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310篇 |
免费 | 2642篇 |
国内免费 | 526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580篇 |
农学 | 5994篇 |
基础科学 | 4673篇 |
7819篇 | |
综合类 | 28632篇 |
农作物 | 2952篇 |
水产渔业 | 2420篇 |
畜牧兽医 | 6126篇 |
园艺 | 1655篇 |
植物保护 | 33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0篇 |
2023年 | 1022篇 |
2022年 | 1827篇 |
2021年 | 1972篇 |
2020年 | 2020篇 |
2019年 | 2413篇 |
2018年 | 1455篇 |
2017年 | 2477篇 |
2016年 | 2971篇 |
2015年 | 2668篇 |
2014年 | 3367篇 |
2013年 | 3367篇 |
2012年 | 5126篇 |
2011年 | 4877篇 |
2010年 | 3918篇 |
2009年 | 3746篇 |
2008年 | 3394篇 |
2007年 | 3794篇 |
2006年 | 3303篇 |
2005年 | 2681篇 |
2004年 | 1952篇 |
2003年 | 1547篇 |
2002年 | 1232篇 |
2001年 | 1026篇 |
2000年 | 865篇 |
1999年 | 769篇 |
1998年 | 662篇 |
1997年 | 601篇 |
1996年 | 507篇 |
1995年 | 546篇 |
1994年 | 494篇 |
1993年 | 395篇 |
1992年 | 383篇 |
1991年 | 319篇 |
1990年 | 290篇 |
1989年 | 290篇 |
1988年 | 201篇 |
1987年 | 121篇 |
1986年 | 73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2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6篇 |
1962年 | 10篇 |
1956年 | 8篇 |
1955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对41份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种质资源的16个外部性状变异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在对16个指标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34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偃麦草种内形态指标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为4.88%~33.30%,其中叶层高度变异系数最大,达33.30%,其次为旗叶长(26.03%),而种子宽度、种子长度、种子厚度、颖长、叶长变异较小,均在10.0%以下;海拔高度与偃麦草生殖枝高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颖长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在纬度上的相关性却呈现相反趋势;经度仅与穗下第1节间长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对外部性状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5.0处,34份偃麦草材料可被划分为高大型、偏高大型、特殊型、低矮型4个类型,且特殊型和低矮型均具有开发为草坪草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3.
基于线性谱聚类的林地图像中枯死树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基于线性谱聚类超像素的方法应用在森林病虫害防治领域,可智能监测无人机森林虫害图像中的枯死树,为森林有害生物的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分别以湖北省受松材线虫与辽宁省受红脂大小蠹侵害的松林无人机图像为试验数据,首先使用线性谱聚类超像素分割算法将图像划分为多个超像素;然后基于枯死树木的颜色特征,初步提取可能为枯死树的超像素区域;最后基于枯死树木与其他干扰地物具有不同的纹理特征,计算超像素的区域密度和缝隙量,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初步提取的超像素进行分类,从而检测出图像中的枯死树。【结果】基于线性谱聚类超像素和支持向量机的枯死树监测方法可有效排除与枯死树木颜色相近的其他干扰地物,较准确地提取出枯死树木。使用该方法与基于植被颜色指数的阈值分割方法、基于简单线性迭代聚类超像素和随机森林的方法,对35幅受灾松林无人机图像进行试验,并选用交并比、虚警率和漏检率3个评价指标对3种方法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线性谱聚类超像素的方法监测出的枯死树区域最精确,其监测结果与人工检测结果的交并比均值大于58%,且虚警率和漏检率均优于另外2种方法。【结论】基于线性谱聚类超像素的枯死树监测方法能实现松林中枯死树的快速、准确检测及定位。 相似文献
104.
Postulation of leaf-rust resistance genes in Czech and Slovak barley cultivars and breeding lin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eaf‐rust resistance (Rph) genes in 61 Czech and Slovak barley cultivars and 32 breeding lines from registration trials of the Czech Republic were postulated based on their reaction to 12 isolates of Puccinia hordei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virulence genes. Five known Rph genes (Rph2, Rph3, Rph4, Rph7, and Rph12) and one unknown Rph gene were postulated to be present in this germplasm. To corroborate this result, the pedigree of the barley accessions was analysed. Gene Rph2, as well as Rph4, originated from old European cultivars. The donor of Rph3, which has been mainly used by Czech and Slovak breeders, is ‘Ribari’ (‘Baladi 16’). Rph12 originates from barley cultivars developed in the former East Germany. Rph7 in the registered cultivar ‘Heris’ originates from ‘Forrajera’. A combination of two genes was found in 10 cultivars. Nine heterogeneous cultivars were identified; they were composed of one component with an identified Rph gene and a second component without any resistance gene. No gene for leaf rust resistance was found in 17 of the accessions tested.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utility of using selected pathotypes of P. hordei for postulating Rph genes in barley. 相似文献
105.
对退耕还林工程中种草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种草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出退耕种草的草种选择和种植模式 ,并探讨发展草产业的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6.
107.
黑龙江龙口自然保护区黑熊春季生境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于2008年4~5月和2009年4~5月,在龙口自然保护区对黑熊春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共设置87个10 m×10 m样方,并调查12个生态因子,其中利用样方41个,对照样方46个。通过Vanderploeg &Scavia选择指数得到,黑熊喜爱选择处于高海拔(〉450 m)、上坡位有石砬子且草本盖度适中(10%~40%)的生境,倾向选择乔木密度高(〉10株/100 m2)、郁闭度大(〉40%)、灌木密度较低(〈10%)、隐蔽级低(〈30%)、倒木密度大(〉1根/100 m2)、陡坡(〉30°)且向阳的针阔混交林。主成分分析与资源选择函数分析共同得到海拔、坡度、坡位、植被类型对黑熊生境选择影响较大,坡向和倒木密度影响较小的结果。综合分析,将Vanderploeg & Scavia选择指数、主成分分析与资源选择函数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反映黑熊生境选择情况。 相似文献
10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乳房炎的调控机理,对已发表的5套大肠杆菌感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表达谱芯片数据统一进行预处理,并整合大肠杆菌感染1、6、24 h的基因富集分析,以期得到更可靠的影响奶牛乳房炎的关键基因和通路。结果发现,感染1、6和24 h数据集的分析结果中共同下调通路分别为9、30和17个,分析结果确定了一些奶牛乳房炎相关的通路及基因,为进一步揭示其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The Taolimiao-Alashan Nur(T-A Nur),of about 10km2 a brackish lake located on the Ordos upland of western Inner Mongolia,northern China,used to be not only supporting the largest breeding colony of the Relict Gull(Larus relictus)but also being a very good sample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a semi-desert wetland locality for those waterbirds,both breeders and migrating vagrants,of the region,and,therefore,the T-A Nur was recognized,in 2002,the No.1148 Ramsar Site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10.
选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对双峰驼精清进行分离,各层析组分用于大鼠垂体组织体外培养,并给母驼肌注有活性的组分,以RIA法测定垂体组织培养液和母驼血浆中LH及FSH的浓度。结果表明,驼精清经DEAE-纤维素柱分离后可得到5个蛋白组分(L1-L5),其中L3在大鼠垂体培养时引起LH释放明显增加(P<0.05),FSH则无明显变化。给卵巢上无大卵泡发育的母驼肌注有活性的组分L3,可引起血浆中LH明显升高,FSH也无变化。由此表明,L3在体内外试验中均具有引起LH释放的生物活性,它可能是诱导排卵的活性因子或其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