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松塔景天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利用含有不同浓度配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分别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生根培养及驯化移栽,建立了松塔景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 mg/L +NAA 0.05mg/L ,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7.78%;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 NAA0.1 mg/L ,不定芽诱导率达88.89%;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 S+IB A 0.3 m g/L ,生根率达91.33%;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4%。  相似文献   
92.
白牛槭(Acer manshruricum)、紫花槭(A .pseudo‐sieboldianum)、色木槭(A .momo)和茶条槭(A .ginala)实生苗培育试验表明:4种槭树种子育苗在东北地区易行;1年生幼苗中白牛槭长势相对较弱,从第2年至第5年紫花槭转为弱势生长,4种苗木生长势强弱依次为色木槭>茶条槭>白牛槭>紫花槭。茶条槭和白牛槭苗木无需人工修剪,2~3年龄苗即可直接应用;色木槭生长速度快但冠型发育较晚,辅以人工修剪整形,4年龄苗可出圃应用;紫花槭具有风干稍现象,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冠型发育,在东北地区可考虑灌木型紫花槭苗木的培育和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93.
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其中粗蛋白质设17.0%、18.5%、20.0%三个水平,大米活性肽设0、1%、2%三个水平,研究了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和大米活性肽的不同添加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1%~2%的大米活性肽,可明显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增加5.37%~7.13%和4.62%~5.49%,料重比降低了0.63%~1.86%;还可将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降低1.5~3.0个百分点;同时,添加1%~2%的大米活性肽还能显著增强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4.
8203号杨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203号杨系雌株,树冠较一般杨树窄.在东部山区能够完成正常的生育周期,物候期与大青杨相近.苗期生长高峰期主要为6月中旬到7月下旬.胸径生长3-7a为加速阶段,8-14a为稳定生长阶段;树高生长最快时期为4-9a;现阶段材积生长始终处于加速期.8203号杨适宜营造短周期工业用材林,也是培育大径级材种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95.
何元龙 《古今农业》2006,(4):70-78,107
20世纪初黑龙江省小麦生产的发展速度很快,种植面积较大,品质较好,小麦的贸易量也很大,但是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同时,黑龙江省的小麦生产受到气象条件和病害以及国内外贸易的严重约束。20世纪初是黑龙江省小麦生产、贸易、加工快速发展的时期,成为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区。  相似文献   
96.
比较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和第五版中Q91-Q98段生物学科的有关内容,对新版分类法在分类类目、注释、文字等方面作出的修订进行了归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97.
"十一五"浙江蚕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通过对“十五”期间浙江蚕业发展情况与蚕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认为“十一五”期间是浙江蚕桑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十一五”期间浙江蚕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作了规划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稳定发展浙江蚕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8.
今年是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0周年。文章对10年来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四川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99.
关于“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全面掌握依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问题,指导“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2008—2018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农村生活污水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从国家层面推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跨越三个“五年”,但总体上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比例仍然很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是夯实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阶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亟待在分类聚焦细化资金保障、加强县域规划技术帮扶、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供需平台和提升监管水平等方面系统谋划和布局。  相似文献   
100.
张蕾  江幸福 《植物保护》2022,48(4):68-72
防控新发突发植物疫情是保障农业领域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草地螟是我国“三北”地区农牧业重大迁飞性害虫,具有暴发性、多食性和周期性发生特点,严重威胁国家粮食、油料和牧草等作物生产安全,已列入2020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当前我国草地螟已进入建国后第4个发生周期。根据全球气候变化、农作物结构调整,结合草地螟生物学习性以及当前发生现状,研判本轮周期草地螟发生区域可能更广,为害作物可能更多,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发生程度可能更重。为控制草地螟发生为害,提出加强草地螟境内跨区域及跨境迁飞、滞育越冬和周期性发生等成灾规律研究;建立自动化、智能化早期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异地测报技术;集成区域化防治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卵、幼虫和成虫一体化绿色可持续治理技术,从而为遏制草地螟新发生周期暴发势头,保障国家粮油生产安全和生物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