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7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527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3篇
综合类   667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775篇
畜牧兽医   329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侯金伟  陈焘  南志标 《草业学报》2021,30(3):129-136
为了探讨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病原真菌如何影响土壤种子存活,采用“种子袋埋藏与取回”的方法,对该地区3种常见植物胡枝子、长芒草和狗尾草种子进行杀菌剂处理、并且以不同方式(单种或者不同种混合)装入尼龙网袋后埋入土壤中,在田间分别埋藏1和3个月后取回种子袋,统计每袋种子的存活情况,并且进行萌发试验,检测种子生活力状况。结果表明:1)长芒草种子的田间发芽率最高,平均约为51.9%,显著高于胡枝子(14.6%)和狗尾草(26.1%)(P<0.05);随着埋藏时间的增加,3种植物种子发芽率显著增加;然而杀菌剂处理以及不同埋藏方式对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2)胡枝子种子的田间死亡率最低,平均约为1%,长芒草和狗尾草种子的田间死亡率分别为5.1%和4.4%;埋藏1个月后,杀菌剂未处理和单种埋藏条件下长芒草和狗尾草种子的田间死亡率分别为12.5%和11.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下两种植物种子的死亡率(P<0.05);胡枝子种子在埋藏1和3个月时,其种子死亡率在不同处理组合之间均无显著差异。3)长芒草种子的室内萌发率最高,平均约为64.3%,显著高于胡枝子(5.9%)和狗尾草(29.2%)(P<0.05)。随着埋藏时间的增加,胡枝子和狗尾草种子的室内萌发率显著下降,而长芒草种子的室内萌发率却显著增加。结果表明,病原真菌对土壤种子存活的影响因植物种而异;较单种埋藏相比,混合埋藏降低了种子的死亡率,可能是由于混合埋藏稀释了病原真菌的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22.
23.
24.
Petrosky CE, Schaller HA. Influence of river conditions during seaward migration and ocean conditions on survival rates of Snake River Chinook salmon and steelhead.
Ecology of Freshwater Fish 2010: 19: 520–536. © 2010 John Wiley & Sons A/S Abstract –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ocean and freshwater factors on survival of at‐risk anadromous fish populations is critical to success of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efforts. Abundance and smolt to adult survival rates of Snake River Chinook salmon and steelhead decreased dramatically coincident with construction of hydropower dams in the 1970s. However, separating the influence of ocean and freshwater condition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possible confounding factors. We used long time‐series of smolt to adult survival rates for Chinook salmon and steelhead to estimate first year ocean survival rates. We constructed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that explained the survival rate patterns using environmental indices for ocean conditions and in‐river conditions experienced during seaward migration. Survival rates during the smolt to adult and first year ocean life stages for both spec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both ocean and river conditions. Best‐fit, simplest models indicate that lower survival rates for Chinook salmon are associated with warmer ocean conditions, reduced upwelling in the spring, and with slower river velocity during the smolt migration or multiple passages through powerhouses at dams. Similarly, lower survival rates for steelhead are associated with warmer ocean conditions, reduced upwelling in the spring, and with slower river velocity and warmer river temperatures. Given projections for warming ocean conditions, a precautionary management approach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in‐river migration conditions by increasing water velocity, relying on increased spill, or other actions that reduce delay of smolts through the river corridor during their seaward migration.  相似文献   
25.
小花忍冬是观赏性和抗逆性兼具的优良树种之一。为了解决其种子繁殖子代分化变异大的问题,结合小花忍冬特性,通过不同基质、激素及不同浓度的处理,对其进行了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基质种类、激素种类、激素浓度都直接影响其扦插成活率,激素种类直接影响地下根系的生长量。其中,使用珍珠岩︰沙子=1︰2、NAA、100 mg/L组合,...  相似文献   
26.
红花山玉兰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及其消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红花山玉兰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类型及其消毒方法,为红花山玉兰的无性繁殖提供技术支持,对灭菌时间、外植体类型和取材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和顶芽的存活率分别为40.0%和33.33%,较叶片和叶柄的存活率高,且茎段和顶芽的存活率较叶片的存在显著差异,二者的死亡率均与叶柄和叶片的存在显著差异;茎段和顶芽为适宜的外植体。茎段在6月取材优于12月,且采用0.1%的升汞消毒10 min,其存活率为40.0%;顶芽在6月和12月取材均可,消毒后去除托叶能够有效地降低顶芽的污染率,提高其存活率。最佳消毒组合:先用75%的酒精表面喷洒预处理,再用0.1%的升汞消毒10 min,之后去除顶芽的托叶。该方法污染率和死亡率低,存活率最高,依次分别为6.67%、7.78%和85.55%,且芽启动率高。  相似文献   
27.
转基因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以来,北京奶牛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北京奶牛中心良种场开展了转基因牛胚胎移植试验研究。本试验利用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转基因母牛作为供体,进行超数排卵生产体内胚胎,将获得的胚胎移植给15~15.5月龄荷斯坦母牛受体。截止2010年3月21日,累计移植转基因奶牛胚胎87枚,移植受体牛87头,妊娠48头,移植妊娠率为55.17%;产犊43头,成活34头,犊牛成活率为79%;经中国农业大学研究人员检测,有14头公牛携带转入目的基因,这14头公牛已全部进入北京市种公牛站饲养。目前,有10头公牛到了试采精月龄,精液经农业部牛冷冻精液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8.
据各大城市提供的数据分析,大树移植的成活率仅在50%左右,这个问题日益受到有关专家及园林建设者们的重视。如何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大树移植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严格的技术要求和具体的养护措施,只有遵循自然生长规律,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活效果。  相似文献   
29.
花生组培苗嫁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花生组培再生苗及转基因苗驯化移栽成活率低的难题,本试验以花生实生苗作为砧木,对花生嫁接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净台内无菌嫁接效果较好,以再生苗或实生苗为接穗进行无菌嫁接,其成活率均达90%以上,明显高于室内嫁接成活率(71%~72%);无菌嫁接时12~15d苗龄的砧木效果最好;将无菌嫁接苗在培养基中培养3~5d后进行驯化移栽为最佳时期;不同花生基因型嫁接苗成活率在87%~95%;嫁接苗移栽田间后,其成活率高达94%,且100%结果。  相似文献   
30.
杨树伐根嫁接亲和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美旱杨为砧木,选择了9个杨树品种作接穗进行伐根嫁接,研究了伐桩与接穗的亲和力。结果表明:以小美旱杨为伐桩,嫁接038杨,中林46杨,107杨,108杨,埃瑞达诺110杨,中林2001杨,中林2025杨和转基因杨的伐桩成活率均高于97.8%,第4年伐桩保存率均高于92.8%,可以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表现出良好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