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8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728篇
林业   1284篇
农学   581篇
基础科学   417篇
  1867篇
综合类   3160篇
农作物   422篇
水产渔业   317篇
畜牧兽医   438篇
园艺   170篇
植物保护   54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at the opportunity cost (return forgone) of cutting principles imposed by the Swedish forest policy is economically significant. The Swedish Forestry Act of 1979 recommends a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sustaining high yields of valuable timber referred to here as the Balance Strategy. However, the Forestry Act allows for a range of different for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 Act establishes both a minimum cutting volume for a ten‐year‐period and a maximum final cut area referred to here as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Strategies, respectively. These strategies were compared to a management plan, referred to as the Economic Strategy, for minimizing the opportunity cost for the forest owner. Based on data from a recent forest management plan, a simulation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yields and economic returns for a period of one hundred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a 4% interest rate the Economic Strategy produces a gain of approximately 8200 SEK ha‐1. The Economic Strategy, however, emphasizes volum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results in a forest far different from that developed under the Balance Strategy, in which quality timber is also produced. The Economic Strategy may also have less favourable effects 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creational value of the forest.  相似文献   
992.
分析了吉林省蜜蜂饲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蜂种、蜂产品生产、蜜蜂疾病等实际情况,对吉林省蜂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立蜜蜂病敌害防治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饲养,宣传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蜂,加强蜂业与农业、林业及生态旅游业等方面的合作,为生态省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城市开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发展定位,围绕如何实现该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编制、建设内容、森林资源保护与抚育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94.
995.
冬油菜茬后复种青贮玉米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文  李飞  杨植  张秀珍 《草业科学》2012,29(9):1482-1485
为了开辟饲料生产新途径,在冬油菜(Brassica napus)茬后复种青贮玉米(Zea mays),开展品种筛选试验。对9个参试品种生育期、植株形状、产草量等指标的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饲粮2号和文玉5号属中熟品种,茎秆最粗,且饲粮2号鲜草产量最高,为79 303.7 kg·hm-2,其干物质为18 855.9 kg·hm-2;文玉5号鲜草产量次之,其干物质产量最高,为20 127.6 kg·hm-2。综合分析认为,饲粮2号和文玉5号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适于在当地冬油菜茬后复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6.
培训考察团先后访问了美国联邦国有林管理局、美国南部林区(第八区)国有林管理分局、西南林区(第五区)安吉斯林管区和乔治亚州农业厅以及私有林主。美国森林资源丰富,国有林垂直管理体制简单高效,森林经营科学规范。比较了中美两国国有林管理方面的主要差异,分析了我国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7.
以‘魏可’葡萄离体叶片为外植体,利用植物表达载体上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Ⅱ)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pCAMBIA2301)对影响‘魏可’葡萄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农杆菌介导‘魏可’葡萄遗传转化体系为农杆菌侵染4 min,共培养3 d,卡那霉素质量浓度5 mg·L-1,羧苄青霉素质量浓度200 mg·L-1。采用此体系对‘魏可’葡萄进行转化,共获得9株抗性苗。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扩增的方法检测,结果表明,有4株通过了PCR检测,1株通过了RT-PCR检测,初步证明nptⅡ基因已经整合进入‘魏可’葡萄基因组中。将PCR产物回收,经测序验证nptⅡ基因完全整合进入‘魏可’葡萄基因组中。对CK及经PCR检测呈阳性的株系进行卡那霉素抗性鉴定,发现PCR呈阳性的株系均比CK抗Kan的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98.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自毒作用及其与连作障碍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连作障碍问题的发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对其发生机理和克服措施还没有取得突破。本文分析了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种类及其产生机理、次生代谢物的自毒作用、植物对自产的次生代谢有毒物质的抗性机制及其形成时序等,认为次生代谢物对新生植物的自毒作用是连作障碍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连作障碍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999.
三七连作土壤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子龙  王文全  杨建忠  崔秀明 《土壤》2010,42(6):1009-1014
为明确三七连作的障碍效应,以不同连作年限及不同空间分布的土壤为基质,通过发芽和幼苗生长试验,研究了连作土壤对三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新土相比,连作土壤处理下三七种子萌发的最大速度加快,种子的发芽势变化不大,而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快速发芽期则明显呈降低或变短的趋势;②随土壤连作年限的增加,三七幼苗的成苗率和株高均显著下降(p0.05);③与根区外土相比,根区土和根区下土显著降低了三七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对种子萌发的最大速度也呈降低作用,但却使三七幼苗的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加。连作土壤对三七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均表现明显的障碍效应,化感(自毒)作用可能是造成三七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王淑英  樊庭录  丁宁平  赵刚 《核农学报》2010,24(5):1044-1050
以始于1979年的黄土旱塬黑垆土长期5种肥料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小麦、玉米一年一熟轮作条件下旱地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气候年型如何,作物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大小依次为:有机无机肥结合(MNP)>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SNP)>单施化肥(NP)>单施农家肥(M)>单施化肥氮(N)>不施肥(CK);MNP和SNP施肥方式在旱地农业生产中具有显著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2种施肥方式下小麦平均产量较CK增加189%和15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93%和 165%,玉米平均产量较CK增加125%和9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1%和96%。随着试验年限的延长,化肥尤其是氮肥的增产效果受降水影响年际之间波动性很大, 但无机氮磷结合农家肥、无机氮磷配合秸秆还田能有效减缓产量的波动,起到抗逆减灾和稳定产量的作用。有机无机肥结合(MNP)和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SNP)是实现旱地有限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