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61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3篇
  19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当归开花授粉特性和繁育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定点定株观察,运用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联苯胺-过氧化氢法、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对当归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归花各部形态和数量存在普遍的变异现象,雌雄蕊出现异熟现象,为雄蕊先熟。单花花期为4~5 d,依其形态和雌雄性功能表达可分为6个时期:蕾期、开花前期、雄性期、两性期、雌性期和谢花期。当归在开花第3天的花粉活力最强,相差1天后的柱头可授性达到了最强。授粉实验结果显示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同时按照杂交指数,P∕O比,当归的繁育系统最终可归结为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异交需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22.
在实验室恒温(10,5,2℃)条件下,分别将花绒寄甲的替代寄主贮存3,5,7,9,11,13,15d,观察、记录花绒寄甲的幼虫数和结茧数。结果表明:替代寄主在10℃的温度下储存7d,花绒寄甲的幼虫数和结茧数最多,均为2.9头;5℃时,储存11d幼虫数和结茧数最多,分别为2.7头和2.8头;在2℃条件下,储存3d幼虫数和结茧数最多,分别为3.0头和2.8头,说明贮存时间对替代寄主的生活力有显著影响。同时,研究也表明贮存温度对替代寄主的生活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3.
以文冠果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形态特性和不同产量水平母树花粉萌发差异,不同浓度维生素、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对文冠果花粉萌发的影响及不同花粉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和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文冠果形态上看,有毛类型母树比无毛类母树花粉萌发快、萌发率高,2h内花粉萌发率比无毛高1倍以上.维生素处理对文冠果花粉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20 mg/L维生素C处理的花粉萌发率最高.供试微量元素中,硼和钙2元素对文冠果花粉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钼、铜、锰对花粉萌发有抑制作用.供试4种生长调节剂对文冠果花粉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花粉萌发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IAA> GA>2,4-D>NAA.其中,GA和NAA在较高浓度下对花粉萌发有较强的促进作用,IAA和2,4-D在较低浓度下对花粉萌发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4.
在温室内观察甘蔗开花动态,用TTC法测定甘蔗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花穗上小蠡花开放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由外至内;ROC22和科五花粉活力于开花第1天达到80%以上,第2天有小幅度上升,之后迅速降低,第7天仅采到少许花粉,但活力仍在32%左右。甘蔗雌蕊柱头开花前1天具有可授性,自交授粉后的1~2 d内保持强可授性,之后柱头迅速变黑枯萎;未授粉柱头花开后的9 d内一直保持靓丽的艳红色,具强可授性。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时期为开花后第1~9天,甘蔗的最佳授粉期为母本开花2 d后再授以父本花粉,4 d内即可完成杂交过程。  相似文献   
25.
水稻耐淹成苗率相关性状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 耐淹成苗率低是限制直播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挖掘高种子活力、低氧萌发能力强的水稻材料是提高耐淹成苗率的关键,但控制耐淹成苗率的遗传位点的挖掘仍然比较有限。目的 利用来源广泛的自然种质,分析影响耐淹成苗率的关键表型性状,挖掘相关的遗传位点和候选基因,为直播稻耐淹成苗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材料基础。方法 以200份来源广泛的水稻种质为材料,在有氧环境下进行发芽试验,测量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低氧条件下测量芽鞘长和芽鞘直径;进行耐淹成苗试验,水深10 cm,20 d后测量耐淹成苗率。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挖掘影响耐淹成苗率的关键性状;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对以上6个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与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并在关联区间内筛选候选基因;对02428和YZX 2份材料进行有氧、无氧以及氧气含量转换条件下的转录组检测,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分析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差异。结果 种子活力、芽鞘表型和耐淹成苗率在200份材料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其中,芽鞘长和活力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芽鞘长、活力指数与耐淹成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出8个与活力指数显著关联的位点,15个与芽鞘长显著关联的位点;结合基因组注释,在关联区间筛选出6个与活力指数相关的候选基因,7个与芽鞘长度相关的候选基因;进一步比较13个基因在有氧、无氧及氧气转换条件下的表达模式以及表达量的变化,发现Os02g0657000Os03g0592500Os08g0380100表达量变化显著,表现出对氧气处理的敏感性。结论 种子活力、芽鞘长与耐淹成苗率密切相关,可作为筛选高耐淹成苗水稻材料的重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转录组分析与基因表达模式比较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候选基因的筛选效率。水稻耐淹成苗过程可能受到与逆境胁迫、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调控。  相似文献   
26.
4种棉蚜抗药性种群的生命力及繁殖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4种杀虫剂以浸渍法分别累代处理敏感棉蚜,以选育抗药性。每选育4代进行1次毒力测定及生命力和繁殖力的观察。选育至12代,棉蚜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达4031.4倍,对久效磷、灭多威及硫丹的抗性倍数分别仅为6.3、6.1及4.0倍。棉蚜对溴氰菊酯抗性水平较低时,其生命力及繁殖力略低于敏感品系,随着抗性水平的提高,其生命力和繁殖力也随之增强,RF_(8)接近敏感品系的水平,RF_(12)及RF_(16)则明显超过。灭多威及硫丹抗性种群随抗性水平的提高,其生命力及繁殖力表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久效磷抗性种群,各抗性水平下其生命力和繁殖力与敏感品系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7.
草坪草种子活力的低温保存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30℃、-10℃、5℃和室内20~28℃(对照)对草地早熟禾、紫羊茅、高羊茅、剪股颖四种草坪草种子保存200d后分析得出,各草坪草种子要求冷藏温度不一样,恰当的低温保存可以保持原种子活力。草地早熟禾和剪股颖种子在-30℃~-10℃保存为好,紫羊茅以-30℃为佳,而高羊茅在200d内无需冷藏。  相似文献   
28.
庞统  顾茂彬 《广东林业科技》2000,16(1):45-45,F003
痣鳞鳃金龟二年发生一代 ,此虫在砂质土壤的林地密度大 ,为害严重。造林时在每株根际施 5g 3 %呋喃丹颗粒剂 ,可有效地控制此虫的危害并兼治其它地下害虫和造林初期的食叶害虫。  相似文献   
29.
柿授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结果表明:柿不同物种品种的花粉粒大小、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不完全甜柿、油柿、君迁子花粉发芽率在40%以上,完全甜柿、涩柿品种的花粉发芽率低。5 ̄20mg/kg硼砂能明显提高花粉发芽率。花粉在常温下仅能贮藏5 ̄10d,而常温干燥、低温干燥可分别贮藏15 ̄20d、30d以上。甜柿和部分涩柿品种单性结实力弱,生产上需配置授粉树。“禅寺丸”是花期中等品种的授粉树。“正月”是多数花期中、晚品种的授粉树。  相似文献   
30.
环境条件对杨树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花粉生活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杂交育种的成败。在花粉的采集及贮存过程中,许多因素如花枝培养的条件、花粉采集的日期,收粉后的失水时间及含水率,花粉的贮存温度及贮存时间等对花粉的质量和生活力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确定这些因素对杨树花粉生活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