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14篇
  免费   1922篇
  国内免费   3317篇
林业   3111篇
农学   2676篇
基础科学   3584篇
  5915篇
综合类   14680篇
农作物   1750篇
水产渔业   1380篇
畜牧兽医   4074篇
园艺   715篇
植物保护   1468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788篇
  2022年   1213篇
  2021年   1241篇
  2020年   1292篇
  2019年   1474篇
  2018年   934篇
  2017年   1367篇
  2016年   1754篇
  2015年   1548篇
  2014年   1898篇
  2013年   2133篇
  2012年   2601篇
  2011年   2624篇
  2010年   2094篇
  2009年   2019篇
  2008年   1806篇
  2007年   1918篇
  2006年   1641篇
  2005年   1399篇
  2004年   1051篇
  2003年   898篇
  2002年   702篇
  2001年   563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482篇
  1998年   425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350篇
  1995年   354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283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游客量动态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的票房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旅游量灰色动态模型。基此,对哈园游客量进行了中短期预测,其预测检验精度为93.72。旨在对该园建设、管理等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生态系统内部自由能的积累,使系统失去平衡并趋于同其它生态系统结合,自由能驱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态系统或亚生态系统,通过会聚,超循环和耦合而联合,从而形成具有特殊结构一功能的更高一级的新系统。系统耦合可以多途径解放生态系统中的自由能而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亦即从催化潜势,位差潜势,多稳定潜势及管理潜势中取得能输出。上述过程可作用于农业系统中的四个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各有自己的产品:前植物生产,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外生物生产,从而大幅度提高其生产力。在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本文分别计量了各个子系统的能流单位及其流程,证明它的子系统也可以成功的发生系统耦合,其中绿洲子系统应居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63.
高伟  贾艳敏 《森林工程》1996,12(2):50-51
对哈尔滨市工农兵钢箱索梁桥的模型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桥设计采用的理论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为桥梁的修复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4.
A laboratory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veterinary ventilator. The ventilator studied was configured according to manufacturer's directions and attached to a test lung via a pneumotachograph and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ducer interfaced to a pulmonary mechanics analyzer system. Constant resistance (R=10 cm H2O/L/sec) and compliance (C=3 ml/cm H2O) factors were maintained for all trials. The ventilator operated at the manufacturer's preprogrammed parameters. In the first trial, body weight was the only variable. In the second trial, an endotracheal tube was placed in series between the ventilator's breathing circuit and the pneumotachograph. Body weights from 1–20 kgs were evaluated. Mean values for respiratory rate (RR), minute ventilation (VE), inspiratory time (Ti), 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 (PIP), and peak inspiratory flow (Fpki) displayed on the ventilator control panel; tidal volume (VT), calculated from the displayed minute volume, and identical parameters measured by the pulmonary mechanics system at each body weight, were compared using a two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were found between mean displayed and measured values for RR, PIP, and Fpki.  相似文献   
65.
枇杷果实采后呼吸与乙烯释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郑永华  应铁进 《园艺学报》1993,20(2):111-115
  相似文献   
66.
浙农大A系意蜂生产性能考察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杂交一代蜂群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浙农大 A 系意蜂的产育力、群势增长速度、采蜜量等,与平湖意蜂和澳大利亚意蜂无显著差异或基本一致,但蜂王浆高产性能表现突出,产量比平湖意蜂高19.5%,比澳意高42.5%,而且质量指标符合国家规定和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67.
复合酶高活性酵母对岭南黄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洪奇华 《中国家禽》2003,25(20):8-9
300只岭南黄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用3%活性酵母替代3%豆粕。饲养试验结果表明:0~49日龄,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成活率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74%(P<0.05)、8.91%(P<0.05)和5.00%(P<0.05),试验组料蛋比比对照组下降11.25%(P<0.05)。代谢试验表明:能量表观利用率和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05%(P<0.05)和6.84%(P<0.05)。  相似文献   
68.
在影响川东鸭茅种子产量的诸多因素中,播种量和行距是主要因素之一。本试验采用的行距是30、60、90cm,10m^2小区的播种量分别为10、15、20g,进行2因子9处理3重复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组合A2B3的种子产量最高,达799g/10m^2,极显著高于其它组合。因此,建议种植川东鸭茅采用行距90cm、播种量0.67kg/667m^2。  相似文献   
69.
系统工程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畜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遗传育种、营养、养猪、养禽、养羊、养牛等方面阐述了系统工程近二十年来在畜牧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70.
Long‐term experiments are a classical case of repeated measurements. Traits are measured on the same experimental unit over many years so that correlations aris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s made on the same plot in consecutive yea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nalysis of a three‐crop‐rotation long‐term experiment. We analysed the yields of the crops and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the topsoil over 30 consecutive years. Several variance–covariance approach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trait‐specific best fit is interpreted. Mixed model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of the experiment. Both yields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show a more or less pronounced variance heterogeneity. Especially for yields, the heterogeneity of cycles and years is dominant. The consideration of correlations results in a better model fit in all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