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55篇
  免费   1338篇
  国内免费   1294篇
林业   3191篇
农学   1554篇
基础科学   1296篇
  1738篇
综合类   11430篇
农作物   1048篇
水产渔业   1276篇
畜牧兽医   2089篇
园艺   780篇
植物保护   985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567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704篇
  2019年   790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634篇
  2016年   751篇
  2015年   768篇
  2014年   1209篇
  2013年   1224篇
  2012年   1961篇
  2011年   1868篇
  2010年   1462篇
  2009年   1565篇
  2008年   1373篇
  2007年   1599篇
  2006年   1299篇
  2005年   1117篇
  2004年   807篇
  2003年   735篇
  2002年   572篇
  2001年   544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81.
河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指出了河南省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河南省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82.
江苏省动态生态足迹的测度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计算了江苏省1990-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江苏省生态经济可持续状况和资源利用强度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并结合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提出实现该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江苏省人均生态足迹明显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逐渐增大,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呈逐渐减小趋势.从生态足迹构成看,化石燃料生态占用面积最大.其次是耕地,牧草地居第三;除耕地外,牧草地、水域、林地、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人均生态占用面积均逐渐增大.从横向比较看,江苏省的人均生态足迹虽然高于中国平均水平,却低于全球平均值.可见,江苏省人口、经济和消费模式对自然生态的需求已经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983.
通过对药用植物水飞蓟的引种及其生长表现观察,初步揭示了水飞蓟在天津栽培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习性。结果表明,水飞蓟不仅在天津地区能成功种植,而且可进行露地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984.
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短缺,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概述海南主要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经济价值及其开发利用情况,探讨今后发展前景,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5.
沙棘研究现状、开发利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沙棘的资源分布及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氮改土、防风固沙方面的作用,挖掘了沙棘在食用、药用和木材加工方面的经济价值,展望了沙棘在保持水土、治理沙漠化及深加工产品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86.
介绍了抚松县水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池塘渔业、水库渔业、高效渔业、冷水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抚松渔业的策略,如树立科学的养殖观念,加大库区水产业的技术投入力度,推广新的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渔业加工业,加强科技推广工作,加强渔业生产者的技术培训工作等。  相似文献   
987.
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点、问题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我国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研究方法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目前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未来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988.
[目的]研究各生育期非充分灌溉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设计13个水稻非充分灌溉处理,于2005~2008年在天长二峰试验站进行坑测试验。[结果]水稻分蘖期水分亏缺主要推迟生育进程,影响分蘖数,导致成穗数不足而减产;水稻拔节期水分亏缺主要抑制植株株高,影响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严重;抽穗期水分亏缺主要降低了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严重;乳熟期水分亏缺主要影响水稻千粒重,最终导致减产。[结论]揭示了水稻不同生长阶段水分亏缺的生理机制和减产机理,为水稻在受到一定的水分胁迫而实现节水的同时,也能取得最佳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9.
李旭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712-7716
根据贵州省1978~2007年的统计资料,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其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之间动态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①贵州耕地数量与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及GDP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及GDP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②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及GDP增长是其耕地减少的重要驱动力,尤其与人口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走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在于控制人口数量,并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强耕地质量保护,集约利用土地以提高耕地的经济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990.
野猪是重要的兽类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野猪的遗传资源进行研究评估,既能起到保护遗传资源的作用,又能利用它们来改良家猪形成新的猪种。文章主要从野猪的生物学特性、与家猪的起源进化关系及开发利用前景等方面对野猪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野猪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