蘖极为不利;总穗数、有效穗随低温天数的增加而减少,但差异不显著,短时间的低温天气对分蘖的不利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6.
转基因草坪草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通过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改良中应用的介绍,得出:采用现代基因工程来改良草坪草有巨大的商业潜力,草坪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再生系统的建立为DNA的直接转移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提供了条件;遗传修饰的草坪草改善了其抗旱、抗高(低)温、抗病、抗除草剂和耐践踏的特性;携带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草坪草表现出分蘖力加强,严冬绿期延长;在期望利益的同时,应注意评估转基因草坪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7.
以杂交稻旌优127为材料,设2种水分管理(常规灌溉和分蘖期干旱),2个施氮量(120、180 kg/hm~2),3个移栽密度(12.0、16.5、22.5穴/m~2),研究其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分蘖期干旱处理产量(10.72 t/hm~2)与常规灌溉产量(11.01 t/hm~2)相比未出现显著下降,而2015年分蘖期干旱处理产量(9.84 t/hm~2)显著低于常规灌溉处理的产量(10.50 t/hm~2),有效穗、每穗粒数、干物质减少是其减产的主要原因;分蘖期干旱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而常规灌溉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降低趋势;2种水分管理均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产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有效穗和干物质增加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分蘖期干旱处理的稻米加工品质、食味品质与常规灌溉相当,甚至更优,且其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常规灌溉处理分别减少32.0%~46.5%、20.0%~34.8%。可见,对于分蘖期干旱易发水稻产区来说,增加施氮量和提高移栽密度可明显降低因分蘖期干旱而造成的产量损失,其适宜的施氮量为180 kg/hm~2,移栽密度为22.5穴/m~2。  相似文献   
188.
为考查不育系明S与恢复系配组后代的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等性状及产量表现,袁隆平院士团队2014-2015年在三亚利用明S等8个生育期接近的不育系与同一父本R900配组,经杂交收种得到F1种子。试验于2015年在湖南省农科院试验田中进行,将8个组合的F1种子播种、移栽,在科学管水施肥的相同栽培条件下,根据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对8个组合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等性状及产量表现进行记载。结果表明,明S/R900生育期最长,为148d;组合高产,每亩859.82Kg;在分蘖能力和结实率方面优于其他组合,有效穗超出隆638S/R900为54.3%。不育系明S/R900组合结果表明明S异交结实率高为93.91%,配合力好。两用核不育系明S/R900组合的多分蘖、高产等特性,为明S配置其他高产抗病组合,提高稻谷产量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9.
水稻强分蘖两系不育系‘明S’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研究水稻两系核不育系‘明S’特性,以期配制高产组合,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以‘培矮64S’为对照,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对‘明S’与‘培矮64S’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明S’具有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稻瘟病抗性好等特点。单株有效穗数17个,花粉育性镜检,为无花粉型和少数典败单株,不育率100%,不育度100%,自交结实率为0。柱头外露率高,为84.7%,异交结实率70%以上。稻米品质较好,糙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达到一级标准;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发病较轻。可见两系不育系‘明S’是一个具有强分蘖特性并且抗稻瘟病的温敏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190.
为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水稻在生长特性方面的表现,为栽培方式和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华北地区主栽的11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材料,采用5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讨论不同品种不同处理条件下水稻株高、叶色、分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栽培处理方式对水稻的生长特性有较大影响,有机栽培处理的水稻株高和分蘖皆显著低于常规处理,而叶色与常规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