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67篇
  免费   1184篇
  国内免费   1317篇
林业   2322篇
农学   1628篇
基础科学   1529篇
  2653篇
综合类   10708篇
农作物   643篇
水产渔业   748篇
畜牧兽医   1853篇
园艺   648篇
植物保护   1336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488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534篇
  2019年   701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654篇
  2016年   893篇
  2015年   805篇
  2014年   1092篇
  2013年   1060篇
  2012年   1737篇
  2011年   1604篇
  2010年   1303篇
  2009年   1357篇
  2008年   1303篇
  2007年   1552篇
  2006年   1407篇
  2005年   1198篇
  2004年   840篇
  2003年   717篇
  2002年   583篇
  2001年   491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160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西北地区渔业现状的分析,从中挖掘出西北地区渔业落后的社会经济原因,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渔业发展形势,总结了西北地区渔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市场宣传和资源开发、引进资金和技术以及政策引导等发展西北渔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2.
用单层分化法研究了 ES细胞从 0~ 316 h(第 14天 )的神经分化过程。无饲养层培养的 ES细胞在无血清的N2 B2 7培养基中开始神经分化。从 72 h开始 ,神经外胚层的特异性转录因子 Sox1表达 ,在克隆的边缘逐渐出现向外迁移的细胞 ,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 ,有 1~ 2个细胞突起。在 191h(第 8天 )之后 ,细胞可迁移至克隆边缘的 2 0 0 μm之外 ,这些有细长突起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 Tau。以后 ,迁移细胞的突起开始交叠成网状。 316 h(第 14天 )时 ,细长的纤维可跨越在不同的克隆之间 ,长达上千微米。此时 ,免疫染色的结果表明 ,在克隆的中央有较多的圆形 Nestin阳性细胞 ,而克隆的边缘有大量的 β- tubulin 阳性细胞 ,它们交织成复杂的网状图像。阶段性表达基因的表达时序研究表明 ,ES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 Oct4开始减弱时 ,Sox1表达开始 ,此时细胞由全能状态进入早期神经分化状态 ;Tau的表达是 Sox1表达的下游事件。这一时序与胚胎发育中神经发生的时序相符。单层分化法能直观地展示 ES细胞的神经分化过程 ,可作为研究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及药物筛选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43.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结合位点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纯化的棉花黄萎病菌毒素(PLPC)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了PLPC特异性抗血清。将PLPC(15μg·ml 1)用不同浓度的抗体(1~20μg·ml 1IgG)吸附后处理泗棉3号的切根苗,毒素所引起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明所制备的抗体在与毒素发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的同时,可部分封闭毒素分子上与毒素受体结合的位点。利用竞争ELISA测定了泗棉3号幼苗子叶的质膜制剂与PLPC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质膜制剂与毒素结合后能部分阻断毒素与其抗体的免疫学反应,即质膜制剂中含有毒素的结合位点。分别用胰蛋白酶和煮沸处理质膜制剂后,质膜制剂对毒素与其抗体的反应的抑制作用消失,初步表明质膜制剂中与毒素结合的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44.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GRC构件的产品性能,施工工艺及方法、特点,展望未来建筑业外装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5.
樟子松人工林冠下植物种类动态变化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林分下层植物种类组成和林分内光照与林冠叶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樟子松人工林林下生态类型划分为A、B、C三个类型 ,其营养条件排序A 相似文献   
46.
一种适合稻区紫云英生产实际的紫云英加工调制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景彩  屠敏仪  王继成 《草业科学》2001,18(1):78-80,F003
将紫云英鲜草分离为草汁、细渣、纤维状渣;以粉状能量精料为载体吸收汁液;3种制品都以晾晒的方式进行干燥。晾晒时,3种制品综合占场面积较原草减少近90%;3种制品均可在一个晴日内风干,比原草干燥速度提高一倍余;细渣品质与国标一级苜蓿草粉相当;“二次拌汁料”、“三次拌汁料”之粗蛋白、粗纤维含量符合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加工方式切合稻区紫云英生产实际及产区综合条件,有推广价值,且易推广。  相似文献   
47.
作者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除污器堵塞现象对供暖系统的影响,提出应定期清理。  相似文献   
48.
该文探讨了不用编制削度表直接建立高精度立木干曲线的方法.当采用干曲线是3次多项式时,通常根据10分法测定树干各部位直径,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该方程式的参数.从数学角度,只要知道树干任意3个部位的直径,就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或联立方程式求解干曲线参数.本文以樟子松为例,探讨用树干哪3个部位直径拟合的干曲线最接近实际干曲线,为建立立木干曲线提供有效方法.利用9个部位半径(方法Ⅰ)和利用其中3个部位半径(方法Ⅱ,28种组合)分别拟合干曲线,结果表明方法Ⅱ的6种半径组合的精度良好,其中的3种组合,(r1.3,r0.3,r0.7),(r1.3,r0.4,r0.7)和(r1.3,r0.4,r0.8)是拟合现实干曲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9.
竹林是世界上第二大森林,它不仅再生能力强,生长迅速、成材期短、产量高,而且具有一次造林永续利用等优点,是当今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草)首选的林种。通过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山区绿化和水土保持,而且从传统的编筐织席到现在的竹、木复合板材的加工利用以及与竹笋等有关的食品、饮料的综合开发,它已经成为不少地区广大林农的一大经济支柱和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50.
从不同角度评述了森林在哈尼族传统人居环境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阐述了未来山区村镇发展中保留周边森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