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香根草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香根草常规的无性繁殖方式难以满足运用生物技术筛选香根草抗性种质对种苗的需求,更难以满足大规模的香根草生态工程对种苗的需求。因此,创建香根草的组织培养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以香根草的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诱导愈伤培养基为MS 2.0 mg/L生长素(2,4-D) 1.0 mg/L细胞分裂素(6-BA),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6.7%;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 0.1 mg/L吲哚丁酸(IBA) 0.1 mg/L多效唑(PP333)。不同品种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的愈伤诱导率存在较大差异。香根草的胚性愈伤组织具有单子叶植物典型的胚胎结构,其植株再生能力在继代条件下可以长期保持,继代18次的愈伤组织植株再生能力仍高达92.0%,即使继代24次后仍可达89.6%。香根草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为香根草开展基因工程及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大规模繁殖香根草种苗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2.
为了解培养基中附加6-BA长期继代培养对蝴蝶兰类原球茎(PLB)状态的影响,以只添加3 mg/L的6-BA和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照)培养基分别继代培养PLB 24个月,培养过程中观测PLB活力指标,分析相关氧化、抗氧化和DNA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第8个月2组PLB活力指标没有显著差异,第16个月6-BA组PLB分化...  相似文献   
123.
籼稻YTB成熟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籼稻YTB成熟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条件,对籼稻愈伤组织进行不同继代培养条件优化组合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籼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NB培养基是较适合籼稻愈伤组织继代生长的培养基;籼稻YTB成熟胚愈伤组织不适合二次继代;铁盐浓度对籼稻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有明显影响;水解酪蛋白、脯氨酸、谷氨酰胺及硫代硫酸钠等能改善籼稻愈伤组织的质量,降低褐化率;抗坏血酸(VC)对籼稻胚愈伤组织的继代生长及抗褐化无明显影响;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学观察的一致性证明了外源腐胺PUT(30 mg/L)在籼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可以使愈伤组织保持良好的胚性,从而提高后续遗传转化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4.
以温室种植的‘秋香’番茄健壮幼嫩侧芽为材料,研究4种不同消毒方法对番茄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并通过继代培养,进一步研究并筛选‘秋香’番茄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效果较理想的方式是10%的NaClO溶液(v/v)消毒20min,后用0.1%HgCl_2溶液(w/v)+2滴吐温20消毒3min;无菌株系建立适合的培养基为MS+BA 0.1mg·L~(-1)+IBA 0.1mg·L~(-1);继代培养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BA0.1mg·L~(-1)+IBA 0.5mg·L~(-1),可以较快获得健壮的‘秋香’番茄试管苗。  相似文献   
125.
采用M199培养基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吻端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研究,继代培养细胞传至第8代。实验结果显示:吻端组织接种培养3~5 h,细胞迁移伸展,6 d后生长细胞集落汇合,每4~6 d递次进行继代培养,培养生长的细胞呈纤维样。比较继代细胞在不同温度(15、27、37℃)和血清浓度(0、10%、20%)条件下的生长,27℃、10%血清的培养条件最适宜吻端细胞的增殖。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证明离体吻端细胞为正常的二倍体细胞。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离体吻端细胞对温度等培养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培养细胞增殖迅速,具有建立连续细胞系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开展荔枝(Litchi chinensis)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研究,为荔枝再生体系技术的建立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以荔枝叶片为试验材料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要素(基因型、材料来源、培养基成分等)进行研究,并开展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增值试验.[结果]将萌发后2~4周的无菌叶片切成1 cm2大小并沿垂直于主...  相似文献   
127.
Gametoclonal vari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in rice plants regenerated from anther-derived callus after subculture for two different periods (4–6 and 20 weeks) in medium with two levels (292 and 438 mM) of mannitol. A high osmotic stress by mannitol in subculture medium contributed to the maintenance of high regeneration ability. The frequency of diploid regenerants (R0 plants) increased and that of haploids decreased from callus subcultured for the longer period in medium with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mannitol. R1 regenerant lines displayed variations in all six agronomical traits studied at the frequencies of 63% and 88% after subculture for 4–6 weeks and 20 weeks, respectively. High homozygosity was suggested in most of the R1 lines for these traits by the similar levels of variance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variety.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a skewed distribution of variants towards dwarfness and less panicle weight in the regenerants from callus subcultured for 20 weeks with 438 mM mannitol. Two short culmn variants were shown to be due to single or double recessive mutation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rolonged subculture under high osmotic stress causes non-random selection of homozygous gametoclonal variations in rice anther cultur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28.
青海湖裸鲤肾细胞的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块移植培养技术,用RPMI 1640培养基对来源于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肾组织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结果显示:培养48 h可见组织块周围有细胞迁出,并形成生长晕;培养一周可形成单层细胞;对原代培养的单层细胞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后,传代培养至第四代。实验初步确立青海湖裸鲤肾细胞培养条件为:培养基RPMI 1640,培养温度为27℃,pH值为7.0~7.5,原代培养血清浓度为20%,传代培养的血清浓度为10%,无需通入CO2。  相似文献   
129.
本试验通过建立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模型,研究L-茶氨酸对H_2O_2诱导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比率及其凋亡通路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取42日龄湘东黑山羊的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培养于含5%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培养基中,待细胞密度达到60%~70%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培养基中无额外添加物的对照组、添加800μmol/L H_2O_2的Ⅰ组、添加800μmol/L H_2O_2+4 mmol/L L-茶氨酸的Ⅱ组、添加800μmol/L H_2O_2+8 mmol/L L-茶氨酸的Ⅲ组和添加800μmol/L H_2O_2+16 mmol/L L-茶氨酸的Ⅳ组,每组3个重复。作用12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比率,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对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通路关键基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8(Caspase-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9(Caspase-9)、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和凋亡酶激活因子(Apaf-1)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通过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I)联合染色结果可知,与Ⅰ组相比,各L-茶氨酸添加组(Ⅱ、Ⅲ和Ⅳ组)细胞晚期凋亡比率显著降低(P0.05),且细胞晚期凋亡比率随L-茶氨酸添加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2)通过RT-q PCR检测结果可知,与Ⅰ组相比,各L-茶氨酸添加组Caspase-3、Caspase-9、Apaf-1基因的表达量皆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L-茶氨酸对H_2O_2引起的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结果可为今后研究反刍家畜瘤胃氧化应激损伤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0.
以欧洲甜樱桃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几种生长调节物质(6-BAI、BA、NAAI、AA、TDZ)对欧洲甜樱桃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培养中,6-BA和IBA对提高培养效果的影响均极显著,6-BA可诱导丛生芽的形成,IBA配合6-BA可促进丛生芽和叶的生长,而微量的TDZ即可极显著地抑制培养效果。生根培养中,NAA和IBA可极显著地促进生根培养效果,其中NAA主要诱导根的发生并促进根的伸长,IBA刺激根数的增加并促进根和苗的生长,而IAA对试管苗生根无显著作用。试验筛选出适宜的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8 mg/L+IBA 0.3 mg/L+砂糖30 g/L+琼脂6.0 g/L;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8 mg/L+IBA 0.6 mg/L+蔗糖20 g/L+琼脂6.0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