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64篇 |
免费 | 732篇 |
国内免费 | 379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72篇 |
农学 | 3687篇 |
基础科学 | 976篇 |
3109篇 | |
综合类 | 9296篇 |
农作物 | 2738篇 |
水产渔业 | 190篇 |
畜牧兽医 | 524篇 |
园艺 | 221篇 |
植物保护 | 18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3篇 |
2023年 | 332篇 |
2022年 | 539篇 |
2021年 | 589篇 |
2020年 | 664篇 |
2019年 | 665篇 |
2018年 | 590篇 |
2017年 | 741篇 |
2016年 | 878篇 |
2015年 | 792篇 |
2014年 | 849篇 |
2013年 | 1101篇 |
2012年 | 1297篇 |
2011年 | 1210篇 |
2010年 | 1063篇 |
2009年 | 1092篇 |
2008年 | 950篇 |
2007年 | 1127篇 |
2006年 | 977篇 |
2005年 | 900篇 |
2004年 | 669篇 |
2003年 | 653篇 |
2002年 | 540篇 |
2001年 | 571篇 |
2000年 | 495篇 |
1999年 | 422篇 |
1998年 | 375篇 |
1997年 | 339篇 |
1996年 | 343篇 |
1995年 | 299篇 |
1994年 | 253篇 |
1993年 | 250篇 |
1992年 | 252篇 |
1991年 | 179篇 |
1990年 | 191篇 |
1989年 | 142篇 |
1988年 | 107篇 |
1987年 | 84篇 |
1986年 | 51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27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15篇 |
1977年 | 11篇 |
1976年 | 15篇 |
1962年 | 10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试验选用适宜稀植栽培的三个春小麦品种,设三个处理A1:600万株.hm-2(三叶期开沟施肥),A2:450万株.hm-2(三叶期开沟施肥,花期叶面喷肥),A3:300万株.hm-2(花期叶面喷肥)。结果表明,三个品种旗叶叶绿素总量Chl(a+b)和叶绿素a/b值变化规律不同,东农122、龙麦26的Chl(a+b)最大值出现在300万株密度下,克丰6出现在450万株密度下。稀植栽培下比叶重也有不同程度提高,东农122、龙麦26在A1、A2处理下明显高于A3处理。 相似文献
83.
为宏观了解冬小麦产量及产量稳定度的变化规律,基于1991-2013年黄淮海冬麦区91个有冬小麦种植的农业气象站点的冬小麦发育期及对应年份100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格点积温指标划分生育期,通过逐步订正法对冬小麦的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变异系数进行估算,之后结合国家气候中心RegCM3模式模拟A1B情景下1951-2100年0.25°×0.25°格点气象资料,对未来情景下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变异系数进行预估。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黄淮海冬麦区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且该波动逐渐趋稳;各时段气候生产潜力基本介于6 277~7 044kg·hm~(-2),除2011-2040年有21.94kg·hm~(-2)·10a~(-1)的上升趋势外,其余时段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在空间上总体呈北部低、四周高,在时间上主要呈先平稳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其变异系数在空间上总体呈北高南低,在时间上呈北部先增后减、南部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光、温、水的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84.
为了利用遥感监测小麦条锈病,研究条锈病侵染后小麦单叶光谱和叶绿素含量变化,人工接种条锈病菌在小麦幼苗上,测得接种1~24d的光谱和叶绿素含量,将其叶绿素含量与光谱及其一阶微分做相关性分析,利用光谱微分参数进行方程的模拟。接种1~12d,感染条锈病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原始光谱及其一阶微分光谱在可见光波段呈负相关关系,接种13~24d,两者在可见光波段呈正相关的关系。接种后1~12d的方程模拟中以SDb为变量的模型为最佳模型,接种13~24d的方程模拟中以SDr/SDg为变量的模型为最佳模型,说明可利用光谱参数进行条锈病侵染小麦的早期监测。 相似文献
85.
The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 (RWCS), producing about 5–10 Mg ha–1 y–1 of grain, is the backbone of food‐crop production in South‐East Asia. However, this system shows signs of fatigue as indicated by declining yields, negative nitrogen (N) balances, and reduced responses to applied fertilizer at some research centers. The return of rice and wheat residues can recycle up to 20%–30% of the N absorbed by the crops. However, their wide C : N ratio can temporarily immobilize native and applied N. To overcome this immobilization, wheat‐straw application was supplemented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Sesbania green manure and mungbean residues, and their effects on productivity, agronomic N efficiency, and system's apparent N balances were studied. Comb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wheat straw with Sesbania green manure or mungbean residues increased cereal grain yield and agronomic N efficiency and improved the generally negative apparent N balances. The combined use of wheat straw and mungbean produced an additional 0.5–0.6 t ha–1 protein‐rich grain and thus appears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residue‐management option for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s in South Asia, provided that the transition cropping season between wheat harvest and rice transplanting is long enough. 相似文献
86.
群体调控对济南17号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选择我省不同气候、生态条件和地力水平的陵县和菏泽市研究济南 17号小麦播种期和基本苗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的播种期和基本苗通过对群体发育的调控 ,从而对群体LAI、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但播期和基本苗对济南 17号千粒重的影响不大 ,不同地域、不同地力和气候因素对千粒重的影响似乎更大些。研究还表明济南 17号小麦具有突出的耐大群体的特点 ,但不适宜晚播。对两试点产量水平分析表明 ,济南 17号适宜在高肥地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87.
88.
吡草醚室内除草生物活性测定及对小麦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吡草醚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的生物活性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法研究了吡草醚对我国北方小麦田常见5种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对3个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吡草醚对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和麦瓶草Silene conoidea的防效好,GR_(90)值分别为3.66、4.21、2.57 g(a.i.)/hm~2,对猪殃殃Galium aparine、麦家公Lithospermum arvense的防效略差,GR_(90)值分别为11.41、17.39 g(a.i.)/hm~2,其活性是苯磺隆的2.27~9.07倍;吡草醚对抗苯磺隆荠菜有一定的控制作用,GR_(90)值为47.55 g(a.i.)/hm~2。该药剂对小麦安全性好,当剂量为384、192 g(a.i.)/hm~2时,小麦出现轻微触杀性药害;济麦22、良星66和矮抗58对吡草醚的耐药性分别为对苯磺隆的2.00、2.41和1.18倍。吡草醚在供试3个小麦品种与5种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在22.80~309.73之间,优于苯磺隆。表明吡草醚茎叶喷雾处理对温室盆栽阔叶杂草具有速效性好、活性高、选择性强等优点,是具有开发前景的一种麦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89.
小麦链格孢叶枯病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70年代以来,在黄河中游麦区发生了一种病原菌未知的小麦叶枯病,1993年至1996年依据柯赫氏证病律进行了病原学研究。结果由陕西、甘肃和河南等省采集的田间病叶标样,发现了11个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 triticina Prasada and Prabhu)分离菌株。在PCA平板上培养,该菌的初生分生孢子梗着生由(1~)2~5个孢子构成的短链,分生孢子褐黄色,宽卵球形、椭圆形,具3~8个横隔,0~5个纵隔或斜隔,分隔处缢缩,孢子体20~50 μm×10~15 μm,假喙柱形或膝状,5~47.5 μm×4~5μm。接种小麦叶片上出现长卵形、椭圆形褐色斑点,进而扩展成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病斑,周边有亮黄色晕圈。严重发病常导致叶枯,叶片大部死亡。 相似文献
90.
小麦新抗源CH223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及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条中(CYR)30、31、32和33号对小麦抗病新品系CH223及其亲本进行抗性评价,分析其对条中32号的抗性遗传方式,并研究其细胞学特征。结果显示,CH223苗期和成株期对上述4个生理小种表现出免疫或近免疫的抗性水平,并具有与其抗性供体TAI7047及其野生亲本中间偃麦草相似的抗病反应型;抗×感的F1代均为免疫,反应型为0~0;型,且F2、F2:3、BC1代的抗、感分离比均符合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分离模式;CH223及其与小麦品种"中国春"等杂种F1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绝大多数的花粉母细胞具有2n=21Ⅱ的配对构型,并能与小麦染色体完好配对。说明CH223不含较大的外源染色体片段,是一个携带偃麦草抗条锈病基因的隐形异源渐渗系,对条中32号的成株抗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